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茉楠
近段时期以来,中央一再强调推进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有效推进“去杠杆”?笔者认为,针对非金融部门的“高债务、高杠杆、低效率”现状,这一改革包括通过供给侧政策调整从而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减少资源错配,激发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稳定风险的宏观审慎管理。
根据国际金融协会发布的数据,全球企业债务已达到极端水平,从一些衡量指标来看,已远超雷曼兄弟破产前金融泡沫时期水平。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放缓的一个显著表现,来自于内部资本形成变化,特别是资本利用和资本配置效率下降。利用投资产出弹性来测算投资效率(投资效率常用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来衡量,表示增加单位总产出所需要的资本存量,即ICOR=当期固定资本形成总额/GDP增加值,数值越高表示投资产出效率越低)的结果显示,1996~2012年,我国的增量资本产出率平均为3.9左右,与处于相似增长阶段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阶段的ICOR数值明显偏高。单位投资所带来的单位GDP增量下滑,资金周转大幅度放缓增加了融资需求的增长,但现金流创造能力却大幅度下降,这势必带来投资效益的下滑和实体部门偿债能力的下降。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扩张,使得对资金有饥渴症的地方政府通过表外贷款、银行间债务融资等形式与其对接,大量资金流向了地方融资平台和政府驱动投资的行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包括政府、大型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大幅上升,资产负债表出现了明显恶化。与此同时,由于“预算软约束”的存在,也导致金融资源过度倾斜,继续错配到产能过剩的大型国有行业之中,由于国企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无法理清,即便在实施自负盈亏之后,也可以享受政府的隐形担保,这样就大大推升了这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金融危机以来,新经济和旧经济部门的转换并未进入良性轨道。旧部门的债务负担明显要高于整体水平以及新部门。法国Natixi银行的研究将中国企业债务分为新部门和旧部门,新部门包括航空等,旧部门则包括化工等。
如何在结构性改革和动力转换过程中有效减低杠杆率和负债率,必须重新审视“去杠杆”的路径选择。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临近、生产成本上升将使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于放慢,而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的结束和连续多年高投资,已使得人均资本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投资边际收益率下降不可避免,新增资本需求持续减弱。特别是从债务负担来看债务利率可能处于一个上升通道。
此外,债务风险也通过货币和汇率渠道与国际风险发生联系,其中美元的溢出效应是重要的变量之一。
据IMF统计,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非金融类企业的海外发债规模出现了急剧飙升。根据国际金融协会测算,2014~2018年,所有新兴国家需要展期的企业债务将达到1.68万亿美元,其中约30%以美元计价。如果美元进入升值通道,新兴经济体债券展期成本将显著上升,债务风险将随之升温。因此,切实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债务成本,加强债务风险监测,以及全球宏观政策协调是宏观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
接下来,要降低非金融部门的债务风险。首先,需调整企业资产负债表,建立市场化的企业资本金补充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补充企业资本金,使企业恢复到健康的资产负债率水平。
另一方面,要加强“去杠杆”过程中的宏观制度供给,特别是要必须以大力提高中国资本形成效率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对企业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哪些领域不可进入),对政府实施正面清单制度(哪些领域可以进入),通过负面清单制度,有效地保证市场准入,激发市场潜能。此外,及时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更新限制类新建项目和淘汰类项目。抑制地方政府竞争性投资,激发民间资本市场活力,降低公共部门的低效投资,进而提高全社会的资本形成与资源配置效率。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