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存量稳增量 推动重庆两江新区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2016年07月06日 09:23   来源:国际在线   

  作为我国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重庆两江新区近年来一方面大力发展优势产业,调整产业布局,同时还下大力气做好招商工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如今,两江新区已经成为跨国企业布局我国中西部的重要投资目的地,经济常年保持平稳增长。

  重庆两江新区成立于2010年6月18日,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三个、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位于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与重庆主城毗邻相融,新区规划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可开发面积550平方公里。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曾菁华介绍说,国务院在成立两江新区时赋予了五大功能定位:“国务院成立两江新区时给我们五个功能定位,我们现在就是按照这五个功能定位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是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

  在明确两江新区发展的五大功能定位后,“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两江新区经济保持快速发展,GDP从2010年的1001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02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7.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162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55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3.2%。

  今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严峻复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两江新区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经济实现了开局良好。今年1-4月,两江新区规模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1%,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311.1%。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两江新区近年来在调结构上做出的积极努力。对此,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表示,在这方面,两江新区始终围绕着优化存量,引进增量上开展工作。“因为两江新区与其他新区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它是老区带新区,在两江新区成立之前,这里已经有一个比较大的经济基础,有一定的经济存量。对我们来说,要调结构的话,一是要优化存量,二是要引进增量。其实我们所有的调结构工作都是围绕着优化存量,引进增量这句话在做。”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的经济形势下,通过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实现产业的优胜劣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从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是经济新常态大势所趋。经过多年的发展,两江新区下大力气形成了产业多点支撑稳增长的新结构,新区主导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曾菁华具体介绍说:“两江新区的产业第一个是汽车,汽车产能目前达到370万台,整装车大概有七八家,所以汽车是一个很大的产业;第二就是我们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智能装备等等这块;第三就是我们装备制造,特别是我们的机器人还有通航领域现在正在大力发展。这三个产业是我们主要的支柱产业。”

  在优化存量的同时,两江新区还积极在引进增量上下功夫,具体来说,两江新区抢抓国家“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建设新机遇,下大力气在招商引资上做文章,新区成立以来,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740个,合同投资额10683亿元,其中外资260亿美元。已开工项目2178个,开工率达79%,已建成投产项目1924个,投产率达70%。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介绍说,在这一过程中,两江新区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准则,只有达到相应的要求才能获得在新区发展的机会。“在引进增量方面我们重点强调五性,一是规模性,两江新区培育的产业首先要能够做大;第二是成长性,这是指未来的市场空间;第三是影响性,就是要有高新技术的含量;第四是带动性,强调链条要长,要能够形成带动上下游共同发展的集群;第五是贡献性,包括税收、以及区域中对各个行业的带动。”

  2015年,两江新区牵头成立了总规模22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并成功引进总规模800亿元的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落户,探索出金融与产业互动共生新模式,为新区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发展注入源动力。

  进入“十三五”时期,两江新区将由形态建设转入功能建设为主的新阶段,将成为重庆“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创新创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型服务贸易”的五个主战场,为此,新区将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确保经济持续平稳快速运行,向成为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和国家内陆开放的排头兵大踏步迈进。

(责任编辑:王子威)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