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为何难见蜻蜓成群起舞? 北京地区水体污染是主因

2016年07月05日 13:36   来源:北京青年报   王斌

  最近两天,北京天气闷热。不少市民反映,阵雨到来之前,很难见到蜻蜓在低空中“成群起舞”了,儿时捉蜻蜓的场景竟成为记忆。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夏难觅蜻蜓呢?昨天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辗转联系到国内仅有的两位蜻蜓博士中的一位。据介绍,随着城市建设,适宜蜻蜓生存的自然栖息地逐步丧失,导致城市中普遍出现蜻蜓数量锐减的情况。水体污染则是导致北京平原地区蜻蜓种类减少的主要原因。

  闷热夏天却难觅蜻蜓低飞

  昨天,家住通州区的张先生向北青报记者反映,过去入夏后的闷热天气里,经常能看到蜻蜓低飞,“就像电影《唐山大地震》刚开场时的画面,几个孩子坐在车上,一群蜻蜓在面前飞过。小儿子说:‘太多了,都不想逮了。’这时候,小女儿问父亲:‘爸,咋这么多蜻蜓呢?’父亲若有所思地回答:‘这是要憋着一场大雨呢。’”张先生说,看到蜻蜓低飞就知道要下雨,几个小伙伴凑在一起捉蜻蜓,这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可现在,蜻蜓却越来越难寻觅。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那些曾经在城市低空“成群起舞”的蜻蜓去哪儿了?

  栖息地丧失致蜻蜓数量锐减

  昨天下午,北青报记者辗转联系到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后张浩淼,他是中国目前仅有的两个蜻蜓博士之一,接听电话时正在云南进行野外考察。张浩淼说,全世界的蜻蜓种类多达6000多种,在中国有近千种,但是城市里能看到的也就三四十种。人们最常见的蜻蜓名叫“黄蜻”,这种蜻蜓喜欢低飞集体捕食蚊虫,夏季最为常见。但是近年来,蜻蜓在城市中数量减少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是蜻蜓的栖息地逐渐消失了。

  实际上,蜻蜓是一种水生昆虫,产卵离不开水,幼年期也要生活在水里很长时间。“但是,并不是有水的地方就有蜻蜓。”张浩淼说,大部分蜻蜓生活在山间溪流、长满水草的小池塘等原生态环境里。随着城市的建设,很多自然环境消失了,变成了人工湖,栖息地遭到破坏,蜻蜓自然就丧失了。这也是一些城市公园或居民小区人造水池周围难见蜻蜓的原因。

  张浩淼曾亲眼看到安徽合肥的一处野生湿地,伴随着新建小区的开发建设,大量“低斑蜻”几乎完全灭绝。在贵州有一处用来监测巨型蜻蜓的长期监测点,当这片区域被列为5A级景区进行开发建设时,原始溪流被完全破坏了,改建为漂流用的沟渠,蜻蜓也随之绝迹。

  “自然形成的湖泊、溪流,底部有大量泥沙、淤泥、枯枝落叶,还会长满水生植物,这样的环境适宜蜻蜓产卵和孵化。”张浩淼说,蜻蜓在幼年期需要隐蔽环境,避免被鱼或其他天敌吃掉。人为破坏了自然环境,也就不再适宜蜻蜓繁衍生存了。

  另外,蜻蜓更适宜生活在小型水域里,面积较大的河湖里往往很少见到,而城市公园里的湖泊就属于后者。原来,大湖的水通常较深,蜻蜓即使把卵产在这里,沉到水底后,水温较低,不利于幼虫的孵化和生存。有些大型蜻蜓需要在水里生活十年以上。恰恰是一些山间小溪,能接收更多的太阳照射,水温很高,非常适合幼虫生存。

  北京地区水体污染成为主因

  对于北京平原地区来说,水体污染是导致蜻蜓种类减少的主要原因。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专家吴超曾在论文《北京蜻蜓目昆虫名录及地理分布》中提到,在北京延庆、怀柔、密云、门头沟、房山、平谷、昌平、大兴及市区公园绿地等区域,共发现62种蜻蜓。但是,许多历史上记录分布广泛、常见的种类,近年来已经难以发现或者仅局限分布于狭小地域,甚至几乎绝迹。

  “比如七条尾蟌、低斑蜻、环纹环尾春蜓、领纹缅春蜓等,这些种类均曾在北京有着广泛的采集记录,但近年的调查中,七条尾蟌、环纹环尾春蜓、领纹缅春蜓仅见于狭小地域,低斑蜻在北京可能已经绝迹。”吴超说,据调查结果推测,北京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水体污染可能是这些种类趋于消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北京平原水体环境及相应蜻蜓种类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据介绍,北京的水体污染主要体现在平原湖泊地区,使得这类生存环境中的蜻蜓种类严重减少。而山区因城市化发展较慢,环境保护相对较好,因此,像长者头蜓、山西黑额蜓、峻蜓等山区蜻蜓种类虽分布范围狭窄,非常罕见,但种群尚属稳定,局部种群较大。文/本报记者 王斌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