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育林人”陈宏:痴心研究珊瑚梦想“花开”南海

2018年04月28日 13: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1987年10月,22岁的年轻大学毕业生陈宏第一次登上海南岛,就此将脚步停留在三亚。“那时一眼就看到了现在的自己,30年来从没想过做其他的事情。”

  30年后,当年的青年学子已过“知天命”的年纪,但身为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所长的陈宏依然拼在一线,只为重塑海底的斑斓。

  扎根三亚研究空白领域

  美丽多彩的海底珊瑚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它不仅是潜水者眼中的奇异梦幻,更是众多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保持海域稳定的重要基础。作为海洋大省,海南管辖的海洋面积占中国海洋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在近海以及三沙海域,有大片珊瑚礁分布。不过,由于人类破坏和海洋环境的变化等原因,珊瑚礁退化已成为威胁海洋生态的严峻问题。

  采访陈宏要根据他出海时间来确定。此前他刚刚跑了一趟西沙,对那里的珊瑚礁情况作了最新记录,“每年要去四到五次西沙,那里的珊瑚色彩更为丰富,珊瑚的破坏情况也相对小点。”

  陈宏与珊瑚结缘始于1987年,那是海南建省的前一年。“那年大学毕业分配在浙江,我10月份来三亚就喜欢上这里,于是就坚定的留了下来。”陈宏入职在中科院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在开展珍珠贝研究的同时,逐渐从事珊瑚的观察与培育等实验。

  当年的三亚只是一个普通的海边小城,人口少、旅游业也刚刚起步。陈宏说,那时珊瑚繁茂的盛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时候三亚鹿回头半岛都是珊瑚,退潮时候一脚踩下去到处都是。”他回忆,当年的本地人把珊瑚叫做“海石花”,会捡来做建筑材料。不过“后来越来越少,那一带想找到活珊瑚已经非常难了。”

  研究珊瑚,在当时国内是新兴领域,有很多未解之谜,“那时人们连珊瑚为什么死亡都搞不清楚,更别提种珊瑚。”陈宏还记得,当时培育珊瑚在国内是天方夜谭,国外技术也刚刚起步。就在这充满艰辛的路上,陈宏一路艰辛走了过来。

  经历坎坷卅年不忘初心

  “30年来从没想到做其他事情,一辈子把珊瑚研究好就已不易。”

  陈宏于2003年成立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对珊瑚进行系统研究。那时,随着近岸污染、人类的捕捞等不当活动,以及敌海生物和疾病等原因,海南近岸珊瑚礁面积大量减少。

  “要弄清楚珊瑚致病和死亡原因,珊瑚群落各自的演化规律,再逐步掌握规模化珊瑚礁修复保护技术。”陈宏说,每一步实施都是异常艰难。

  为了抢救和修复珊瑚,承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会“三亚珊瑚移植与监测计划”项目,参与国家海洋局“全国珊瑚礁与海草的生态调查”、“三亚珊瑚礁保护区的游泳生物、浮游生物调查”,主持海南省重点及重大科研项目……针对原生地珊瑚大面积白化死亡的现状,系统进行研究珊瑚人工繁育与移植技术。

  研究珊瑚,必须潜水至海底进行科研,为此陈宏有不少危急时刻。

  几年前的一天,陈宏在某海域潜水调查珊瑚礁,在水下12米处,他的潜水服意外漏气,“当时只有三分钟的时间,十分危机。”在紧急时刻,他根据经验及时卸掉铅块,马上升到水面,幸好同伴也反应及时,把他救上接应艇,才避免了一次重大意外的发生。

  在从业的30年中,陈宏不止一次遇到这种时刻。他每一次都及时化解。然后又再一次投入工作。

  陈宏的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是一家非营利性民间机构,主要通过承担科研项目申请的经费支撑。让陈宏欣慰的是,这些年来他明显感觉到政府对珊瑚研究保护事业的大力支持。

  拨云见日海底广种珊瑚

  经过不懈努力,如今陈宏和他的团队已经对珊瑚致病及许多关键性的威胁因子原因有了非常深入了解,近年来连续攻克了应对珊瑚白化、珊瑚规模化培育和生态修复三大重点难题。

  一项关系于海底生态保护的“百万珊瑚计划”正在展开。

  陈宏已经创造了国内繁殖且成活数量最多的珊瑚繁殖与移植的纪录,建立起了中国最大的珊瑚科研与培育基地。与此同时珊瑚科研填补了国际珊瑚研究的多项空白,部分成果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

  目前,北至海南陵水,南到西沙群岛,陈宏已经种下了超过16万株珊瑚,这些新培育的珊瑚长势良好,有些已经成了鱼类、贝类、藻类的生存新家园。

  “30年的艰辛,最难的研究工作我们已经做完,接下来就是如何扩大规模。”陈宏说。

  “我有信心,2020年将海南沿海全部种上人工珊瑚苗,完成百万珊瑚计划。”他说,如今有了政府投入、社会共识、技术支持,珊瑚的重新繁盛指日可待。

  谈及未来,陈宏希望后代依然能看到他初到三亚的所见:“海石花”能够花开南海。(完)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