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变成“聚宝盆” 催生多种新业态

2017年08月11日 16:1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今年56岁的王水龙是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寨里镇太银村人,村里人称他为“能人”。他“能”在哪呢?

  “村里毛竹山分到户时,他按人口分了200亩,还买了400亩。别人守着竹山卖竹卖笋时,他护笋养竹在竹林下养蜜蜂、蓄留野茶树。遇到笋竹跌价,别人狠心卖竹卖笋家庭收入仍有缺口,他笋竹不动,仅卖蜂蜜、加工茶叶也能保全家近20万元的收入。”寨里镇太银村的村民介绍道。

  王水龙道出“能”的奥秘:突出“优”字调结构,突出“绿”字转方式,突出“新”字调体系。

  太银村毛竹山承包到户后,很多人担心政策会变,花钱的事不干,只是花些力气劈劈草和杂灌,结果笋少又小,立竹少而细,笋和竹卖相差、价格低,亩竹收入才200多元。王水龙却投大本钱开路上山,除了劈草、劈杂灌、浅锄、施肥,还根据不同山场划分“纯竹林”和“笋竹林”,砍竹按竹龄,卖竹分大中小,卖笋也分“冬笋”、“罐头笋”和“制干笋”。“竹和笋分了类才显优势,卖相卖价都高出一筹,亩竹山收入都在400多元。”王水龙说。

  据介绍,太银村是光泽县人均毛竹山最多的村,人均有毛竹20多亩。在不少人满足于数量多而粗放经营的时候,王水龙已在“绿色”上打主意。他利用毛竹林的天然生态,引进蜜蜂养殖,还把竹林下天然的野生茶树宝贝一样保留起来,形成竹、笋、茶、蜂共生共长、立体发展模式。由于生态好,纯清洁生产,26箱蜜蜂年产300多公斤蜜,600多亩野山茶年年供不应求,加上竹笋收入,年纯收入都在十几二十万元。

  谈及如何突出“新”字调体系,王水龙说,太银村地处闽赣边界,是偏远的少数民族和革命老区村,这里的人埋头生产不问市场,产品价格一直由别人说了算。而他如果遇到笋竹价格不好,就护笋养竹留在山上。蜂蜜靠名声,贩子收60元一斤,他80元一斤产供销一杆到底都是人家慕名而来。茶叶卖茶青,贩子上门收购头茶才16元一斤,全村几百亩竹山都长野生茶,他就投资建茶叶加工厂,并以26元一斤的价格收购头茶,这一项就为本村村民增收了好几十万元,自己也赚加工费好几万元。如今,单纯卖竹卖笋的太银村出现了茶叶采摘、加工、销售和笋类产品、食用菌、蔬菜等生产、加工、销售等新产业、新业态。(邱盛林 李素芳 张洁琼)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