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描绘壮美蓝图

2019年12月31日 14:47   来源:北京日报   

  在行政区划上,东、西城是相邻的两个不同城区;作为功能区,他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首都功能核心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中“一核”即首都功能核心区。由于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类似,将两个城区作为一个功能区统一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将更好地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促进功能优化提升。

  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如何保障安全、优良的政务环境?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如何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聚力民生“七有”“五性”,如何创建一流的人居环境?这些问题,在30日公示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中找到了答案。

  彰显首都风范 划定三类特色风貌分区

  市规划展览馆首层展厅,“创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首善之区”公示展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昨天起,《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草案)(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向社会公示,听取意见建议。东、西城区的发展蓝图逐渐清晰。

  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人居环境一流,短短18个字,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下的发展目标。以总规为蓝图,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分解出一个个细化落实的“小目标”。

  《规划》提出,强化“两轴、一城、一环”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中“两轴”为中轴线及长安街,中轴线以文化功能为主,长安街以国家行政、文化、国际交往功能为主;“一城”为北京老城;“一环”指沿二环路的文化景观环线。

  为了塑造平缓开阔、壮美有序、古今交融、庄重大气的总体城市形象,首都功能核心区将加强空间秩序管控与特色风貌塑造。划定古都风貌保护区、古都风貌协调区和现代风貌控制区三类分区,对建筑风貌与公共空间进行差异化管控与引导,彰显首都风范、展现古都风韵。

  首都功能核心区还将实施最严格的建筑高度管控,凸显老城整体空间形态特征、展现舒朗壮美的空间秩序。加强街巷环境治理,形成具有不同时代特征和功能特点的特色风貌街巷。

  在用地结构上,《规划》提出,适度提高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比重,提高居住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规划区域总面积的比重将由现状11.1%提高到12.2%,公共空间面积占比将由现状34.4%提高到38.9%。

  建设纲维有序、运行高效的国家中枢,古今辉映、礼乐交融的千年古都,舒朗庄重、蓝绿环抱的文化名城,功能融合、内外联动的宜居城区,和谐宁静、雅韵东方的人居画卷……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将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北京篇章作出示范。

  老城整体保护 推动恢复历史水系格局

  登临景山,极目远眺,故宫建筑群沿着中轴线平面铺展,恢弘灿烂;漫步胡同,院落闲坐,老城是亲切、自然的生活空间。北京老城,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也是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全国文化中心最重要的载体与根基。

  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规划建设紧密围绕老城核心价值的保护与传承。因此,《规划》将老城空间格局的核心构成,即两轴、四重城廓、棋盘路网、六海八水、九坛八庙作为整体进行保护。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将推动历史水系恢复与滨水空间建设,营造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华的水系格局。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世界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地区、历史建筑等九类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基础上,《规划》突出老城文化遗产特色,将地下文物埋藏区、历史街巷、传统胡同、传统地名、历史名园、革命史迹等纳入保护对象,更加完整地诠释老城核心价值。

  看得见历史、留得住乡愁。此前,湖广会馆已作为中国戏曲博物馆开放使用,万松老人塔成为向公众开放的高品质阅读空间,文物、历史建筑静静地讲述着北京故事。此次《规划》提出,首都功能核心区将加强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系统整合,为公众提供历史寻踪、文化探访的特色体验,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规划》以西单北大街一线、平安大街、东单北大街一线、两广路四条规划林荫道为核心骨架,串联老城内重要的公共空间、历史节点和城市地标,形成集中展示老城文化、贴近百姓生活的文化空间。

  老城之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可传情。《规划》依托胡同街巷,分区域建设主题鲜明的10条精品探访线路,引导散布各处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串接与生动展示。优化文化探访路的空间营造与步行体验,吸引公众探寻历史,并带动更多文物开放展示、文化设施共享,进一步增强文化活力与魅力。

  提升宜居水平 规划内容落到183个街区

  如何实现建成区公共服务、公共环境和基础设施品质提升?如何让“老街坊”过上现代生活?《规划》就改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居住水平、交通出行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布局。

