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瑞对话2016:高效务实 知行合一

2016年07月09日 10:42   来源:贵州日报   

  中瑞对话2016论坛上,来自瑞士的艺术家献上了精彩的表演。  本报记者 李勇 摄

本报记者 方春英

  这是一个备受期待的盛会,从开始到现在,已持续四年。

  致力于加强瑞士同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交流合作,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发起“中瑞对话”主题论坛。

  7月8日,中瑞对话2016主题论坛举行,这也是连续举办的第四届论坛。来自中国、瑞士及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政府及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围绕“创新合作·互利共赢”和“转型升级·生态建设”两个子议题,嘉宾们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瑞中友好协会会长、前苏黎世市市长托马斯·瓦格纳博士直言,瑞士和中国保持了长达66年的珍贵友谊,基础就是两国在经济、文化、科技、旅游等多方面的深入交流合作。在贵州,中瑞对话主题论坛持续了四年,正从学习交流的平台演变成为创新合作、互利共赢的机制,而这也是两地未来发展的走向。

  这是一个交流论道的平台,“山地经济、绿色发展”,主题不变,任务不变。

  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贵州坚守两条底线,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瑞士则在生态数据收集利用以及化工医药领域有先进的理念、技术和管理手段。

  实践中,两地都探索出了许多宝贵经验,搭建平台、取长补短,携手推动山地经济的绿色发展,是论坛的主要任务。

  瑞士的巴塞尔,一个只有30万人的小城市,却拥有诺华和罗氏两个在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三的制药公司。“成功的原因何在?创新!”诺华政府事务总监娄渝指出,创新就是瑞士发展最重要的源动力。

  如何提升创新源动力?娄渝从营造人才培养和开放交流的环境、以市场为主导投入和配置充分的资金与资源用于开发、确保一个设计完善的监管体系、建立一个可持续的鼓励创新的市场准入机制四个方面,分享了诺华的成功法则,也为贵州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诺贝尔奖获得者奥特玛·施万克在谈到“转型升级·生态建设”话题时说,贵州的山山水水让他不由得忆起了自己成长的小镇,美丽的风光对他未来的思想观念影响巨大。在20世纪80年代,瑞士也曾因为快速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经过了多年的治理才有了现在的花园瑞士。清洁肥沃的土壤、干净清新的水和空气,都是竞争力。向循环经济转型,是保持竞争力的有效方法,他期待着能与拥有这些竞争力的贵州有更加深入的探讨与合作。

  这是一个高效务实的机制,成果共享、合作共赢。

  此次中瑞对话论坛,从经贸、教育和环保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合作务实配对洽谈活动,并签约了一批合作项目。

  贵州省商务厅和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大学,签约人才培训交流项目;安顺市、南明区分别与瑞士LEP规划咨询公司签约了新型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服务项目、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合作项目;贵州商学院与瑞士卢塞恩酒店管理学院,签约了职业培训、酒店管理教育及学术交流合作项目;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瑞士水务公司,签约水务一体化合作项目……

  从“论起来”到“干起来”,中瑞对话主题论坛正逐步走向知行合一。

  贵州省副省长卢雍政希望双方在充分商议和讨论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生态环保、经贸合作等领域建立联合工作组机制,定期会晤交流,评估交流成功,推进更务实的合作。

  而瑞士和贵州,在工业转型、技术创新、节能环保、城市低碳发展、绿色消费、再生资源利用、现代生态农业、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通过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不断丰富交流方式,两地之间的合作成果必将硕果累累。

  花园瑞士 多彩贵州 跨越时空携手同行 ——访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

  当多彩贵州和花园瑞士相遇,中瑞之间的创新战略伙伴关系,会有许多惊喜。

  在过去的四年间,每一年,戴尚贤都会出席在贵州举办的中瑞对话主题论坛,贵州的秀美风景,总是让他念念不忘。

  当前,贵州正在大力发展山地旅游,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变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在发展的过程中,戴尚贤认为,必须先保护好生态环境。在这方面,贵州已经采取了许多良好的措施,无处不在的美丽风景是贵州发展旅游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还需大力完善旅游设施和相关服务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注意保护地方民族特色。瑞士也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旅游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要素,但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决不能破坏现有的社会结构和风俗习惯,否则会失去文化的底蕴。

  当前,贵州和瑞士在许多方面都有深入的交流和合作。这离不开四年来,双方用心经营打造的中瑞对话平台。

  “这个平台,共同讨论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的展望,而且通过这样的讨论,能够进一步推动合作,进一步达成和产出新结果,让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从中获益。”戴尚贤认为,论坛本身,就是两地交流合作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论坛让利益相关者、专家、企业认识到了贵州,了解了贵州的发展状况和合作空间,论坛让不同的人聚在一起,建立对话,达成合作。

  下一步,双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机构,当前贵阳已经建立了瑞士研究中心,这对进一步推动两地的合作,将会有积极的意义,为双方的创新合作,以及互利共赢,寻找到一个美好的未来。

  观点

  贺克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过去的30年里,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快速的工业化、快速的机动化,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特别是东部地区,情况更为严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瑞士也曾面临环境破坏的情况,但是却通过走低碳发展的道路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我们的生态治理道路应该如何选择?仅仅靠末端治理是不行的,必须通过不断的创新,从改变能源结构等方面入手,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根本性的改变。这才是未来经济发展中,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李琳(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首席项目总监):

  转型,最重要的是转观念,如何实现观念转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们怎么衡量进步?过去30年里,中国的唯一衡量指标是GDP,生态文明时代,这样的衡量指标不应该是单一的,必须要建立超越GDP的多向衡量指标。第二,环境问题应该放在哪个阶段?末端治理吗?不对。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而是应该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贯穿于政府决策的全过程,从源头开始预防,从过程开始呵护。第三,环境保护是谁的责任?不应该仅仅是政府和企业在当中参与,而应该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吸纳公民共同关注,才能找到新的社会参与模式,共同完成生态保护这一课题。

  孙永福(商务部欧洲司原司长、中瑞经贸联委会中方主席):

  瑞士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国家,瑞士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很多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在节能环保方面,瑞士垃圾分类精细程度是不可想象的,并且每一家每一户每一个人都自觉遵守,这是一种全民环保的理念。在创新发展方面,瑞士没有太多自然资源,但却将青山绿水、高素质人才、超前技术转变为发展资源,成为许多国家的创新合作伙伴。贵州和瑞士,在客观地理条件上,在主观发展理念上,有如此多的相似,贵州应该多学习瑞士的经验,并且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进,我相信,贵州的潜力是巨大的。

(责任编辑:庄彧)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