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绘就“大写意” 国际合作精雕“工笔画”

2018年09月25日 13:25   来源:科技日报   房琳琳

  ■聚 焦

  “在中国,创新的速度是美国的三倍,越来越多纯粹的创新是在中国中小企业中发生的。”9月20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如是说,他希望广东在未来40年中,能成为确保研发和创新获得融资保障机制的样本。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第二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广东)国际传播主论坛于9月19—21日在中国广东省珠海市举行。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表示,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此次诚邀超过30个国家的国际组织官员、全球著名专家学者、国际资深媒体高管和“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知名企业代表近千人来到珠海,就是要对外展示广东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崭新形象。

  凝聚国际共识、建立更广泛国际网络

  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俄罗斯联邦金砖委员会执行主任格利高·托拉拉雅发表主题演讲说:“俄罗斯虽不是核心亚洲的一部分,但是其最亲密、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我看来,‘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寻求一种平衡,不仅保护中国的利益,也是保护世界各国的利益。”他希望,广东战略地位的新定位,应该是链接金砖国家协作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沿高地。

  托拉拉雅说,广东省每年向俄罗斯出口产品价值近70亿美元,产品很受俄罗斯民众欢迎。他建议,“‘海上丝绸之路’应延伸到北部‘冰上丝绸之路’,而不仅仅局限在东南亚。”

  这一主张与论坛基调“新时代、新丝路、新形象”不谋而合。首先,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经贸、文化、科技创新正在跨入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的新时代;其次,于国家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而于广东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提出、珠港澳大桥的即将开通,都预示着广东关于珠海的发展正迎来全新的契机。

  未来“一带一路”重在深化国际合作成果

  “我曾经探访韩国的商品流通渠道,发现他们大多数来自中国大陆,准确地说,来自连云港-阿拉木图列路线。这是横贯中国大陆的链接韩国和欧洲的距离最短的物流路线。也因此,韩国人的视线越过黄海,被新时代的丝绸之路所吸引。我认为,‘一带一路’就是这样与韩国联系起来。”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总编辑郑镛桓受邀发表主旨演讲,他这样描述自己对“一带一路”的直观感受。

  一些观察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是建设中国主导的经济圈,而包括沿线国家、人口数量、经济规模、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量在内的增长潜力不容忽视。“对韩国来说,‘一带一路’不仅仅是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而是具备了更深远的经济意义,即建立国际经济走廊,进而将自由贸易扩展到欧亚大陆腹地。”

  深化国际合作成果,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郑镛桓表示,韩国高度关心能够在朝鲜罗津、中国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三角地区构建稳定物流网络的基础设施,实现与朝鲜半岛东海地区的对接。“大概十年后,北极航线更加活跃的时候,海上‘一带一路’扩展到北极航线,韩国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度会更高。”

  他还建议,为了让“一带一路”倡议获得更大的外部动力,中国应该努力建立更多的商业性质合作伙伴关系,并拓展合作领域。他认为,“为了对冲风险,提高综合效益,优质合作伙伴的价值如何强调都不过分,而韩国在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方面,无疑是有较强竞争力的合作者。”

  科技信息交流有助于提升沿线合作伙伴关系

  科技日报社副社长房汉廷受邀发表题为《中国技术资本化的潜力与能力评价》的演讲,他认为,技术经济范式的变化,即标志性的技术进步带来世界经济革命的变化。“中国有可能在新的技术财富创造中,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环境友好技术、全球和谐的增长方式,因为中国拥有了足够多的技术存量,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副总编辑安德烈·布拉戈德列恩科发表演讲认为,科技信息的国际间交流有助于提升国际间科技创新和合作的效率。作为国际新闻媒体,俄罗斯通讯社隶属于今日俄罗斯媒体集团,其信息资源的月访问量超过5000万次。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中国科技新闻领域最大的合作伙伴是《科技日报》,双方每周交流一次科技文章,以及参加互相组织的线下科技交流活动。”安德烈认为:“媒体之间进行科技信息交流非常重要,对科学普及有积极影响,有助于科学界更广泛、更充分地向社会展示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

  对此间由科技日报社发起的国际科技传播联盟,他认为“能够为未来成功且富有成效的多边合作奠定基础。”他表示,这正是精雕细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工笔画”的重要一笔。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