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长江生态屏障 “千湖之省”绿意丛生

2016年05月12日 10:48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中国环保在线 地方新闻】“环保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它贵在入心,要在敬畏,重在行动。”湖北省省长王国生说,“湖北作为长江经济带上的重省,未来还将和沿线兄弟省市合作,用新视角把握长江发展新机遇。”

 

 

  湖北坐拥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其长江岸线资源全国第一:总长6300公里的长江,有1061公里横贯荆楚大地。在推动生态长江建设中,湖北从发展规划编制入手,为长江撑起“保护伞”。

  

  眼下,“1+5+N”的规划正在紧张编制。“1”,是指《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规划》;“5”,是包括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等在内的5个支撑性专项规划;“N”,是对已经出台的湖泊、湿地、饮用水源地等规划,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进行修改调整。湖北在长江岸线资源整合开发中提出“留白”理念,把一些尚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岸线资源保护好,暂不开发。

  

  事实上,自2014年起,湖北先后出台了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严水法”的《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和《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以地方法规的刚性约束为长江打造生态防线。

  

  怎么“大保护”

  

  早在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怎样共抓大保护?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便是湖北治理长江流域的有力手段之一。

  

  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先导作用和刚性约束,加快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落实“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的要求,加强重大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引导长江经济带合理安排产业布局,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推动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严格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

  

  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体制和机制。稳步推进水价改革。各项引水、调水、取水、供用水工程建设,必须首先考虑节水要求。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地区要严格控制城市规模过度扩张,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和高耗水服务业发展,遏制农业粗放用水。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管网建设,逐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回用比例。

  

  设立产业区域河段三项准入

  

  生态允许搞多大发展,就搞多大发展;生态允许搞什么项目,就上什么项目。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初稿日前出炉,明确建立负面清单,不搞经济大开发。

  

  根据总体规划纲要初稿,湖北长江经济带将着力打造长江中游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长江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绿色发展引领示范区,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中走在前列,努力建成长江经济带的“脊梁”。

  

  湖北长江经济带将坚持生态优先,强调生态保护和修复,突出“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节约水资源”。纲要初稿明确要求,实施环境总量控制和指标约束,设立包括产业、区域、河段三项准入,以限制性的举措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菜吃饭”。

  

  长江流经湖北1061公里,约占长江干流长度的三分之一,是万里长江的“龙腰”。有关方面人士表示,湖北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责任最大、任务最重。而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湖北最直接、最现实、最受益的重大发展机遇。

  

  据公开资料,总体规划9月底前修改完成,并按程序送审。

  

  查处环境违法案件数百起

  

  而就在此前,环保部长陈吉宁曾公开表示,当前长江流域开发和生态安全保护之间存在着非常尖锐的矛盾,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沿江省份正在抓紧整治化工产业。

  

  来自湖北省环保厅的公开消息称,为加强长江生态保护,在推进绿色转型方面,湖北省长江、汉江沿线停止布局高污染企业,把宝贵的岸线资源配置给环境友好、附加值高的绿色产业。今年以来,按照“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坚持依法铁腕治污,敢于向污染企业亮剑。先后开展全省环境保护大检查、环境保护三大行动、一园两行业环境专项整治、重点流域水环境专项督查等工作,2015年以来运用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等手段,共关闭重污染企业150家,处理环境违法案件数百起,有力地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与湖北一江之隔的湖南省也布局了大量化工企业,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湖南湘潭竹埠港老工业区,是国家确定优先发展的14个精细化工基地之一。然而,这个历史悠久、为当地带来税收和就业的老工业区,也是湘江重金属污染七大“重灾区”之一。2013年,湘江流域重金属境内污染治理工程被列入湖南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竹埠港28家化工企业被要求关停。事实上,自“十二五”以来,湘江流域共淘汰关闭涉重企业1182家,比2008年减少50%。

  

  在下游浙江,今年一季度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647件,其中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停20家化工企业。

  

  (本文综合人民网、长江商报、新华网、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