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宁夏】治沙路走出“致富经”

2018年09月20日 14:5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我国北方防沙带、丝绸之路生态防护带和黄土高原—川滇修复带的交汇点,在全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六十年来,宁夏不仅在防沙治沙上走出了一条“样板路”,还通过实施“生态立区”,从治沙路走向了致富路。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版图上,毛乌素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一东一西,将宁夏北部平原夹裹在中间。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乌素沙漠一路南侵,一度逼近宁夏境内的黄河河段不到5公里处。为了保护母亲河,1953年宁夏白芨滩林场成立,这个比宁夏回族自治区还要早成立五年的林场,成为了我国最早的沙漠生态治理点之一。

  作为白芨滩林场第三代治沙人,杨玉刚从19岁就开始和沙子做斗争,至今已经23年。

  灵武市白芨滩大泉管理站站长 杨玉刚:我们治沙是先固沙后治沙,就是先用这个草方格把沙子固定住,然后我们在这个麦草方格里面挖一个小坑,每个坑里面就像柠条也好,花苞种子也好,一个里面我们放20到30粒。

  除了用草方格固沙护种的方法,白芨滩人还摸索出雨季播种、灌草结合、春秋植苗造林互补等一套精准治沙经验,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年成活率实现了75%左右。至今在当地还流行着这样一句谚语:“柠条贵如油,一棵苗来八次种”。

  灵武市白芨滩大泉管理站站长 杨玉刚:受咱们这个地方的降雨量的影响,还有咱们这个播种时机的把握,一遍成功都是很少的,一般都是三到四次播种,实在是弄不成就十遍八遍播种。正是有了我们坚持不懈这种信念,我们一代接着一代继续把沙漠治理下去。

  六十多年来,白芨滩人在黄河东岸建成了一条南北长六十一公里,东西宽二十多公里的绿色长城,迫使沙漠从引黄灌区边缘后退二十多公里,创造了人进沙退的生态奇迹。目前,白芨滩林场所辖148万亩沙漠已经完成了全部治理,成为全国精准治沙、科学治沙的样板区。

  央视记者 马力:在我的身后是白芨滩防沙林场中最后一片原始沙漠,林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里将被永久地保留下来,一方面作为沙漠治理的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当地的旅游观光景点。在宁夏,人沙和谐、沙城一体的新型生态发展模式正在形成。

  宁夏枸杞天下闻名,可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沙地上种植枸杞已成为宁夏人从治沙走向致富的好路径。在吴忠市同心县的同德村,枸杞生产车间就开在村头,同德村1409户村民超过一半参与到枸杞种植、采摘、加工,绝大多数人均收入达到20000元。

  吴忠市同心县县委书记 马洪海:我们现在14万亩的枸杞基地,夏天每天的用工量大概在30000到45000人,每个人每天的收入大概在100到150块钱。

  沙土地上种起的枸杞,不仅发挥了防沙治沙的功效,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像同德村这样以发展防沙经济果木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模式目前已经在宁夏全面展开。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