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缩减航班、大幅裁员…香港航空公司各想招数渡难关

2020年02月25日 17:13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赵觉珵 程东】已经持续一个多月的新冠疫情让原本就受“修例风波”影响的香港旅游业及航空业雪上加霜。为应对眼下挑战,改善财政状况,香港航空、国泰航空、港龙航空等航空公司均采取削减航线、推出无薪休假等措施。其中,香港航空更是宣布将大幅裁员近400人。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香港航空发言人早前表示,受持续的航班和机队调整影响,对机组和后勤员工的需求显著减少。港航称,将裁减约400名驻香港及海外的机组和后勤员工,已于19日通知受影响的机组员工。受影响的机舱服务员最后受雇日期为3月18日。据新加坡《南华早报》报道,裁员人数大约相当于香港航空公司员工总数的10%。

  此外,香港航空还表示,为降低机组人员及乘客接触到新冠病毒的风险及加强预防措施,除限制机舱活动,将临时调整机上服务,不会提供毛毯和枕头,也不会提供杂志及报纸,机上餐膳服务只剩下水,其中会为商务舱乘客提供瓶装水,经济舱乘客则有盒装水。

  香港航空去年12月就传出财务困难的消息,香港政府当时曾发表声明,认为香港航空的财政问题“迅速恶化”,要求对方解释能否在限期前取得足够资金维持公司正常运作,否则可能会撤销其营运牌照。去年12月7日,香港空运牌照局决定暂时不对港航作进一步行动,香港航空牌照撤销危机暂时解除。

  香港其他航空公司,如国泰航空及旗下的港龙航空业务也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近日,国泰航空公布国泰港龙于1月合并结算的客货运量,月内共运载301万人次,按年跌3.8%,乘客运载率下跌1.3个百分点至84.7%。《香港经济日报》称,虽然2020年刚刚开始,国泰航空顾客及商务总裁林绍波已提前预告称,2020上半年的财务表现预计将极具挑战性,业绩将较去年同期大为逊色。

  林绍波表示,今年农历新年假期是历年来最具挑战的。由于新冠肺炎在内地的疫情于春节假期后段愈加严峻,旅游需求大幅下滑。随着全球更多地区对内地旅客实施入境限制,部分措施也包括香港旅客,很多乘客陆续取消机票预订。林绍波称,国泰港龙采取了一系列短期措施做出应对,主要包括大幅削减全球网络的航班运力。2月及3月期间已削减约四成网络客运运力,比早前所公告的削减更多,会继续监察市场及配合需求,4月也有可能削减运力。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20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成千上万航班被取消,亚太地区航空公司全球旅客需求将由原本预期的增长4.8%,转为下跌13%,为2009年以来首次下降,预计亚太区航空公司将损失278亿美元的收入。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香港蔓延,接载“钻石公主”号邮轮上190多名港人的工作告一段落后,这些人的健康状况备受关注。保安局副局长区志光透露,在日本承认未经病毒检测就下船的23人中,并不包括港人。据香港《东方日报》24日报道,返港人士入住火炭骏洋邨检疫中心隔离14天,首批入住检疫中心仅4人,已出现首名确诊病例。23日晚,又有4名“钻石公主”号邮轮的返港人士初步确诊。卫生防护中心24日公布,香港新增5宗新型冠状病毒确诊个案,累计个案增加到79宗,其中两名患者是“钻石公主”号返港检疫的乘客。

  为加强防疫,118个“港版火神山”隔离单位在鲤鱼门公园度假村火速落成。香港头条日报网24日称,每个单位面积约15平方米,设有独立洗手间。该工程由中国建筑承建,食物及卫生局早前向立法会提交文件,称将以组合屋形式增建共450个检疫单位。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