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投千万家长省亿元:南昌向有偿家教说“不”

2017年11月16日 14:40   来源:半月谈   沈洋 陈毓珊

  原标题:财政投入1000万,家长少花1.2亿——南昌探索破解有偿家教

  “专项班”“私教班”“名师订制”,如今这些概念备受追捧,中、小学教师以付费家教、在培训机构兼职等方式从事有偿补课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了破解这一顽疾,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教育,在江西南昌,一项“疏堵结合”的创新探索正在进行。

  创设教辅中心,汇聚名师资源

  和以往一样,南昌市第二十六中学高二学生郭宏锐每周六都要参加课外辅导,从语数外到物化生,一天的时间排得满满当当。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他参加的辅导班是免费的,给他和同学辅导的是本班或本校的老师,辅导班也设在校园内。

  为满足学生课余时间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2015年8月,南昌市教育局创设学生课余教学辅导志愿服务中心,由市财政每年拨出1000万专项经费,用于展开教辅志愿活动。

  南昌市属28所中学学生都可以享受这项教育福利,除了文化课辅导,还有文体活动。南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杨杰介绍,教辅中心本着线上与线下、集体与个体相结合的原则,通过面授、网授和互动答疑等三种途径对全市中学生开展免费课外教学辅导。

  以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副校长陈宇春名字命名的教学工作室,汇集了多所学校11名语文学科优秀教师。“教师们周一至周五每晚3小时、双休日每天9小时,轮流在线值班为学生进行网上答疑,每周录制一节微课,命制一套试卷。”陈宇春说。

  “成立南昌市教辅中心,能够一定程度遏制校外补习机构发展。”江西财经大学教授谭光兴认为,南昌在政府的监管下有计划地引导、实施辅导课程,这种探索值得肯定。

  杨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6~2017学年,全市28个教辅分中心共开设5.6万节周末免费面授辅导课,按平均每节课每个班45人计算,共有约252万人次享受这一服务,按每节课50元核算,共节省约1.2亿元。

  破解有偿家教,治标还要治本

  尽管辅导中心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但“有偿辅导”现象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来自升学的压力。

  朱小林是一名初三学生的母亲,为了让孩子能够上一所好高中,她一刻不敢懈怠。

  “孩子在教育培训机构补习三门课程,一周补习6~8小时。”朱小林说,给孩子报的校外补习班,都是亲戚朋友推荐的。“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相当于给孩子升学上了双保险。”

  南昌市第二十六中学校长涂小明说,在线辅导利用率还不高,“公众对在线辅导的认知度不足,学生在线提问、测试的意识不强,一些家长也不支持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因此,我们每次在线值班3个小时可能只回答十多个问题。”

  陈宇春说:“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不是很高,虽然参与教辅的教师按每节课50元给付劳务,并保障志愿参与教辅服务活动的广大教师在评先、推优和晋级等方面享有同等优先的权利。但相比在校外辅导机构任教,收入相对低,也占用了时间,一些老师还是有怨言。”

  教辅中心的“下一站”

  截至目前,南昌市共有4423名教师和66338名学生在网上注册,名师网上答疑团队完成答疑信息15万余条,开设面授辅导课90388节和竞赛辅导课192节。各类教辅服务活动在市属学校全面铺开,网络资源已面向县区学校开放,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南昌市第二十六中学副校长晏晓明说:“从大教育角度来讲,这是党和政府为基础教育埋单,是一种惠民政策。”

  但不少家长和学生认为,教辅中心在个性化辅导方面做得还不够,尤其是课程“私人订制”难以实现。

  对此,晏晓明说:“我们很难做到一对一或是一个老师辅导两三名学生。一是时间上难以满足,二是对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工作的经济补偿较低,难以调动教师积极性。所以我们希望探索,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课余辅导个性化服务试点,为家长和学生的多元化教辅服务需求提供渠道。”

  陈宇春认为,南昌市免费为学生开展课余辅导的做法值得大力提倡,“教育惠民,就是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低成本的教育,这对老百姓来讲是福音。”

  她建议,这种探索应该进一步推广。由教育部成立国家名师辅导中心,云集全国的名师在线为学生授课,免费命制试卷和微课,惠及更多学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更多公平共享。(半月谈记者 沈洋 陈毓珊)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