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华桥乡:精准施策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2017年09月19日 16: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光泽县华桥乡2012年至2014年首轮扶贫攻坚的增坊、古林等5个重点贫困村和677户2356个重点贫困对象,已于2014年底全部脱贫。新一轮精准扶贫建档立卡370户、977人,正在因户因人制宜跟进帮扶措施,按“十三五”共享小康的要求倒逼落实。

  9月16日,乡党委书记熊星林说:“新一轮精准扶贫虽然更复杂艰巨,但由于我们对准了贫困人口主体作用的发挥,使我们党的一系列扶贫政策措施通过贫困人口要求脱贫的‘内因’发生了作用,实现了行动的默契与效果上的事半功倍。”

  体验艰难 调整扶贫方式

  有一村买好果树给贫困户种果增收,结果人家把树苗拿去了,半路就换成钱吃结婚酒去了。为什么?因为人家根本就不相信种果树能赚钱。这给了我们一个启发:一厢情愿做事,好事也难成。当时,全党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华桥乡在走访活动中特别加重了对贫困户走访的内容,如贫困原因、脱贫打算、需要什么人结对帮扶等。乡里就此专门发文件,把党员干部入户走访贫困户的时间,走访内容和感言等及时上交,以及后续措施跟进等作为考评的硬要求。感同才能身受,大家明白了:扶贫,扶贫,只顾我们去“扶”,却忽略了对象想怎么“脱”是不行的。园岱村的薛家添,老婆肢体残疾,自己个子小又胃病动了手术,两个小孩又小,但他贫困有志,想多种烟脱贫,原党委书记伍洲走访了解后,就帮他调田、担保贷款,还交待村里党员结对帮扶,种烟面积从6亩逐年扩大到200多亩,贫困户变成了富裕户,旧木屋变成了小洋楼。体验艰难,不但懂得了群众怎么想,更重要是懂得自己怎么做。

  做事依东 突出主体作用

  当下的农村工作,常会遇到好事难做,干部吃力不讨好的困惑,尤其是扶贫工作。华桥乡换了一个思路:凡引进一个产业或项目都听受益村民的意见,把项目带来的好处逐项说明,直接计算到户到人,让党委和政府的好心意变成群众的愿望和贫困户的诉求。群众想做、要做的事,实施起来就好做多了,加上乡村两级干部跟踪服务到位,近年来,先后引进培育了烟叶、鸡业、茶叶和竹业、食用菌等产业,从而带动全乡村级增财、农民增收和贫困户脱贫。仅烟叶一项,全乡烟稻轮作8100多亩,就带动400多户农民户均增收7万元,全乡村财年增收176万元。乡重点贫困村增坊,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和村民的支持下,引进圣农鸡场11幢,实行烟稻轮作1000多亩,70多户村民户增收7万元,村财也从几万元增加到22万元,村里有钱也为扶贫增添了实力。

  论功行赏 激发脱贫动能

  在村级每到下半年,就开始为“谁该吃低保”犯愁。好像低保是国家给的,是国民都有份,真困难的想吃,不困难的也要挤进去。有的甚至认为“我吃了低保有本事、光荣”。这说明我们对勤劳致富树得不够,对游手好闲的懒汉正面引导缺失。于是,华桥乡换了一种工作方式,对带头劳动致富的从经济、政治、舆论等方面扶持、重用、宣传,形成劳动致富光荣氛围;对游手好闲的则从限制吃低保,引导走正道等方面促其勤劳致富,同时指定党员干部结对,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开导、项目引荐、技术指导和资金筹措等,让其靠自身的努力赶上小康生活的趟。增坊村聂长英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一家7口人,生活贫困。2012年,不甘贫困的她想规模养肉兔脱贫。村党支部书记主动与其结对帮扶,从建场、开路、拉电到贷款协调,一路帮到现在,聂长英兔场养殖规模也从200只发展到现在4000多只存栏,贫困户成了富裕户,还带了全村和邻村近200户村民养兔增收。聂长英因脱贫致富还带动乡亲致富,被村党支部吸收入党,去年村级换届又当选支部委员。近年来,华桥乡吸收了十多名像聂长英那样脱贫致富的村民入党,有的还成为村级主干。(康烨邱盛林 刘浩)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