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一把手回应社区管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 社区填报表格从近百项减至3到5项
6月17日晚,针对社区管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 提案办理面对面”时表示,本市将结合深化“吹哨报到”改革,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办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城市协管员”下沉基层
有政协委员提出,在日常调研中发现社区村镇很多事情社区看得见但管不了,相关职能部门管得了但是看不见。
针对这个问题,李万钧表示,本市在对基层综合执法改革上主要进行几方面工作:一是赋权,通过地方立法,明确街道的执法主体地位;二是下沉,将如城管、消防、市场监管等行政执法权限向街乡下沉,由市政府统一制定清单;三是综合,在街乡城管执法队的基础上,整合相关站所执法资源和力量,组建综合执法队。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实行派出体制的执法机构,纳入街乡统一指挥调度。区相关部门执法力量随职权下放同步划转。
同时,本市也正在推进协管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目前,全市涉及到整合下沉的协管员队伍共有38类36.3万人,分散在20多个职能部门。下一步,要推动协管工作力量下沉、权限下放到街乡,市一级原则上不再保留协管员,全部下放到街道、社区。第一批下沉的主要是执法领域协管员,以后统称“城市协管员”。
建立社区事项准入制度
有政协委员担心,社区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多为居民服务,在今后赋予权力了,负担是不是还会进一步增加?
李万钧明确表示,社区减负方面,首先要实行“清单化”,确定社区该干什么,列出职责清单,包括履职和协助政府事项,不在其中的社区有权拒绝。
同时,精简社区填报表格(系统)。过去社区需要填报的表格数量大约在80-100项之间,目前,本市社区已从16个市级部门44项精简为7个部门7项,各区(含街道)表格精简到3-5项。最后是把职能部门要求社区开具的证明事项由100多种减少到4种,下一步还要清理水、电、气,银行、社会组织、旅行社等其他组织要求开具的证明。同时,本市还取消对社区的各种评比表彰,除党委、居委会、服务站牌子外,不再悬挂各类牌子。
从民政部门了解到,为社区减负,全市还将建立统一的社区综合信息平台,作为社区日常工作信息平台,实现全市社区应用系统“一门入”,社区基础信息数据“一池蓄”“多方用”,各部门不再单独向社区开通信息系统。
同时,建立社区事项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减轻社区负担。未经准入的工作事项,社区一律不承接,并建立监督举报机制。
物业经理6月底前全到社区报到
物业管理不到位,小区环境脏乱差。对这个问题,李万钧表示,为使物业企业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最近民政部门与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制定了两个文件,一个是物业项目经理必须于6月底前到所在社区报到,参与社区议事、接受社区监督;另一个是开展居住小区物业服务项目履约考评,让街道组织或聘请第三方机构,对物业企业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作为企业信用信息的重要依据。
同时,将通过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的举措,加强党对物业企业和业主委员会的领导,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方式,让物业企业和业主委员会都要成立党组织、有党员。让党的政策、主张能在这些组织中有效贯彻落实。
目前,市人大、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同时《街道办事处条例》也就加强街道和社区对物业管理的监督和指导做出规定。对无物业的老旧小区,通过“先服务、后收费”等方式,逐步引导居民接受有偿的物业服务管理。(金可)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