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2018年07月04日 10:59   来源:贵阳日报   

  原标题: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写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召开之际

  组建全国首个环保法庭、制定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寻求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支撑、优化供给结构以适宜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建设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多年来,贵阳先行先试,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了艰辛探索,绘就了一幅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动人画卷。

  让生态保护成为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红线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永续发展,必然要经历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阵痛,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多年来,贵阳先试先行,出台法制条例、设立专门机构、调整政策措施,让生态保护成为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

  2007年,贵阳市组建全国首个环保法庭、环保审判庭,明确受理国家机关、环保组织乃至志愿者个人作为原告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2013年,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生态保护审判庭、贵阳市人民检察院生态保护检察局、贵阳市公安局生态保护分局集中挂牌,贵阳市在全国率先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司法体系。

  2009年,贵阳市制定了国内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区域限批制度、监督员制度、超时默认制度等内容,首次被写进地方性法规。2013年,《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出炉,进一步筑牢了生态保护的法制屏障。

  坚守环保红线,贵阳态度坚决,敢于说“不”。凡是不符合生态文明导向的项目不能上,凡是不符合环境保护的项目不能上,凡是不符合节能减排的项目不能上;国家明令禁止的淘汰、不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不批,对污染严重的、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排放不达标项目不批,不符合功能区要求、没有总量指标的项目不批,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处于缓冲区和敏感区的项目不批。

  “三个凡是、四个不批”,成为贵阳经济发展必须遵守的原则,从源头上防止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近几年,贵阳市每年婉拒耗能高、污染重、效益低的投资项目涉及金额都在300亿元以上,所有项目需通过专家库评审投票。仅2017年,全市办理的各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手续就达到1064个,涉及总投资金额2235.04亿元。

  保护生态环境,贵阳敢于动真碰硬。2012年11月,全国首例公民个人作为原告的环境公益诉讼案在贵阳审结。清镇市屋面防水胶厂倾倒30吨化工废液至一污水沟,流入公共水域。该水域由志愿者蔡长海负责监管,环保法庭确认他有原告主体资格,判决被告罚金30万元。宣判后,村民受到启发:“再有谁敢制造污染,我们就去反映,不行就告到环保法庭。”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从划定生态红线,到构建生态文明司法体系,再到出台首部地方性生态保护法规,贵阳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铿锵而行。

  大数据让贵阳生态环境保护有了技术支撑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期间,要求贵州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党的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要求贵州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从“守住”到“守好”,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全国人民的殷殷期盼。作为全省的“火车头”“发动机”,贵阳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肩负重任。

  面临着既要“转”又要“赶”的双重压力、双重任务,如何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对立的“魔咒”,贵阳正在践行自己的“良方”:建设生态文明,要在现代化进程中选择更先进的生产方式,通过更科学的制度安排,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坚定不移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成为贵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选择。近几年,大数据在贵阳异军突起,无论是核心业态,还是关联业态、衍生业态,都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都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无论是‘大数据+’,还是‘+大数据’,都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都有利于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贵阳生态保护领域,大数据已得到广泛应用:林业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森林防火数字化在全市铺开,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体系全面推进,建筑工地扬尘实现24小时在线监控,水质实现在线监测……

  乌当区试点采用“网格化布点多元数据融合时空数据分析”模式,对全区域内大气环境、水环境等基础环境质量信息进行全面、连续、有效记录,并与数据库里关于乌当区所有餐厅、工厂、建筑工地、道路交通等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对比,追溯污染源头,形成指令,限时处理,效果显著。

  大数据让贵阳的生态环境保护有了技术支撑,人们终于不再担忧在贵阳搞生态保护只是一句口号。如今,贵阳生态环境的优势凸显,成了投资的“风水宝地”、创新创业的热土,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微软、戴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而贵州轮胎、贵阳海信等地方制造型企业插上了大数据的“翅膀”,实现了节约化、绿色化生产,实现了智能化转型;修文猕猴桃、息烽红岩葡萄等农产品搭上大数据快车,走进市场,乡村的绿色底色因而更加浓郁。

  大数据的加入,让贵阳实现了富与美的双丰收。数据显示,当前,贵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8.66%,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在93%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5.1%。而经济增速连续7年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保持前两位,其中,贵阳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37.96亿元,增长11.3%,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上升了1位。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势必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贵阳发电厂关停、贵阳钢铁厂搬迁……近几年,发生在市民身边的一件件大事,折射出贵阳保护绿水青山的坚定意志和壮士断腕的决心。当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美丽中国建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搭上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快车,贵阳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固执”,迎来了更加光明的前景。

  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贵阳将发展重点偏向绿色产业。以绿色环境、生态文明为出发点,以发展绿色经济为目标,三次产业结构由原来的“二三一”变成了“三二一”。“快转高”的坚持,实现了产业向“现代”转型: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龙头的现代工业、以金融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以都市农业为龙头的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现代制药等特色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74%,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52%,现代农业增加值占一产比重超过33%。

  让“金花银花”开满贵阳山头,是贵阳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重要路径。自2007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后,贵阳先后在乌当百宜、修文谷堡、开阳龙场等地,试种经济林作物,形成了修文的金秋梨和猕猴桃,清镇和息烽的葡萄,乌当下坝的樱桃、百宜的黄金梨和花卉苗木产业,开阳的枇杷和茶产业等“一地一特色”的生态产业格局。今年,贵阳市以高效化、绿色化为重要原则,在全市强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大批高效、绿色的经济作物相继展露新枝绿叶,为贵阳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带来了无限希望。

  如今,走进修文县折溪村,极目望去,处处绿意盎然。当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日益增长,从追求猕猴桃、金秋梨的果实变成了追求优美的生态环境,折溪村的乡村避暑游也逐年红火了起来。每逢夏季,全国各地上千名游客来到村子,一住数月,村民收入因而节节攀升,全村年人均收入早已超过两万元。“人皆苦炎日,我爱夏日长。”村民们不禁感慨:绿水青山真是金山银山!

  当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实现了同向而行、相得益彰,贵阳在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时代征程中,又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记者 李定林)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