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药方渐起效 “双创”成为吸纳器
中国就业目标有望超预期完成(热点聚焦)
近来,国际社会肯定中国经济向好的声音正在增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近日均把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上调到6.6%,英国《金融时报》18日发表文章指出,外界一些“唱衰”中国经济的看法言过其实。对此,专家指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信心来源于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走势,这其中就业的稳定表现功劳不小。今年以来,就业指标表现良好,就业市场活力涌现,社会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增强。综观全年,中国将能够有效应对就业领域新挑战,继续保持就业基本稳定,助力中国经济向好发展。
完成全年目标超七成
一直以来,中国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这一就业目标已连续3年出现在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从这一目标的完成情况来看,2014年的1322万人、2015年的1312万人均超出全年预期。今年,中国依旧有望超预期完成目标:根据人社部数据,仅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已达71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的71.7%。
再看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失业率这一目标: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在预期目标范围内;而根据统计局调查的失业率数据,全国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上稳定在5.2%左右,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左右,总体稳定。
“今年以来,经济增速相比去年虽出现回落,但就业指标却非常稳定,这与中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密切相关,经济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积极推进为就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就业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稳定的就业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有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中国经济向好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新业态吸纳能力强
中国的就业不仅表现稳定,而且充满活力。国家发改委日前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APP、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共享经济迅速发展,汽车共享、住宿共享等新经济形态不断涌现,催生了大量新增就业机会。58同城网大数据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专车共享领域用工需求同比增长36.4%。
同时,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中国的就业结构也在悄然转变,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已超过40%,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今年上半年,根据58同城网大数据,教育、娱乐、医疗保健行业用工需求同比分别增长57.1%、40.2%、13.6%;四川省城镇新增就业中服务业占比达72.42%,同比提高8.72个百分点。
此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势头良好,新企业不断涌现,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人数不断增加。根据发改委数据,上半年日均新增登记注册企业为1.4万个左右,再创历史新高。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已超过450万,约占农民工总数的2%,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比例从几年前的0.5%增至1%。
“创业是就业之源,新企业井喷式的增长可以带动大规模就业,并逐渐发展成为带动就业的重要动力。由于每一个新出现的企业都需要吸纳新职工,因此,其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效果非常明显。”张丽宾说,近来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就业能力也在增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返乡创业,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就业稳定发展。
稳就业还有“后招”
看到中国就业取得成绩的同时,可能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日前撰文指出,我国就业面临多种矛盾相互交织的新挑战,形势依然复杂。劳动力供给不减,需求下降,二者的总量矛盾依然存在;青年就业任务艰巨,“十三五”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持续增加,年均达到770万人左右;结构调整中的职工安置任务繁重。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正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国家发改委指出,下半年,要以就业为核心目标,加大对中西部铁路、棚户区、水利等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工程支持力度,增加就业岗位;扩大中心城市吸纳就业龙头作用,创造更多区域性经济和就业中心,大力支持返乡创业。
对于今年765万高校毕业生,人社部已推进就业促进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并建立了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实名制信息库,根据他们的就业意愿和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中央财政安排了1000亿专项资金用于去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今年截止到目前,已安排307亿元下达到地方和企业,另外还有20%左右的后续奖补资金。
“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将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并逐步化解中国就业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而言,完成全年目标应该问题不大。下半年,在保证各项促就业政策措施有效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中国就业仍将能保持基本稳定。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信心。” 张丽宾说。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