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勇当先行先试排头兵 打造高质量发展升级版

2018年10月10日 14:05   来源:央视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

  天津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网上学校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

  10月9日,中央主要媒体在“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专栏中聚焦天津滨海新区,央视“新闻联播”播发《天津滨海新区: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区》,央广“新闻和报纸摘要”播发《勇当先行先试排头兵 天津滨海新区走出一条滨海崛起之路》,光明日报在头版刊发《滨海新区:盐碱荒滩到改革前沿》,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从“盐碱地”到“现代智慧新城”的嬗变──天津滨海新区以先行先试推动深化改革》,新华每日电讯刊发《天津滨海新区:主动服务换来颇高人气》,集中报道滨海新区把深化改革作为增强发展活力的必由之路,探索新常态下新旧动能转换的“新路径”,勇当先行先试排头兵,抢抓京津冀协同机遇,打造高质量发展升级版。

  40年前,滨海新区还是一片盐碱荒滩,如今,大飞机、大火箭、大造船、大机车等一批高端装备从这里源源不断运往国家战略要地和世界各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

  2014年,滨海新区依法设立了全国第一家行政审批局,将109枚公章精简为1个,破解了权力“碎片化”和“公章围城”等顽疾,取得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中介绍,滨海新区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思维,打造智慧审批,构建了一站式“线上+线下”和“实体+虚拟”的为民服务体系,审批做的减法,服务上的加法,背后是制度创新带来的倍增效益。

  “新兴的产业的比重截至去年年底,提高到27.1%,表明我们的结构在持续优化。”

  滨海新区发改委副主任唐中赋在接受央广记者采访时说,滨海新区已经形成了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坐落于开发区的诺思微系统公司的蓬勃发展正是新区结构优化的一个缩影:最近正在对自主研发的一款仅有1平方毫米大小的射频滤波芯片进行试生产及调试,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手机、通信产品等高端设备上。

  1/3盐碱荒滩,1/3废弃盐田,1/3污染水面。这样的环境,怎样发展?2008年,中新天津生态城正式开工。10年后,荒地已是满眼新绿。光明日报在文章中指出:埋首耕耘,荒滩上诞生了世界第一套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绿色建筑100%,绿色出行90%,市政管网普及率10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小于20%,实施水生态修复和土壤改良……22项控制性指标和4项引导性指标,既有前瞻性,也有可操作性。

  截至2017年底,新区拥有独立建制研发机构合计达30家,拥有市级以上研发中心总量达464家,其中重点实验室达111家,工程中心达112家,企业技术中心达241家。经济日报在文章中指出:滨海新区已成为国内对外开放区域形态最为齐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地区,呈现出动能转换持续加快的态势,大项目好项目梯次推进,密集投产,科技型企业迅速聚集,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34家。以现代制造业为代表,滨海新区经过多年努力,实现了高端产业聚集发展的良性循环。

  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4年多来,滨海新区累计引进疏解项目3100余个,协议投资额逾3900亿元。与河北合作的滨唐、滨沧协同发展合作示范产业园相继揭牌。不但形成了分工合理、合作有序、产业联动的发展格局,而且发展质量迈上新台阶。新华每日电讯在报道中指出:滨海新区抢抓历史性发展机遇,认真落实体现新作为,不仅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成为三地协同创新新地标,而且在“请进来”“走出去”之间,滨海新区敞开胸怀,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结下累累硕果。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