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果显示:香港土地与房屋供应仍令人忧虑

2016年07月14日 13: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李焯龙 范洁莹

  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创办的智库——团结香港基金13日发表研究结果指出,香港仍有庞大的实质房屋需求尚待满足,中长期的供应情况仍然严峻,特区政府幷无空间放缓建屋及增加土地供应步伐。

  当天,团结香港基金发表题为“房屋市场前瞻及土地供应策略”研究结果,是继早前发表“土地房屋”研究报告后的延续研究及分析,目的是向香港市民提供最新的房屋市场及土地供应数据。

  团结香港基金预测,2016至19年香港私人住宅落成量平均将达1.8万伙,达到特区政府早前订下的供应目标,也较过去十年上升约60%;但公营房屋供应仍然滞后,与政府的5年供应目标落差达30%。

  团结香港基金认为,香港长期没有大型的土地发展项目落成,是目前房屋供应的一大局限。

  团结香港基金分析了2012年及2015年政府拍卖及招标土地的来源。按楼面面积计,2012年逾70%来自早于上世纪90年代动工的填海用地,甚至是上一代新市镇开辟的较大型土地,只有8%来自需改划的发展用地;但在2015年,前者下降至50%,而后者却上升至41%。

  团结香港基金指出,这反映政府手上可用的大型发展用地越来越少,而由于需要改划的土地面积明显较小,难以享受大型发展带来的规划效益,间接推高房屋发展的平均成本。

  就土地供应策略,社会近期有声音主张“棕地优先”的概念,即优先利用新界乡郊地区的农地,这些地区一直充斥各式各样的工业活动,而且大多幷不配合周围环境。对于“棕地优先”,团结香港基金表示不赞同。

  团结香港基金高级研究员曾维谦表示,发展棕地牵涉的收地、搬迁、安置和赔偿等问题相当复杂,令房屋发展进度缓慢,有棕地个案由开始收地,至公屋落成经历近10年,欠缺效率。

  曾维谦称,在土地供应的策略上,需要考虑不同方案所需要的时间。例如,短期内政府依靠改变土地用途,以在中期新发展区包括大量棕地项目完成前,应付需求。长期而言,填海及发展新市镇依然是土地供应的重要方向。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干事及公共政策部主管黄元山表示,根据他们首份“土地房屋”研究报告,若要改善港人生活空间及配套水平,香港未来30年需发展逾9000公顷土地,土地需求极为庞大。这反映建立土地储备的重要性,希望政府在未来规划更具视野及远见。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