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少民族”达斡尔族的“契丹遗风”

2017年06月29日 14: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三少民族”达斡尔族的“契丹遗风”

  图为斡包节现场。 莫旗旅游局 摄

中新网呼伦贝尔6月29日电 题:中国“三少民族”达斡尔族的“契丹遗风”

  中新网记者 张玮

  “抹黑节、冰钓节、斡包节……时至今日,中国‘三少民族’达斡尔族至今仍保留着千百年来的‘契丹遗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旅游局副局长郭俊萍如是介绍道。

图为斡包节现场。 莫旗旅游局 摄

  图为斡包节现场。 莫旗旅游局 摄

  29日,契丹后裔达斡尔族一年一度的“斡包节”正在进行,身着盛装的达斡尔族人和游客们共度他们的传统节日。

  达斡尔族是中国“三少民族”(“三少民族”指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之一,也是契丹后裔。“达斡尔”是契丹贵族“大贺氏”的转音,在长期的游牧、渔猎、伐木和农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游牧、狩猎、森林文化和农耕文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是中国唯一的达斡尔自治旗。

  莫旗达斡尔学会学者敖金富说:“在这个聚居着3.19万达斡尔族人的小城里,至今流传着契丹民族传统民风民俗。”

  资料显示,布特哈八旗总管斡包设立于清朝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三百多年来每年春、秋季节,达斡尔族人民都要杀牛宰羊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祭祀天地山川神灵,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吉祥、国泰民安。

  “每年莫旗都会举办达斡尔族传统节日‘斡包节’。族民们虔诚跪拜、祭斡包,表达着对神灵的虔诚、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丰收的向往。”敖金富介绍道。

图为斡包节现场。 莫旗旅游局 摄

  图为斡包节现场。 莫旗旅游局 摄

  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这个传承着神秘萨满文化的民族逐渐开始吸引着中外游客的目光,达斡尔族流传下来的契丹遗风已从单纯的祭祀活动转变成为一场又一场达斡尔族的文化旅游盛宴。

  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莫旗接待中外游客87.12万人次,同比增长10%。

  斡包节过后,达斡尔族人同游客们参加了达斡尔族完整保留下来的“瑟瑟仪”祭水这一传统习俗。他们各持具有民族特色的容器互相泼洒,以示祝福,享受着畅快淋漓的泼水狂欢,表达着对“水”的崇敬。

  达斡尔姑娘鄂多吉雅摸着自己湿答答的头发向记者介绍道:“这样的狂欢还有很多,达斡尔族的元宵节被认为是天神归界的日子,从正月十四到十六,族人们走街串巷的互相追逐‘抹黑’,那时候,满大街都是‘黑脸包公’呐。”

  据《达斡尔资料集》显示,“抹黑节”是受到萨满文化中“面具神”的影响。达斡尔人认为,节日当天会有魔鬼出入人间,互相在亲朋好友的脸上抹上锅底灰,魔鬼认不出便无法加害于他们。

  郭俊萍说:“达斡尔族栖水而居,在千百年来漫长的岁月长河中,‘逐水契丹、渔猎契丹’的古老文化,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冰钓比赛、罩鱼比赛,充满着达斡尔族渔猎文化的气息。”

  “罩鱼,是用柳编的无底坛型筐体迅速罩在水中,感觉筐中鱼儿挣扎便伸手将鱼抓获。”新西兰游客Thomas一行留学生加入到罩鱼比赛中。他感慨道:“去年冬天,我曾参加过这里的冰钓节,当时的凿冰捕鱼已经让我赞叹,今天又了解了这个民族另外的一种捕鱼方式,能够深刻体会到达斡尔先民的聪明才智和对自然的崇尚。”

图为斡包节现场。 莫旗旅游局 摄

  图为斡包节现场。 莫旗旅游局 摄

  莫旗旅游局官方表示,达斡尔的意思是“故乡”,历经千百年的连年征战,达斡尔人遗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字,只靠口述来传承历史。他们保留下的民族文化弥足珍贵,希望通过旅游“反哺”文化传承,让世界各地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温润和深厚,感受各民族对大自然的回馈和感恩。(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