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进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

2016年05月11日 06:51   来源:瞭望   

  产业同构异构现象并存、缺乏科技资源合理配置机制、区域内技术承接能力不强等问题,表明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还面临严峻挑战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科技创新成果最为丰硕的区域。北京科技创新能力优势突出,天津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河北技术承接潜力显著,三地科技创新能力的梯度差异,为推动京津冀地区建立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实际上,京津冀地区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等一直在不断探索加强互联互通,区域合作基础不断积累,科技合作不断加深,产业合作初见成效。但综合来看,创新要素过于集中,科技资源跨省市流动不畅,中关村核心辐射引领功能尚未凸显,区域内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相对薄弱等问题依旧突出,严重制约了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机制的建立,以及科技对产业升级和经济一体化支撑能力的进一步发挥。

  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基础坚实

  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资源富集,创新成果丰硕。京津冀经济圈是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才最为集中的区域,汇集了全国1/4以上的高等院校、1/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以上的两院院士、1/4的留学人员。三地科技投入高,研发资源丰富。2013年,京津冀地区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内部支出分别达到43.2万人年、1895亿元,占全国的12.23%和16%。

  2013年,京津冀地区技术市场成交额共计3160亿元,占全国的42.3%;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1万件、10.6万件,分别是1995年的20倍和15倍。“十二五”以来,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32项,占全部科技奖励数量的39.6%。丰富的创新资源和科技创新成果,使得京津冀具备了在更高起点上加快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独特优势。

  与此同时,三地科技创新能力互补,协同创新潜力巨大。京津冀科技创新能力存在梯度差异。2013年,两市一省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国比重分别是10%、3.61%、2.38%;R&D经费投入强度分别是6.08%、2.98%、1%;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比重分别为38.2%、3.7%、0.4%。北京科技创新能力优势最为突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强;天津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较为突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河北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但技术承接潜力显著。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先进制造中心、河北后发优势强劲的特点,将为推动京津冀地区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奠定良好基础,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尤其是,中关村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区域科技合作加深。中关村聚集了大量高端创新资源。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140多家科研院所,17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9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国的1/4,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5455家。2013年、2014年,中关村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连续两年以百亿元的速度增长,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占北京市总量的30.6%和33.5%。

  中关村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凸显。2013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20%;技术交易总额占全国的33%以上。中关村与其他区域的合作不断深化,2012年75%的上市公司将生产地设在京外,与外省市签订的技术合同同比增长37.8%;中关村积极探索跨区域并购、共建园区、高效配置科技资源等区域合作新模式。实际上,京津冀的科技方面合作一直在推进,例如,共建了北大承德高新区研发中心、清华发展研究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北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天津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园等一批联合科技研发和示范项目。当前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也必将在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核心引领作用。

  当前,京津冀地区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壮大,产业协同发展有序启动。京津冀培育了以集成电路、平板显示、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服务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形成了以轨道交通、海工装备、环保设备、能源装备为主导的高端装备产业群,构建了以大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火箭、卫星为代表的航空航天产业群,涌现了一批自主创新领军企业。而且,两市一省的产业差异性较强。北京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总部经济、科技研发、高端服务优势突出。天津是加工业主导型发展模式,产业优势在于高端制造、研发转化和国际港口。河北是资源型主导发展模式,产业优势在于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加工优势,优势产业集中在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

  在政府引导下,两市一省相关企业的合作和产业协同发展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两市一省先后签署了《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市、天津市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深化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合作协议;首钢和北汽整车项目等一批转移承接重点项目有序实施;首农集团、金隅集团、京东方等一批北京企业产业跨区域合作不断推进,初步探索出总部-生产基地、产业链合作等多种产业对接模式;张北云计算产业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等合作共建园取得积极进展。

  四大突出问题形成严重制约

  其一,产业同构和异构现象并存,创新合作存在难度。长期以来,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定位不够清晰,缺乏统筹协调,尚未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对接融合不够充分,没有建立起高效的产业和技术梯度转移对接路径,结构性问题和矛盾较为突出。地区间、园区间产业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区域内技术承接能力不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明显落后于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并未形成有效互补。与此同时,京津冀周边城市能力落差较大,产业异构明显,但未能依托企业建立紧密的产业链联系,从而形成各自为政、相对独立的产业分工体系。上述情况严重影响了三地科技创新的深入合作,创新合作大多处于企业自发状态。

  其二,科技资源合理配置机制缺乏,创新要素流动性不足。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推进,两市一省的高校、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已就联合研发、科技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科技合作。但三地在科技投入、发展水平、创新能力和资源禀赋等差距显著,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科技创新资源合理配置机制还未形成,导致区域内的科技人才、资本、技术、科技成果和产权等创新要素过于集中,跨省市流动和开放共享程度偏低。

  其三,区域内技术承接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不畅。据统计,2013年北京转移至天津、河北两地的技术成果不到其输出总量的4%,这一数字远低于长三角经济圈(技术合同量比长三角少13509项)。该数字充分表明,京津冀地区的技术承接能力相对薄弱,北京和天津两大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产业升级的辐射带动能力仍有待强化。

  其四,有效的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建立。产业层次及资源禀赋的巨大差距,以及历史、行政区划、经济发展水平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诸多原因,使得京津冀三地发展依然更多局限于自我利益,“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依旧存在,产业分工协作的内生动力不强,政府间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建立,支持区域创新合作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有待完善,以科技协同创新引领产业、市场等的全方位协同的效用未得到有效发挥,严重影响了区域整合效益,推动三地科技发展协同创新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四方面加速推进

  首先,建立部省(市)协同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建议成立由工信部、科技部和三地政府主要领导组成的京津冀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应的工作小组,就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科技计划项目、重大科技示范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及研发基地布局等重大问题进行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快京津冀地区政策体系由“分散化”向“一体化”转变,形成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一盘棋。

  其次,探索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打造创新要素共同体。依靠政府的统筹引领作用,以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建立区域内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三地的科研基础设施、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资源,打破行政区划,发挥北京和天津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促进人才、技术和资金等创新要素跨省市流动,率先形成京津冀创新要素共同体。

  再者,构建成果转移和产业化平台,加快技术转移扩散。三地共建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载体,建立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和交易服务体系,建立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加快科技成果在京津冀区域内的转化和产业化。加快科技成果转移扩散及产业化,是切实推进京津冀三地产业转移和升级、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核心环节和重要任务,是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京津冀共同体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体现。

  最后,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和应用示范,支撑重点领域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合作重点。然而,两市一省创新要素过于集中、科技资源缺乏合理配置机制、产业结构性问题等矛盾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建议采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试先行模式,三地围绕重点领域开展科技联合攻关和应用示范,一方面加大对钢铁、能源、化工、水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另一方面加快培育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文/任海峰 何颖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