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多措并举 做大做强投资底盘

2017年02月15日 10:26   来源:成都日报   

  促投资是稳增长的“压舱石”“顶梁柱”,抓项目就是抓落实抓发展。今年我市将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始终抓住项目投资这个“牛鼻子”,明确今年将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00亿元,加大力度推进1009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尤其是列入省重点推进的41个项目,确保完成年度投资3100亿元以上。同时,力争紫光IC国际城、京东方(成都)健康产业园、华西国际医院等297个重点项目在年内按期开工。

  那么如何确保项目从施工图变成实物量呢?昨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市发改委将从建立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两大方面,围绕强化项目储备、项目开工、项目促建三大环节着力攻坚、细化举措,做大做强投资“底盘”,推动全市一季度经济发展“开门红”。

  建立工作机制

  建立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双考核”制度

  重点项目问题台账建立限时办结制度

  “今年我市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是9200亿元,作为投资推进的牵头部门,我们将从多方面着力完善投资推进工作机制。”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就是要会同相关部门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尽快下达到各区(市)县、市级部门和市级平台公司,切实落实投资目标责任。

  同时,每月召集市级部门、市级平台公司、区(市)县相关单位责任人,召开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协商会议,查摆问题,及时研究并予以解决。在今年考核办法上,将结合区(市)县、市级部门、市级平台公司固定资产投资业务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激励方式方法。并会同市委市政府目标督查部门,建立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双考核”制度,加强对“开门红”“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等重要时间节点上的考核。

  项目是投资的载体,为了促进今年项目早开工、早建设,市发改委还将着力完善项目促建工作机制。具体而言,制定2017年成都市重点投资项目计划并下达目标,细化落实责任;同时,起草成都市“项目年”工作方案,进一步厘清全市重点项目推进举措,细化分解各相关单位“项目年”工作任务,配合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的市委市政府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

  在重点项目建设督导方面,市发改委还将对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调研,梳理形成需求和问题两套台账。并建立限时办结制度,以两个月为周期,对照问题台账,及时解决,及时更新。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常态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同时,精心筹备每季度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积极配合市级部门做好重点领域及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开工。

  强化服务保障

  积极开展融资对接活动

  挖掘行政审批服务优化空间

  在强化投资项目要素保障方面,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主要抓好项目资金保障和项目用地保障。具体而言,市发改委将继续做好专项建设基金、企业债券等资金对上争取工作,及时对接国家、省发展改革委,掌握最新资金投向。运用基金、担保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开展融资对接活动,保障投资项目建设需求。

  同时,开展实地调研,摸清项目用地需求。加强与省发展改革委对接,积极争取我市更多项目纳入省上重点推进项目。改进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优化土地精准保障制度,做好土地指标预安排工作。

  “我们还将着力提升投资项目服务水平,主要是做好投资项目政策宣传解读、审批服务和协调服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发改委将梳理项目招投标、审批、核准、备案等环节的政策文件,编辑形成政策文件汇编,尽快印发区(市)县、市级相关部门、市级平台公司。同时,打造高水平重点项目服务平台,全程免费为重点项目业主提供引导、代办、联审、协调和跟踪等服务,及时为项目业主协调解决在办理审批事项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投资项目审批方面,市发改委将切实落实简政放权要求,优化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水平,加大对优化投资项目流程、优化审批服务和完善非常规性项目审批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力度,进一步挖掘行政审批服务优化的空间,及时转化为工作实践。(记者 徐璨)

  原标题:我市多措并举做大做强投资底盘 推动一季度经济发展“开门红”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