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小发明” 企业大动力

2017年04月10日 15:39   来源:中国经济网   

  ——大地公司“管桩生产压蒸釜余汽回收系统”获奖效应

  见到江雪云时,他还穿着厂子里的工服,手中拿着白色头盔,神情淡然。

  在谈话中,我们了解到江雪云16岁时选择就读锅炉运行与维护的中专专业,1989年毕业,2004年加入福建省大地管桩有限公司。

  对于当年的情景,他记得很清楚。

  “我是4月21日来到公司,一开始从最基本的司炉工做起,没有想过很长远的事情,反正一天一天地干、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13年过去了,江雪云变成了江组长、江班长,直到如今的江主管。车间主管这一职位赋予了他更大的权力,也给了他更多的责任。

  也就是他,几年前承担公司的“管桩生产压蒸釜余汽回收系统”的技术攻关任务,解决了公司发展中的重大难题。并且,该项创新技术获得6·18职工发明金奖,为企业职工发明创新的热潮“再添了一把火”。

  

江雪云正在介绍“管桩压蒸釜余汽回收系统”。刘应平摄。

  节能环保逼着我们创新

  江雪云的讲述将我们带到了2011年:

  “2011年以前,公司一直是两个生产车间。根据产能需要,这一年开始准备上第三条生产线,然而当时相应的锅炉只有两台,环保部门和锅检所并不批准我们第三台燃煤锅炉的使用。两台锅炉的实际蒸发量是19吨,按照我们预计的三个车间9台高压釜需要的热能,则需22吨左右,这就有了3吨左右的缺口。如何利用两台锅炉的热能去满足第三条生产线的需要呢?

  此外,在高压蒸汽养护工艺中,会产生大量的余汽与高温冷凝水热能,譬如当恒压为10公斤的时候,降压过程中釜与釜对导可以导出5公斤,剩余导不动的部分只能对空排放,蒸压釜中的汽实际上是含碱性物质的,会造成空气污染,另外汽水混合物直接从釜底下排放,水的碱度会达到13左右,直接排放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于是,我们就想再次回收利用这些对空排放的汽与汽水混合物,这会不会正好给我们带来新动能,实现节能减排的双重作用呢?

  我们开始是从内部工艺着手。我们设想,将高压釜开式排空改造成闭式排空,通过闪蒸、引射将余汽直接引导到下一个空釜直接利用。当余汽、冷凝水完成第一次利用后,仍有大量低于100℃的冷凝水,将该部分冷凝水通过热交换器对锅炉软水进行预热,一般情况下可将锅炉软水提升30℃使水温达到60℃—65℃,从而达到进一步节煤的效果。冷凝水在热交换后,水温仍有70℃,可再一次用于砂石的化冻(北方冬季),从而使余汽、冷凝水的热能实现梯级利用。”

  摸着石头过河

  时间很紧,江雪云带着团队人员说干就干。2011年5月,大地管桩成立了由公司总裁杨金辉为首、江雪云为主导,再加上公司副总经理杨晓彬、车间主管林成组成的四人团队,开始计划这个项目。

  项目一开始,他们就遇到了难题。“我们以前都没有核算过这样产生的汽量到底够不够用,没有这些数据参考的情况下,我们的余热回收与锅炉改造到底能不能达到第三个车间的满负荷生产运行呢?” 江雪云说,其实当时没多少把握。

  那个时候,国内行业中根本没有人在做这个事情,他们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前期,他们通过网上查资料,并凭借着自己的实践经验去摸索,不懂的就去寻找专家请教、咨询。

  “我们首先从各个车间挤出地方,在保证便利和安全的前提下,一个星期就确定了一个地方作为余热回收设备安装平台。” 江雪云回忆说。

  “接着就是设计管道线路环节,我们也是边试验边改造。比如水路没办法很顺畅地进行余热交换,我们就想办法分开,蒸汽的回收放在蒸压釜区域,水则在锅炉房进行热交换回收。”