  依托东城区17个街道和西城区15个街道,《规划》进一步划分183个街区,每个街区面积大约0.4至1平方公里,在街区范围内进行更加精细的资源配置。

  结合社区—街区—街道三级公共服务生活圈,《规划》提出,补充完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居民特别是“一老一小”就近使用需求。

  具体来看,在共建、共享的理念下,《规划》提出,加大设施建设、管理和使用的统筹力度,鼓励混合设置,促进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分时共享。通过建立公共服务设施内外联动、合作示范机制,鼓励优质教育资源、机构养老设施、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外布局,提升优质资源均衡化水平。

  东、西城区内,有大量的平房区和老旧小区。针对平房区,《规划》提出,完善平房院落储藏、厨房、卫浴、采光、晾晒、停车、绿化等功能,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加强平房区公房产权管理,逐步推动申请式退租,改善居住条件。建立可持续的维护更新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护更新,引导居民和谐共处,让老街坊过上现代生活。

  对于老旧小区,《规划》提出推进老旧小区申请制、订单制改造,逐步完善老旧小区人居环境整治菜单。重点补足提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加强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征集群众意见,保障综合整治工作顺利实施,实现居住环境的有机更新。

  健步悦骑,既是践行绿色出行,也能更好地感受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魅力。《规划》提出,加大行人、自行车路权保障,提升步行与骑行体验。同时,依托蓝网绿道拓展健步悦骑空间,结合历史文化街区、重点功能区划定步行区、机动车无车区、步行和自行车优先区等区域,形成活力交往、安宁居住、文化传承的特色环境。

  在停车治理调控中,《规划》提出,近期加强停车治理、挖掘停车潜力、适度供给停车设施,实现停车入位、合理收费。远期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引导绿色出行,降低小客车出行依赖性。

  专家解读

  ●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我认为这次规划最大的亮点是政治站位非常高,全面体现了党中央对北京规划的要求,尤其是与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最新文件精神是相符合的。

  ●邱跃(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总体的规划思路,一般叫“四定”。第一,定位,战略定位;第二,定向,发展方向;第三,定量,严格控制建设总量;第四,定型,明确空间形态、环境生态。我认为这次规划还有第五定,定相,就是我们首都是一个什么模样,即塑造平缓开阔、壮美有序、古今交融、庄重大气的总体城市形象。

  ●石晓冬(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这次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它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赋予这个区域的三大任务有机地统筹在一起了。这三大任务就是打造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和人居环境一流的地区。三大任务在空间上结合在一起,让它们的功能都充分发挥,相互支撑、相得益彰,这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

  新闻链接

  东西城32个街道首设“微展厅”

  本报讯(记者 陈雪柠)《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草案)启动现场公示后,除了北京市规划展览馆的“主展厅”,东城区17个街道和西城区15个街道分别设置的32个“微展厅”昨天也正式开门迎客。

  在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门街道“微展厅”已布置一新。朝阳门街道规划团队的设计人员——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赵蕊正为参观群众讲解街区层面控规基本情况。在这里,40%以上是居住用地,平房院落占2/3,70%以上居住小区建于1990年以前,是典型的以居住功能为主体的街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展板内容包含每个街区公共服务、交通市政与城市安全设施配置,街区保护更新及民生改善等内容,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例如,《规划》提出营造东二环沿线绿带、灯市口地铁站周边等公共空间;以史家胡同、大方家胡同为主线建设文化探访路等。

  西城区月坛街道的“微展厅”设在街道市民服务中心一层。现场不仅有丰富的展板内容,还提供了通俗易懂的折页供观众取阅。“月坛街道的中央国家机关分布比较集中,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地区。”责任规划师惠晓曦介绍,月坛街道划分出三里河街区、南礼士路街区等7个街区单元,每个街区单元包括1至7个社区,以科学合理配置空间资源。

  相对于主展厅而言,“微展厅”在展览面积方面更加小而灵活,在展示内容方面针对性更强,针对不同街道特点和群众关切,提供了规划草案展示的便民窗口。感兴趣的社区居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可前往参观,并提出意见建议。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