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付费选座”:服务没改进“伸腿费”着啥急

2016年07月27日 13:23   来源:京华时报   

  全面理解市场的“决定性”,不能只去空谈“价高者得”,还要深究“价高者”到底得到了什么,是否物有所值。

  饱受争议的“付费选座”条款,日前获得官方评价——对中联航去年3月29日到12月23日收取航班“选座费”的行为,北京市发改委挥出行政处罚利剑:不仅没收其收取的44万余元的“选座费”,还开出同等金额的罚单。对此,有人叫好,也有人质疑:此类行政处罚于法有据吗?与“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矛盾吗?人们的差异化出行需求到底怎样满足才好?

  实事求是地讲,坐飞机谁都愿意把腿伸开来,尤其是坐经济舱长途飞行,更是不会在乎那百八十元的“伸腿费”。头等舱、商务舱、经济舱的区分,关键指标便在于空间。因此,伸腿费的竞价规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问题在于,航空公司相关的服务并没有改进、成本也没有增加,单方面地“收钱卖空间”,恐怕是只看到了国外一些航线的表面做法,食洋不化、东施效颦。

  价高者得,并不必然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其中暗含的前提条件是供给侧与需求侧的良性互动。通俗地讲,就是乘客这边的价格竞争,反过来会促进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的提升。比如国外航线的敬业精神、准点率,很多方面我们还没学来,着急学这个“伸腿费”,只学了皮毛,却没有实际改进。而事实上,市场的竞争与“竞价”关系,是相互的、无法割裂开的。

  这个意义上,全面理解市场的“决定性”,不能只看到撒手不管了哪些,还要看到行政力量可以“护佑”起哪些;不能只去空谈“价高者得”,还要深究“价高者”到底得到了什么,是否物有所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差别化的出行方式、多元化的乘坐选择是必然的潮流。但这不等于无限细分、无理由细分,倘若沿着“伸腿费”较真穷尽下去,是不是出租车的出行也要按座椅软硬来分价格?高铁、游轮,靠窗的座位也该更贵?或者航空公司的空姐漂亮也可以多收费?过分的矫情,只会庸人自扰,换不来持久的商誉与商机。相信并尊重乘客,练好内功、做好服务,货币自然会来积极评价、报答有心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提法,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的衣食住行。每一家企业,都是一个市场微观主体,都可能成为一个行业的名片。擦亮这张名片,离不开消费者的理性选择,更离不开企业的自律、自强,在守法经营的底线上开拓新的“蓝海”。这一张“行政处罚决定书”,目前看算是熄灭了民族航空业“伸腿费”的矫情劲,但能不能就此点燃行业供给侧的“工匠精神”,从而致力于改进服务、优化供给质量,乘客有期待,监管有期待。

  本报特约评论员洪乐风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