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纪城南路学校演习现场师生有序疏散。 周迪迪 摄
成都世纪城南路学校演习现场师生有序疏散。 周迪迪 摄
原标题:“成都造”地震预警网覆盖中国31个省市区 100万人将参与演习
5月9日14时28分,包括四川汶川县、北川县、成都市在内的4所学校同步启动地震预警演习。据透露,在未来一周的防震减灾周中,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各地地震部门联合建设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的地震预警网内,将有500所学校,以及场镇、政府、社区、工厂等100万人参与地震预警演习。
当天,演习模拟了汶川发生8级地震,地震预警网向参演的汶川县银杏小学、北川县民族中学、北川县擂鼓八一中学和成都世纪城南路学校同时推送地震预警信息,但由于各校震中距不同,预警倒计时时间不同。其中,距震中16.5千米的汶川县银杏小学处于预警盲区,预警时间0秒;成都世纪城南路学校距震中81千米,预警时间17秒。各校按照地震预警疏散预案进行了有序避险。
汶川县防震减灾局局长苏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汶川地震”的震中,汶川于2010年建成了中国首个地震预警台站,通过不断努力,实现了在短暂时间内,通过系统平台,由电视、广播等方式向民众提供地震预警。“‘汶川地震’后还有很多余震,现在老百姓听到预警警报不会慌张,而是知道如何有序科学避险,防震意识大大增强。如今这样的演习已进入常态,也将应用到更广泛的地方。”
同时,参与此次演习的成都世纪城南路学校校长高坚也告诉记者,该校自2014年开始启用地震预警,随着师生越来越掌握了地震预警技术特点,每周地震预警演习都会模拟不同震级和预警时间的地震,提高师生应对真实地震的能力。
“地震预警不再遥远,已成为现实。”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副局长徐水森告诉记者,汶川地震8年来,成都在地震预警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引领了中国地震预警的发展,成都的地震预警应用从无到有,正不断扩大规模,已纳入成都的民生工程。
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介绍,中国大陆地震预警网已覆盖中国地震区人口90%,该预警网已连续成功预警了芦山的7级强震、鲁甸6.5级地震等29次造成了破坏的地震,无一漏报和误报,预警信息已在学校、社区、医院、地铁、化工、燃气、核反应堆等领域应用,甚至支持建成了尼泊尔地震预警网,并与中国大陆地震预警互联互通,形成了全球首个跨国地震预警网。“但中国地震预警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应用地震预警的民众却只占我国地震区人口的1.3%。”王暾表示,希望加快中国地震预警领域的机制体制创新,实现地震预警领域的管干分开,共同促进地震预警应用。
(责任编辑:王子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