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

2016年04月26日 10: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使长江经济带成为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相协调、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内河经济带,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第二届长江经济带发展论坛暨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学术研讨会于4月1日在南通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绿色发展引领提质增效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与会专家根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定位,构建了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遴选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港航物流、绿色能源、旅游休闲、信息服务、现代农业与特色农业等十大可培育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并指出要通过优化供给、改造传统、淘汰落后、提质降耗等途径,引导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知识化、低碳化方向发展。当前,沿江各省市的环境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在环境管理上也常抓不懈,而公众环保意识也在逐步提高,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具备良好基础。与此同时,环境承载力已达上限、地区局部利益与流域整体利益相冲突等问题,仍是长江经济带产业集群绿色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要增强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沿江各省市生态环境改善和产业布局优化,协同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要引导沿江产业有序转移,在不转移高污染产业前提下努力消除长江经济带区域差异;要在保护生态的条件下,培育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产业集群。

  创新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新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也是建设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核心理念。培育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至关重要的是要将制造业提升为世界级。与传统上若干同类企业简单扎推而成的制造业集群相比,长江经济带培育的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应是拥有现代技术支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良性互动的制造业配置资源的战略高地,能够不断通过技术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技术创新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满足消费需求的颠覆性技术;二是突破一批基础零部件制造的关键技术;三是研发具有放大效应和共享性的关键技术;四是拥有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五是超前部署一批前沿技术。

  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还应创新地向网络形态方向发展。这种网络由相互连接的五个“实”网络与三个“虚”网络组成。“实”网络包括高效的铁路网络体系、便捷的公路网络体系、发达的航空网络体系、一体化的城际交通网络体系以及油气管道网络体系。“虚”网络则包括互联网、物联网和市场网。

  融合发展构建链式共生关系

  世界级产业集群对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开放程度要求很高,一般只有都市型产业集群才能担当起世界级产业集群的角色。因此,我们应以沿江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载体,发挥中心城市的产业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协作协同,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使城市格局与产业布局紧密衔接。培育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应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分别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量”和“质”。发达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充分融合,是增强产业集群功能与竞争力的关键。

  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是优势产业和各类要素集聚、融合而成的链式共生平台。这种链状关系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形式:一是产业链,围绕着龙头企业的龙头产品形成的上下游产业链;二是供应链,产业集群是众多企业共享资源的物流平台或体系;三是价值链,长江经济带的产业要走向价值链的高端,在价值链上创造更多财富、获得更大受益;四是服务链,服务业要贯穿与支撑整个制造业,实现两者融合共生发展。此外,还有信用链、信息链、资金链等。

  全球化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长江经济带一直是中国迎接经济全球化的首要地区,长江经济带培育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在很大程度上彰显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世界级产业集群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影响范围大、规模效应显著、市场占有率高;二是建立在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基础上,国内外要素双向流动频繁;三是技术层次、创新能力强于一般产业集群,执行更高标准;四是拥有比其他区域低得多的制造成本以及贸易制度成本。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培育应突出体现以下全球化特征:高度的活力和创新驱动力;高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便利的商事制度环境;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占据众多制高点;在陆海兼具的地缘格局中发挥突出的区域竞争优势。

  有学者立足长江经济带上游,提出上游地区传统上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参与度较东部下游地区要低,当前应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南向到东南亚,北向到中亚、欧洲等陆路和海路距离比东部更近的优势,建设以铁路货运班列、航空为主体,公路和水路协同配合的新通道,面向国际市场实现物流、人流以及原料、产品的大进大出。

  一体化发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中国产业发展正从“特殊政策区”时代转向“自由贸易区”时代。以往主要依靠差别政策、优惠政策来推动产业发展,现在则是使产业发展努力融入公平竞争和有序合作的一体化经济区域,进而融入一体化的全国经济和高度自由化的全球经济。

  长江经济带具有承东启西的作用,应围绕产业优势,探索沿江各省市间的一体化联动发展机制,实现长江上中下游产业集群协调性均衡发展。首先,以上海港、武汉港、重庆港为节点,推进口岸信息互联互享,探索跨区域多式联运与口岸监管的无缝衔接和无障碍流转。其次,沿江各省市应共同清理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地方性政策法规,打破区域性市场壁垒,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标准,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再次,加强合理分工与协作,提高产业内一体化程度,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后,根据沿江省市各自资源禀赋优势,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在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培育过程中,促进全流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同时,加强长江全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和综合治理,实现全流域一体化联动发展。

  (本文系2015年度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研究”(2015MZD041)子课题“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战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杨春蕾/执笔)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