天津自贸区“三招”疏通外企在华发展瓶颈

2016年04月21日 11: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刘家宇

  天津自贸区“周岁”在即,一年“成绩单”引各方关注。作为中国北方首个自贸区,过去一年,天津自贸区巧用“三招”疏通外企在津发展瓶颈,使天津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

  招式一:“注册”改“备案”半小时完成申报

  天津自贸区挂牌后,国渝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在天津自贸区东疆片区完成备案登记的外商融资租赁公司。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他在网上填写了外商企业备案登记表,30分钟即完成申报,在办事大厅提交材料当天就拿到了备案证明书。

  众所周知,过去审批流程复杂,有人算过一笔账:过去,一个项目从申报到手续完结,需经过30多项审批、盖上百个章;而在天津自贸区,这样的情形已成为历史,109个章变为一个章,天津审批流程大幅“瘦身”。

  更可喜的是,天津自贸区对外商投资实行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负面清单之外领域,实施外商投资项目备案制,省掉了不必要的审批环节。

  招式二:通关便利使企业成本降低利润增加

  天津自贸区设立后,该市海关先后出台三批29项通关便利化措施,其中,“保税货物自行运输”制度,使企业货物流转时间节约50%,成本节约近30%;“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平均通关时间由原来的1至2天缩短至2个小时,节约报关成本70%。

  美国古德里奇航空结构服务公司是国际知名的飞机发动机维修企业。该公司总经理刘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依托天津自贸区“通关便利”优势,古德里奇拓展了小时包修和标准件互换业务,公司可以携带多余零配件出区维修,简化了报关手续;同时还突破了传统“货到入区,实体维修”瓶颈,可以直接在区外机库开展维修业务。

  刘杰说,天津自贸区挂牌以来,其所在公司销售额提高了20%,且成本大幅下降。2015年,该公司利润同比增长100%。

  招式三:金融新政为企业提供更多机会

  天津市副市长、天津自贸区管委会主任阎庆民日前表示,天津自贸区“金融改革30条”正式发布以来,已有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融资租赁收取外币租金等10项创新措施落地实施,大额存单、外商资本金意愿结汇、跨境人民币业务等取得初步成效。

  在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方面,天津自贸区内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可对新加坡等东盟地区开展人民币投资业务已经落地,这些新政均为自贸区企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审批改革、通关改革和金融改革“三招”疏通了外企在华投资瓶颈,使在天津自贸区的外资企业明显增加。天津自贸区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该区新设外资企业657家,其中95%通过备案方式设立;今年1至3月,天津自贸区新设外资企业196家,注册资本增长118%。(完)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