  后来,他们利用当时还是德国进口、现在已完全国产化的乏汽引射器,经过设备安装、适用调试等过程,获得满意结果。当年6月开始,大地管桩同时投入建造两套设备。

  “记得到了那年底,因压力差原因,废汽还是没能完全回收利用,只能达到70%左右。同样的在废水回收中,因为远距离,高压釜与锅炉房管道中阻力大,水量小,加上能耗,还是没办法把热量完全收集起来。为此,我们又去请教福建省锅炉特种设备检验院的专家解决压强问题,后来经过三番两次查找,才发现是乏汽引射器喇叭口太大等原因造成的。” 讲到技术攻关过程,江雪云依旧神情淡然。

  

江雪云领取“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金奖。刘应平摄

  节能环保这件“小事”

  采访中,江雪云对技术攻关的介绍滔滔不绝,由于专业的原因,我们不得不多次打断他。然而,当问到为这个项目付出多少艰辛时,江雪云却沉默良久。过了一会儿,江雪云犹豫不定地说:“我们自身是没有节假日概念的,那时年三十中午放假,初二就要赶着上工,我们对加班不加班没有什么感觉,反正一件事情摆在这里,多迟你都要去尽力做完,我觉得这都是我们份内的事情,也不是多大的事。”

  皇天不负有心人,2012年5月,管桩生产压蒸釜的余汽回收系统大功告成。通过计算和现场测试计量,公司6台釜在用,每月总釜数约300釜,每年约3300釜,共计可节约1519.5吨标准煤。

  2012年,大地管桩携该项目参加第十一届6·18,获得了当年“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金奖。这之后,许多国内专家学者慕名前来考察。2013年8月,浙江嘉兴学院管桩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蒋元海来到大地,认可并称赞这项技术的节能环保意义。当前全国有近700家管桩企业,在使用的高压釜超过5000台,如推广使用该项技术,节能效果十分可观。

  谈到获奖,江雪云并不感到特别骄傲。他说:“在大地管桩,一切创新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同样,不断探究节能环保新方法也是大地份内的事情。”

  

大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杨金辉。企业供图。

  共建创新舞台

  “我们在做第一套回收系统时,因为是在反复改进中逐步完善的,前后花费了100多万元。到了第二套时才把成本降到四五十万。我记得当时领导对我说,有什么困难一层一层地来,不要怕失败,这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江雪云谈到,在项目研发期间,公司高层给团队提供了足够的试错的机会和空间。

  这件节能环保的“小事”能办成办好,离不开大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杨金辉。杨金辉在采访中表示:“我们愿意去承担失败后的风险,愿意花时间、精力去解决困难,因为我相信创新无处不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有办法解决问题。在我们公司,像江雪云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杨金辉坦言,2004年公司成立初期,遇到市场需求等各种不利因素,产品遭遇难销境地。关键时期,大地管桩剑走偏锋,创新地将不易运输的管桩产品供给台湾的台塑集团,自此正式打开了大地管桩的大市场。“在与台塑集团对接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要求真的很高,这样的高标准促使我们不断去创新升级。现在,我们也一直和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高校合作。”

  “2012年,我们的项目获‘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金奖,这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它为我们公司职工发明创新的热潮再添了一把火。6·18这个平台为真正创新的人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舞台,它鼓舞了我们公司甚至整个行业中的人不断去钻研探索,靠自身能力获得精神与物质上的收获。”杨金辉感慨万千地说道。

  

大地管桩公司与中建海峡签约。企业供图。

  由于杨金辉一直坚持着“创新无止境,全员重参与”的理念,公司制定了一系列制度鼓励员工进行创新。正因为如此,目前大地管桩已自主研发了40多项专利技术,其产品不仅运用于温福铁路、福州宝龙广场、福州万达广场、金源地产、宝钢德胜、台塑集团、富士康工业园等国内项目工程,也远销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成为福建省首家出口国外且销量最多的管桩企业。

  大地管桩在创新的路上不断探索,一路走来创新让“大事”变成“小事”,让节能环保这件“难事”变成了一件企业上上下下合力成就的“易事”。(辜英 刘应平 苏文土)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