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15人“存钱”进银行员工个人账户 熟料员工去世

2016年10月17日 08:3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于馨的44万元存款,陆续进了一个叫“袁捷”的账户。这些钱为如今的纠纷埋下伏笔。

  按照于馨的说法,她是由于中国银行保定分行银行员工袁捷“拉存款”,才在该行办理了44万元的“存款业务”。但与通常存款业务不同的是,于馨将钱存入的是袁捷的个人账户,“她告诉我这样存能有高额奖励”。而如今,袁捷去世,“这些钱取不出来了”。

  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声称有类似经历的保定市民共有15人。对此,中国银行保定分行有关负责人在与举报者交流时,称银行并无拉存款任务,“银行的账都是清清楚楚的”,了解案情的保定金融办官员则称此事“挺复杂”、正在研究。

  被指存入银行员工个人账户的“那种存款”

  崔正国(化名)是2013年与袁捷相识的,他向记者提供的妻子与袁捷的一份微信聊天记录显示,今年8月15日9时49分,袁捷发消息问道:“老妈,你和老爹帮我问问咱们的亲戚还有存那种存款的吗?我们这个月又下任务啦,现在就要报数,急死我了。” “老妈”“老爹”是亲切的称呼。

  按照多名举报者的说法,“那种存款”指一项特殊的存款业务,每期是3个月,有的是每期1年,每存10万元可返奖励5000元,远高于正常利息。崔正国称,这个业务是袁捷向他介绍的,远高于利息的奖励承诺是吸引其参与的重要因素。

  崔正国保存的银行取款、汇款单据显示,8月31日,他在中国银行取出了54万元,随后,他在当天将54万存入了袁捷名下的银行卡。

  数名举报者称,他们曾询问袁捷为何“存款”是到个人名下,袁捷解释说“这个钱其实是存进银行的,银行再通过我打到系统里面去了”,但未具体说是何系统。

  多名举报者也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反映了类似情况。他们回忆,“那种存款”的办理流程与正常存款几乎一样,都在中行保定分行的一楼大厅办理,且全程都在监控之中。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一般要先在柜台取款,再存入袁捷的个人账户。

  “她是银行正式的工作人员,穿着银行服装,又戴着共产党员的徽章,况且我们是在银行正规窗口办理的业务,我们不相信她搞得这一套业务,还能相信谁呢?”崔正国说。

  这已不是崔正国第一次被推荐“特殊存款”。微信聊天记录载明,今年3月17日,袁捷告诉崔的妻子4月10日可推荐亲戚来存钱,且奖励可能增多。当妻子表示得等下一周的时候,袁捷回复:“可以,可能是10万元~50万元一个档,50万元~100万元一个档。”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注意到,举报者声称因“特殊存款”而存入袁捷个人账户的钱达上千万元,但并非所有人都保留了完整的取款、存款凭证及与袁捷的对话记录。

  “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当得知袁捷近日去世的消息,举报者来到了中行保定分行,不过,银行并不认可袁捷个人账户名下的这些钱是“存款”,也拒绝了举报者的提款请求。

  多名举报者与中国银行保定分行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谈话录音显示,银行方面否认有“存款任务”——“银行所有的利率都是公开的,银行没有存款任务,即使有任务,也是袁捷口头说的有任务”。

  “如果你们认为我们银行要担责,你们要抓紧报案,越早越好。但是我敢保证,不管从哪一笔来说,银行的账都是清清楚楚的。一旦有公检法介入了,该让我们查谁的账,他一笔也跑不了。”这名负责人说,袁捷的办公室已被封了,“两个人贴封条,一人进行照相”。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联系了中行保定分行。该行工作人员称袁捷“确实是我们这里的员工”,但并未回应其他问题。袁捷的丈夫回复记者短信称“请通过法律解决,我一概不清楚”。

  “这个事挺复杂的,袁捷这个人‘借’了好多人的钱,人却死了。现在就是不好弄,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这个事没有先例,国内也没有,不知道现在怎么办,领导也在研究这个事。”当记者以当事人名义致电保定市金融办一名官员时,该官员建议当事人找律师、找法院,“根据银行那边的说法,这个事更像是民事(案件)”。

  举报者否认这是借款,表示并无借条的存在,并且如是借款,直接走起诉途径即可,不必费此周折。崔正国说:“我们得提前5~7天报款,如果不同意,我们也存不了款。”“这个绝对不是借款,我们所有的微信短信都可以证明这是存款,要是借款,我们也不用到大厅办理啊,在家里就行了。”

  前述官员说,银行想查袁捷的账,但是没权力查,只能立案后走司法程序;可是按照公安机关的规定,人死了之后不符合刑事立案条件,“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我们也在想是否有其他的办法,但是得在依法的前提下”解决。

  本报北京10月16日电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