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广州人均文化消费全国第一 文创产业增加值排第三

2017年12月23日 16:46   来源:金羊网   

  2017年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进入收尾阶段,记者从22日举行的2017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文化金融发展峰会上了解到,本届文交会累计参观人数近百万人次,成交21亿元。在峰会上发布的《2017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6年广州的人均文化消费是4991元,连续七年在国内城市中排第一。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冀韬在峰会上发布了2017广州文交会成果。12月12日开幕的本届文交会各项活动重大签约有21个,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机构,演出近千台剧目,累计参观人数近百万人次,成交21亿元,协议意向成交约80亿元。

  “作为首届文交会能取得这样的成果,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望。”赵冀韬表示。他介绍说,十多天来,文交会取得了几个具体的突破:

  实现了单一专业性向综合性会展的突破,广州文交会整合六大活动,打造了持续近半个月文化盛宴,搭建了综合性平台。

  实现参展参会规模的突破,演交会吸引了232家机构,1千多台剧目参加,纪录片节有4千多部作品参赛参展,艺博会吸引38个国家和地区,2万件艺术品参展。还举办了广州艺术节,中国儿童电影节,大学生电影节等活动。

  广州艺术节期间,近20万人走进剧院观看演出和参加活动,漫画节直接参会人数约29万。上述活动均创历史之最。

  实现了提质增效的目标。73家丝绸之路国际成员悉数到场,成交和协议成交金额约8亿元。

  诞生了两大投融资平台。在会展期间,广州市9只基金自发组成广州文化产业投融资联盟,募集规模超过500亿元,为广州文交会提供了投融资服务。

  设立了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文化创意企业板,促进中小微企业股权交易和融资。

  取得了三项重要的成果,一是打响了文交会的品牌,发布了文交会的LOGO,对文交会平台进行统一策划,文交会的品牌成为了继广交会,金交会,海交会之后又一重要的广州城市名片。

  在文化金融发展峰会上,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广州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尹涛发布了《2017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真正文化支出仍不多

  《报告》提出,2016年,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48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99%,比同期GDP增速高3.8个百分点;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73%。这说明,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广州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在国内主要城市中,2016年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排名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报告》总结2017年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呈现出几大特点,包括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科技发展良好、文化创意企业实力增强、文化创意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发展后劲充足、文化金融融合能力不断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迅猛等。

  《报告》显示2016年广州的人均文化消费是4991元,连续七年在国内城市中排第一。尹涛介绍,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是包含了真正的文化支出和旅游支出,这个数字很大一部分是旅游支出。随着高铁经济带的形成,高铁文化圈也随之发展,广州成了一个大的地区的核心城市,很多文化设施都优于周围的城市,例如大剧院、博物馆和图书馆等。但是内容创作、文化产品的供给都略显不足,文化产品的质量、多样性和个性化比较弱,文化创意产业潜力巨大。

  文创企业“星星多月亮少”

  《报告》显示,广州的文化创意产业还存在着经营主体实力有待提升、文化原创能力相对不足、文化创意链条有待完善、文化融资渠道亟需拓展和公共服务能力如何加强等问题和挑战。

  目前广州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单位众多、规模偏小,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星星很多,月亮少”。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缺乏像腾讯、华侨城这样的巨型龙头企业。根据《广州市文化及相关文化产业统计概览(2016)》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32082个,但平均每个单位不足11人,尤其是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行业,企业平均从业人数不足10人。

  在尹涛看来,广州作为两千多年的中心城市,传统文化是很重要的战略资源,利用新的技术创造性地改造和创新性地发展广州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发展方向。其次,文化产业推动其他产业的融合,特别是纵向融合,提升质量和品质的融合。广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将在全球城市建设过程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庄彧)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