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频共振,合力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 ——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④

2019年10月30日 15:12   来源:安徽日报   

    10月22日至24日,安徽省党政代表团以“全面学习对接沪苏浙,携手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主题,赴沪苏浙开展学习考察和高质量对接合作。聚焦国家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事项,签署了15项会谈纪要和合作协议。同时,带动了市县、开发区、企业与沪苏浙加快合作,据不完全统计,达成了118个合作事项,其中产业类5亿元以上合作项目79个,总投资接近1200亿元。 
  长三角地区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四个板块,是国内公认的最具经济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沪苏皖浙一市三省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中央赋予的战略使命,认真落实国家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合力将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创新共建”提能力,共同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推动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支持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城同创”推动产业和技术创新 
  9月26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通航产业联盟在芜湖成立,共同谋划落实中央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持续推进长三角区域通航产业高质量发展和G60科创走廊建设。 
  该联盟的成立,旨在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会员上海松江区、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9城市通航产业合作,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机制、新模式,开展技术合作、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施技术转移、联合培养人才等形式,整合及协调产业资源,提升G60城市群联盟内通用航空企业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维修、运营及服务水平,促进G60城市群通用航空产业链快速健康发展,提升我国通航制造和运营整体水平。联盟成立仪式上,还就9城市通航机场开展战略合作、通航产业投资项目进行了签约。 
  科技顶天,市场立地。近年来,安徽积极强化创新驱动,下好创新“先手棋”,努力实现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助力科技创新一体发展。谋划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协同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举办安徽创新馆开馆暨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市场,合力举办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创新成果展。共同签署《长三角科创板企业金融服务一体化合作协议》,建立区域科创企业上市协调机制和长三角科创板后备企业资源库,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区域内科创企业对接科创板。 
  “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创新共建提能力,共同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徽与沪苏浙携手推动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加强苏南、杭州、宁波温州、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作互动,支持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城同创”推动产业和技术创新。联合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加快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文献、科技数据等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与开放共享。签约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马鞍山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等科技创新项目。 
  “协调共进”抓产业,放大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效应   
  ——成立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联盟,推动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省际毗邻区域合作 
  10月15日,在芜湖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南京与马鞍山正式签订《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着力把江宁—博望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造成为长三角省际产城融合同城化发展先行示范区、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示范区,力争到2022年,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区域一体化发展必须以产业深度融合、产业链协同发展为根基。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坚持融合协同,加快产业合作载体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长三角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市三省共同签署《长江三角洲区域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互认合作协议》,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加快发展。 G60科创走廊机器人产业联盟、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联盟、新能源产业联盟分别在芜湖、合肥、宣城成立,推动建设一体化产业平台。成立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联盟,首批成员覆盖一市三省45家开发区、重点企业和开发区协会。多层次跨省(市)共建产业园区长足发展,《苏皖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同意。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示范经验在省内复制,苏州、滁州签署《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放大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效应。 
  “G60科创走廊园区联盟共建正在积极推进中,把9个城市42家国家级开发区和一批省级开发区聚合起来,打通园区之间的合作转移通道,共同吸引产业投资项目,把一体化的产业合作平台做得更实。 ”G60科创走廊联席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陆峰说。 
  安徽认真学习沪苏浙高标准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创新举措,推动“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高科技、新领域、基础设施和平台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国首片自主研发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在蚌埠下线,总投资达2200亿元的长鑫集成电路制造基地项目落户合肥,前三季度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1.7%。 
  “长三角一市三省协调共进抓产业,加强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推动黄山等城市深度融入杭州都市圈,签署了杭州市与合肥市、上海徐汇区与阜阳市战略合作协议。”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加强产业转移与承接合作,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继续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重点推动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省际毗邻区域合作,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进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安徽与沪苏浙共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和联盟。协力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制造业大会、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中国(合肥)家用电器博览会等重大展会,打造长三角高水平创新产业活动品牌。 
  “开放共赢”促联通,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合肥、芜湖、宣城等G60城市率先实现30个事项“一网通办”,沪苏浙皖所有地级市均被纳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 
  10月11日,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住房公积金跨地区信息协查系统启用。该系统启用为缩短长三角区域住房公积金异地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等业务办理时间做出了有益尝试。今后,住房公积金跨地区信息协查发起、反馈记录均可追溯,信息协查时长由原来信函或邮件方式的至少一周缩短为2个工作日。此外,目前已纳入专窗的不动产产权信息、房屋交易合同信息、名下有房无房信息、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和贷款等信息协查内容均可直接查看。 
  一市三省坚持适度超前、协同推进,着眼于加快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网络、扩大能力、提高水平,不断提升安徽区位优势和综合枢纽作用,服务和支撑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一市三省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合肥、芜湖、宣城等G60城市率先实现30个事项“一网通办”,积极创建长三角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推进环境保护、食品药品、产品质量、旅游等重点领域联合奖惩机制建设。 
  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的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在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建设运营了19个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项目,实现了长三角地区公路物流网络的互联互通,并逐步连接长三角地区的货运铁路、港口。在安徽地区已经落地的公路港有3个,包括淮北公路港、六安公路港、合肥公路港,共计服务企业600家。 “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是市场、要素和产业的一体化,背后需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等关键要素的高效流通。”传化智联高级副总裁周升学认为。 
  10月15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九次会议在安徽芜湖召开,41个地级市的领导拍下了一张新的“全家福”,其中包括安徽黄山、蚌埠、六安、淮北、宿州、亳州、阜阳等7个“新面孔”。这意味着,沪苏浙皖一市三省所有地级市全部被纳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 
  在上海龙头带动下,携手苏浙,安徽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国家规划纲要及安徽行动计划明确的重大任务落实,统筹推进高质量“一圈五区”建设,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贡献安徽力量。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