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陕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跑全国

2018年05月26日 16:19   来源:西部网   

  近年来,陕西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积极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化载体和环境,全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稳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国务院2017年落实推进重大政策督查中,我省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多项指标领跑全国。

  在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孵化器内,一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机器人刚刚完成调试,下个月就将进驻医院,用于患者的下肢康复治疗。研发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企业成立,到这款产品面世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中航创世机器人(西安)有限公司总经理贺琛:“我们是2017年4月成立了公司,入驻孵化器。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完成了这个产品的整个的研发,取得了三十多项专利。同时我们的产业化中心也在西安落地,已经开始进行了建设。”

  贺琛说,作为一家初创期的企业,能够如此高速的发展,孵化器的“孵化”作用也尤为重要。除了场地、资金、政策等支持,孵化器还引入微软技术平台,让他们在一定时期能够免费享受智能云计算服务。

  贺琛:“搭载了这样一个云平台以后,它可以实现远程的操纵,远程的软件升级以及更好的一个售后服务。让我们这样一个机器人的产品,从一个单机的产品,结合了微软的技术以后,实现了一个跨越式的进步。”

  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管委会主任林原:“目前我们的入孵企业一共有994家,其中有103家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技工贸收入是有229亿。载体数量已经有52个,载体的面积达到了92万平米。”

  马晓轩是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上个月,他的企业和西北大学签订了一份价值2亿元的《成果转让意向协议》。

  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晓轩:“签订后有2项技术36项专利,就从西北大学转换到了我们巨子生物。我们已经又着手建设了公司的二期的生产线,使得现有的生产规模扩大将近15倍,也使得我们和西北大学所签约的这些技术,能够真正意义的落地。”

  马晓轩告诉记者,此次能一次性完成36项专利的转让,一方面得益于《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施行,大大提高了科研工作者成果转化的收益;另一方面,得益于我省在产学研深度融合过程中推出的校企“四主体一联合”模式。

  马晓轩:“企业作为投资的主体、管理的主体、市场的主体、需求的主体,他们对市场的需求感知的更加明确。有他们提出需求之后,有我们的老师和科研人员来进行定向的研发。那这样的研发结果在转化的时候就非常的顺畅。”

  伴随着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始释放红利,2017年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达921.55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本地合同数转化率近49%;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到419.56亿元,位居全国第八、西部第一;获国家科技奖36项,居全国第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99%,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

  

(责任编辑:庄彧)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