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港澳青年在甘肃感受文化遗产魅力 携手创意守护敦煌

2019年04月16日 14: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4月16日电 (单美玲)由兰州大学、兰州文化行者交流中心等单位联合申报的“港澳与内地青年敦煌之友文化交流与志愿服务行动”近日获批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立项,是甘肃唯一入选的项目。

  文化和旅游部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项目旨在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社会力量参与开展对港澳务实有效的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重点支持加强港澳青少年文化培育、促进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机构间深度合作以及深入港澳基层的文化和旅游交流等三个方向。

  2019年,经评审和公示,共有来自北京、山西、上海、江苏、江西、广东、重庆、甘肃等省(市)、港澳特区以及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单位、全国性人民团体申报的26个项目入选。

  此次获批立项的“青年敦煌之友”项目由甘肃省文化厅指导,兰州大学、兰州文化行者交流中心携手澳门文物大使协会、澳门文遗创研协会等单位共同策划,将组织和支持80名内地与港澳青少年走进以敦煌市为代表的丝绸之路重镇,在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马蹄寺石窟等景区开展面向游客的导览及互动教育服务和为中小学生开设的“世界遗产趣味小课堂”,还将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以景区游客承载力、可持续旅游、社区参与等主题进行调研并献言建策。

  “以敦煌为中心的人文风景资源及其历史背景和旅游服务功能,是游客和青少年学习普及人文、科学知识的重要阵地,更可作为青少年成长教育与文化传习的共同教育素材。”项目负责人李雷雷希望港澳与甘肃青少年通过“青年敦煌之友”在亲身体验和实践教学中深入感受文化遗产的乐趣与魅力,同时在增进港澳与内地青少年对话交流、深化理解和文化认同方面也发挥积极作用。

  据了解,“青年敦煌之友”项目于2015年启动,已累计支持来自兰州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和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近百名志愿者走进敦煌,为超过六万名游客提供世界遗产辅览和互动教育体验志愿服务,与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景区周边4个学校合作开展青少年文化遗产教育课程、口述历史记录等活动11项,

  李雷雷表示,除延续往年基于世界遗产景区及周边社区和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外,“青年敦煌之友”项目今年还将设立“青年敦煌文化创意设计工作坊”,支持港澳与甘肃青年志愿者以敦煌为主题进行小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并通过不定期展览和“校园敦煌周”义卖向敦煌研究院捐赠。“我们希望两地年轻人在体验和志愿服务敦煌文化之余,也能透过他们的专业和创意为守护敦煌贡献可持续的力量。”(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