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头党旗红——福建大田县践行党建助推河长治侧记

2018年03月12日 14:51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地处闽中的大田县,位于福建省的几何中心,是泉州、龙岩、三明三市的结合部,也是福建的三江源——闽江、九龙江、晋江三大水系的发源地。大田水系发达,河流纵横,同时县内矿藏丰富,各类企业星罗棋布。然而,早年无序滥采滥挖,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直排河道,导致河流污染极其严重。

  为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大田县铁腕治水,在福建省率先探索河长制,并走在全省前列。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大田县敢为人先,开始探索特色的“党建”治河,将支部建在在河道上,把党旗插在河岸边。

大田县武陵乡大石村共产党员护河先锋岗屋宇。王志豪摄。

  破题:支部建在河道上

  行走在武陵乡大石村的河岸边,但见河水清澈,两岸树木郁郁葱葱,村民三五成群漫步于岸边的光伏长廊。岸边,一座共产党员护河先锋岗的屋宇赫然矗立,平时这里不仅是大石村河流党支部办公议事的地方,还是村民学习党的政策、休憩的好去处。

  如今像大石村这样的河流党支部几乎遍布大田县的每个村落。河流党支部通过学习贯彻廖俊波精神,把支部建在河道上,针对河道出现的任何问题,现场研究难题,能够现场办公解决的坚决现场解决。

  此前,大田县全面落实“一河三长”,由县长担任全县河长,分管水利和环保工作的副县长分别担任均溪河、文江河流域河长,各乡(镇)长担任所在乡(镇)辖区河长,各乡(镇)挂村领导担任所挂包村河长,各行政村村干部担任该村河段长,全县168条干支流设立了269名村级河长和村河段长,实现了河长全覆盖。

  “但受行政区域限制,未能形成统一协调机制,不利于全流域一盘棋合力治水。”大田县组织部部长王怀斌说,为了避免九龙治水、各自为政的尴尬局面,大田县委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理念,着眼于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有效推进河长制工作。2017年3月,大田县创新提出“党建+河长制”的治水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立大田县委河长制工作委员会。

  2017年10月,大田县委为加强党对河长制工作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党在河长制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成立中共大田县委河长制工作委员会,由县委书记担任书记,县长担任第一副书记,县委组织部长担任常务副书记,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副书记,河工委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县河长办。

  河工委主要研究河长制工作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重大项目,讨论决定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加强河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对全县河长制工作实行统一部署、统一调度、统一考评。

  目前,河工委下设均溪河流域、文江河流域2个流域党委、17个河流党支部,共有党员737名。为发挥党组织在河道管理工作中的组织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河工委组织流域党组织开展了“组织联建、工作联动、矛盾联调、问题联解”四联活动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坚持问题导向,打破行政界线,建立形成了以流域为单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统筹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形成党群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大田县梓溪村党建地图。大田县河长办供图。

  治河:特殊的党建地图

  自古以来,城市因水而立,因水而兴,对于与水土相连的农村更是如此。吴山镇梓溪村位于大田县南部与永春县相邻,是坑口水库水源地和闽江水源头保护区,村前一条河流贯穿而过。河长制推行以来,该村通过河道治理发展河岸经济,又通过河岸经济反哺河流治理,描绘了一幅特殊的党建地图。

  在梓溪村的党建地图上,光伏园、无土栽培种植园、姑娘果采摘园、党建文化长廊及共产党员示范岗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河流北岸。而河流南岸的瓜果采摘园、红米种植示范基地,更是“造富”一方村民。

  近年来,梓溪村党支部以“一创二建三培育”为抓手,强化党建引领带动,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工作目标,将党建工作融入精准扶贫工作中,实施基层党建帮扶行动,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创建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将梓溪光伏扶贫产业园打造成党建扶贫基地和村财增收基地,增强村财增收和扶贫对象的造血功能,提升精准扶贫实效。2017年,梓溪村1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这个贫困村成功脱贫摘帽。

  “事实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完全正确的,”大田县委书记熊旭明表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大田借由生态治理,再由生态治理走上一条绿色经济的发展路线,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大田县的GDP从2011年到2017年翻了一番,增幅达8.8%。

  如今,像梓溪村一样因治水而走上致富道路的已经形成示范效应。如武陵乡大石村集“上山观瀑、下地采摘、休闲垂钓、亲子互动、美食体验”为一体的美丽乡村游,已经成为大石村的响亮名片;屏山乡内洋村凭借优越的地理优势和干净的生活环境,依托“大仙峰·茶美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打造特色名宿和观光旅游,实现贫困户家门口就业致富、村财稳定增收。

大田县蓝玉溪。林建伟 摄。

  造福:党员成为生力军

  “蓝宇田园村,水清岸景美。部门奇共管,污染查源头。整治不懈怠,河道保畅通。”在桃源镇的流泗桥上,一块块治河公约的牌匾悬挂在桥两旁。远处,一个农户提着两袋生活垃圾,从河对岸徐徐走向路边的垃圾桶。笔者不禁感动:现在大家的护河意识越来越强了,宁愿走一公里的路,也不随手乱扔垃圾。

  桃源镇党委副书记柯永晋说,通过在河道上开展几次主题党日活动,党员现场带头进行护河、巡河和宣传,大家也慢慢养成好习惯。“发挥好党组织核心作用、党员干部表率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仅让宣传入脑入心,更让爱河护河的倡议蔚然成风。”

  在大田,笔者接触到许许多多这样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

  祖祖辈辈居住在梓溪村的党员曾连芳,亲眼见证了村前的河道由清变浊,又由浊变清的过程。曾连芳对河流的污染痛心疾首,却又束手无策。当得知大田县在推行河长制,村里正在招募河道专管员的信息后,曾连芳便自告奋勇参与其中。得知镇政府正着手打造梓溪产业园时,她又主动将占用到自家农田的土地无偿贡献出来,还积极向处于观望中的村民讲解政策,挨家挨户地“算账”。慢慢地,理解和接受的村民越来越多。

  望着村前清澈的河水,和村民渐渐鼓起的腰包,曾连芳由衷感到自豪,因为这其中有她的一份贡献。目前,党员已经成为大田治水的生力军,大田县的山美水清已经离不开这群“最可爱的人”。(苏婷 王志豪)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