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通报曝光三起典型“四风”问题之后的故事

2017年12月11日 10:0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陈金来 熊纪通 方敏

  知耻而后勇 打好翻身仗——

  福建通报曝光三起典型“四风”问题之后的故事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福建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278起,处理13551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119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3630起典型问题,平均每天通报2起。

  五年的正风肃纪,不仅查处、曝光了一批典型问题,促进了相关问题的整改,而且从根本上荡涤了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净化了政治生态,重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

  近日,记者在福建多地采访,走近昔日被通报曝光的单位和个人,看看这些地方、这些人的转变,深刻感受八项规定精神给基层带来的新气象。

  故事一 “杨乡长变了”

  “骑单车下乡,环保,省油,锻炼身体,还拉近了干群关系。”记者见到杨立平时,这位乡党委书记正骑着单车,随身揣着民情日记本走村入户。

  谈起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杨立平脸红了。他坦言,自己曾被省、市纪委通报过。

  2015年初,松溪县纪委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督查中发现,花桥乡政府挪用专项资金违规购置并使用超标准公务用车,并在2014年9月至12月间多次违规公款吃喝、同城宴请。时任花桥乡党委书记李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被免去花桥乡党委书记职务。时任花桥乡乡长的杨立平也受到了党内警告处分。

  “从没那么深刻地反思自己的问题,自己在外面违规宴请,对公车管理也不重视,像什么样!”无论是老搭档的免职,还是组织对自己的处分教育,都带给杨立平强烈的心理震撼。事后,杨立平拿着通报给花桥乡干部上了一堂廉政党课,以身说纪,要求全乡开展自查自纠,进行整改。

  “从那以后杨乡长就变了。”花桥乡干部吴勋回忆。

  杨立平爱上了在食堂里和同事们一起吃饭,他在食堂挂上了“厉行节俭”“不上酒水”等标语,要求大家一同践行“光盘行动”。饭桌上他偶尔还会“点名”,看看有谁外出,为什么外出,对接待单据的审批也格外认真。

  “我当时就暗暗决定,一定带头改变风气,给自己和全乡一个交代。”杨立平说,“后来发现没有了累心苦胃的‘人情酒’,一身轻松。”

  知耻而后勇。经过一年的整改,2015年末,花桥乡“三公”经费同比下降31.8%,在年终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工作中,未再发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016年5月,杨立平重新得到组织认可重用,到溪东乡任党委书记。

  “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党组织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违纪党员,也不会抛弃任何一个痛改前非的干部。”杨立平感慨。

  故事二 从“贤内助”到廉内助

  “仓山区纪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盖山镇、盖山投资区以‘担负征地拆迁、信访维稳工作任务重,对家庭亏欠多’为由,在2014年、2015年春节前,违规向20名领导班子成员家属发放‘贤内助’补贴,每人5000元,两年共计20万元……”

  今年8月,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与福州盖山投资区举办的警示教育大会上的一则通报,引发了在座党员干部及其家属的关注。

  “‘贤内助’补贴,表面上看起来是单位对干部亏欠家庭的一种人文关怀,但本质上却是‘四风’顽疾在重压之下的花样翻新。”当时参与督查的区纪委分管领导表示:“一些领导干部因为对纪律的麻木不仁,抱着侥幸心理打起纪律的‘擦边球’,必须严肃查处。”

  根据有关规定,仓山区纪委分别对时任盖山镇党委书记、盖山投资区管委会主任赵某某,时任盖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某某和已被作出组织处理的盖山投资区原党工委书记侯某某等作出党纪处分,并对盖山投资区主要领导进行及时调整。

  “没有‘廉’,哪来的‘贤’?党员干部和家属必须要时时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原则问题守纪律、关键之处讲规矩,不该发的一分也不能发,不该拿的一分也不能拿!”

  新一任福州盖山投资区领导班子深刻吸取此次违规发放“贤内助”补贴问题的教训,认真进行整改,积极开展廉洁家风建设活动,共同涵养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良好家风,让“贤内助”真正成为廉内助。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整个盖山投资区的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人心齐,作风硬,干事创业也更加专注了。在之后开展的历次督查中,均未发现盖山投资区有违反党规党纪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

  故事三 “惯例”破除之后

  “过去所谓的‘惯例’破除之后,职工积极性没有因此受挫,主人翁意识反而更强了。”11月28日,在福建省安溪县发电公司总部,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志华向记者介绍说,从严治企、从严管企让他们公司去年的业绩同比翻了近一番。

  张志华所说的“惯例”,还得从前任胡某某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谈起。

  2015年6月,时任安溪县发电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胡某某以“惯例”为由,用公款购买高档烟酒搞接待、滥发福利、组织公款旅游,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被免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职务。

  随后,张志华被该县国资部门委以重任,挑起了公司的“大梁”。“必须深刻吸取教训,从过去一些藏着掖着、见不得光的‘惯例’改起,从提升纪律和规矩意识抓起,从强化民主管理、畅通内部监督做起。”上任后的第一次公司领导层会议,张志华就“刀刃向内”,对公司经营管理一整套制度进行修订完善,特别是在财务支出方面,该公司推出了财务审核报销一问是否合规、二问是否节约、三问是否集体研究的“三过问”管理机制。

  刚开始,张志华有点担忧。因为部分职工原来尝到的一些“甜头”在胡某某的违纪案中“吐”了出来,他们的积极性会不会因此受挫?鉴于此,张志华定下了两条规矩:每月财务收支原原本本公开到发电车间、到发电班组;公司领导层每周至少下车间走访一次,每季度到车间开一次通报会,听取意见建议,解决实际问题。

  “以前公司领导层也会定期下来走走看看,但都是蜻蜓点水,公司的钱怎么花我们一点都不知道,提的意见建议也大都石沉大海。现在不一样了,公司大大小小的事都有一本明白账,许多过去没有解决的事也得到很好的解决。大家心气儿顺了,自然也更有干劲儿了。”该公司职工林海燕满意地说。(本报记者 陈金来 通讯员 熊纪通 方敏)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