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顶尖规划专家把脉武汉2030总体规划

2016年09月30日 14:09   来源:长江日报   

  武汉2030总体规划起点很高。武汉和周边城市的关系,与上海相比有很大不同。上海是中心城强,新城弱,江浙周边城市强,是强弱强的关系;武汉是城市整体强,周边城市弱,外围城市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提出大都市圈的概念,以便更好地划分空间层次。

  在具体规划工作中,空间层次划分一方面要关注和行政边界的关系,使宏观总体规划和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挂钩,必要情况下可进行局部行政区划调整;另一方面,要关注总规和整个城乡规划编制体制的关系,确保总体规划的战略举措在中微观层面的延续落地。

  全国城市人口已处于增速递减的时期,武汉与上海近年来虽然人口增量有所不同,但大体仍处于同一阶段,均经历过了人口快速增长阶段,预计武汉未来保持原有的每年增20多万的增长速度将存在一定挑战。从区域人口分析,武汉周边地区人口密度较低,对武汉集聚人口的支撑作用有限。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城镇化率超过50%-60%后,经济增长不是依靠人口增长拉动,而是需要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应当科学理性地预测武汉2030年的人口规模,妥善解决好武汉人口集聚的问题。同时,要考虑未来城市短期流动人口服务设施的需求,对交通、商业、医疗、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供给等要素资源的配置作一定的弹性预留。

  处理好主城和新城的人口空间分布关系,坚持疏解主城区人口,引导新城人口集聚,实现职住就地平衡,减少通勤交通问题。尤其对于武汉这个人口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需要从战略上予以明确,严格控制主城区人口,培育相对独立的新城。

  武汉河湖密布、水网纵横的城市特色非常明显,但水也给城市交通组织带来了压力,特别是江南部分的局部地区,由于大型湖泊的分隔,实际上能够实现连片集中发展的空间较为狭长。就交通组织来说,这种地形条件必然要求实现轴向拓展,确保城市空间效率。

  武汉市作为超大城市,一定要从大的区域空间战略的角度,考虑交通廊道布局问题。只有在前期做好控制和预留,才可能在后期能够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加以实现。在廊道方向选择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各个方向的发展潜能、发展规模,综合确定功能、空间的发展要点,在此基础上确定交通廊道的适宜模式。

  同时,各个交通廊道方向的交通组织模式要因地制宜,市域内可依托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等构建交通骨架,在城市圈乃至更大范围尺度下,又需进一步考虑城际铁路等进行联络,形成“多模式”交通支撑城市空间发展。

  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是比较好的。在发展策略上,可以进一步突出武汉的科教人才、山水资源、交通区位等比较优势。特别是可以考虑把山水资源和科教优势结合起来转化为科技创新动力和城市竞争力。这样的好处是:一方面,现在的科技创新活动通常对环境压力比较小;另一方面,可以把山水资源的生态价值转换为经济价值,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和盈利模式。要研究“生态+”、“风景+”类的空间资源,吸引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活动聚集,营造山水融城的生产、生活环境。

  此外,总体规划关于武汉城市性质的论述,可以适当借鉴上海的提法,既考虑国际视野,又注重中国语境,形成全社会凝聚力和号召力的美好愿景。

  最近国家在长江经济带规划纲要中,对武汉超大城市地位的明确认定,可以认为是对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期望和促进。武汉应从主动承担国家战略任务的高度,立足自身特色,强化核心职能。目前来看,武汉的科技创新中心职能是具有较强优势的,现代服务、先进制造和综合交通枢纽方面也有很好的基础。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核心职能,是武汉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

  就规划而言,从宏观战略层面去谋划城市“成长坐标”是必要的,但也必须要认识到从中微观层面落实各项功能的重要性。我认为武汉总体规划需要从“空间板块”的角度开展研究,一方面是重点考虑各项国家中心城市职能、重大机遇项目的空间落地,另一方面也是破解局部地区建设短板、矛盾问题的重要抓手。在建设过程中不能就项目谈项目、就工程谈工程,要有系统概念,成组成团、集中连片去提升功能、加强配套。这样一来,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的各项核心职能才能落得下去,城市空间效率和环境品质才能提得上来。

  顾问小组研讨纲要深化成果

  自8月上旬邀请国内顶尖城市规划、交通专家在武汉召开武汉市2030总体规划顾问小组专题研讨会之后,我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专班对纲要和空间结构方案中期成果进行了深化完善。为进一步科学确定规划思路,把握城市发展战略导向,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近日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在上海再次组织召开了“武汉市2030总体规划顾问小组专题研讨会”。

  会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上海同济大学唐子来、陈小鸿、王德教授,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总体规划管理处处长熊健,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石崧等顾问专家,再次为武汉总体规划纲要和空间结构方案中期研究成果把关。

  会议重点研讨了纲要研究、空间结构初步方案等阶段成果。其中,纲要研究围绕新的发展形势和当前城市处于重要转折期的阶段要求,在对城市能级、空间发展、城市特色、人居品质等问题剖析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本次总体规划的主要研究内容。空间结构方案进一步从生态本底、区域关系、功能板块、交通支撑等方面初步提出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重点。

  与会专家认为,武汉本次总体规划技术思路清晰,规划框架较为合理,规划重点突出,形成了较好的阶段研究成果。下一步应重点关注国家职能和城市职能、特色培育和底线管控、存量规划和质量提升等方面,未来武汉不仅要关注规模,更要突出思考怎么“做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彰显武汉城市特色,担当国家战略任务。

  武汉提出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这是基于它在区位和交通方面,有很多中部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又如武汉的科教创新、高校的聚集,使它有别于长沙、郑州、南昌,能够支撑起更多的国家战略。

  从城市竞争力方面,武汉可能需要继续高度重视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两方面职能。从张之洞兴办汉阳造起,武汉的制造业板块就形成了,延续至今形成了沌口开发区,它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传承,这使得武汉作为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完全站得住脚。同时,现代服务方面,武汉历史上即为商贸重镇,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可以进一步传承和发展这一特色。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武汉如何保护好、利用好丰富的水域资源将极为重要。今年的暴雨反映了武汉水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但同时也是一个契机,能够让我们更加重视、更大力度推动水环境保护和利用。我非常期待,未来武汉能充分利用优越的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一批有规模的郊野公园,未来人们的活动空间将围绕这些来展开。

  此外,我小时候在汉口的租界区长大,去年回了3次武汉,很高兴我居住的老街区保护得很好,当时我发了一个微信,“乡愁就是你能够看得见才记得住”,这和武汉多年来的努力分不开。

  国内顶尖规划专家把脉武汉2030总体规划

  把山水资源科教优势

  整合形成科技创新动力强化区域交通

  廊道的轴向引导国家中心城市重大功能

  应落实到空间板块▲▲▲强化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的

  产业竞争力和水环境特色▲理性应对人口弹性发展

  有序引导空间分布武汉应提前思考

  应对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