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加法”化为贫困“减法”

2018年03月06日 11: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生态修复“加法”化为贫困“减法”

  中新社云南文山3月6日电 题:生态修复“加法”化为贫困“减法”

  作者 缪超

  资料图:图为祖孙俩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内玩耍。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狗年春节,江龙村民没歇着,柑橘甜度喜人,全村抓紧时间采摘装车,销往越南。

  江龙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国家级贫困县西畴县。记者日前跟随“云南社科专家文山行”调研组来到这个青山环抱,溪水潺潺,橘果飘香的美丽村庄。

  此前,江龙村曾一度因泥石流、缺水、饥荒贫穷,计划整村搬迁。

  上世纪中叶,西畴县大量砍伐丘陵灌木,斜坡种植,造成喀斯特岩溶地貌本就稀薄的土壤层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加剧。

  泥石流曾数度淹没山上山下本就稀少的耕地,水也留不住,附近几个村子为争水,差点闹起冲突。“村里过着半年粗糠半年粮,未到冬天闹饥荒的苦日子。”江龙村70岁老人刘超仁告诉记者。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曾经一度是许多地方解决温饱,摆脱贫困的方案,不想最终“山穷水尽”。

  西畴县向西600公里,处同一纬度上的普洱市宁洱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同样走过毁林造田的弯路。宁洱县勐先镇原镇长王斌曾告诉记者:“1984年一次突如其来的泥石流,吞噬上千亩即将秋收的良田。”

  洪水过后,勐先镇痛定思痛,决定实施退耕还林和义务植树造林。做20多年生态修复“加法”后,勐先镇重新被森林环抱。

  江龙村自上世纪90年代起,率先在西畴县探索石漠化治理之路,刘超仁带领村民植树造林。

  生态修复后,“绿色”开始回馈江龙村与勐先镇,并成为当地减贫的“帮手”。

  刘超仁说,“退耕还林后,土地和水都留住了,我们引种良种,水稻产量增长5倍,一些田地又种上柑橘。”柑橘给江龙村273人每年带来收入约70万元(人民币,下同),加上养殖、运输、劳务输出,人均年收入可达8600元。

  在勐先镇,如陈启学这样的贫困户,得以在森林下种植石斛、滇重楼等中药材,加上茶叶、无茎豆、养殖等,五口之家去年收入约6万元。

  近20年来,江龙村所在西畴县森林覆盖率从当初的25.5%提高到53.3%,仅有26万人的西畴县,随之减少贫困人口20万。

  今年2月,勐先镇所在宁洱县已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拟退出贫困县序列。更值得高兴的是,如今宁洱县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77.1%。

  调研文山州多个贫困县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原所长康云海向文山州建言,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要巩固提升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