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这5个多月……

2020年04月10日 09:38   来源:新民晚报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运作至今已经5个多月。冬去春来的5个多月,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示范区的发展并没有停止,而是在“加码”。

  昨天下午,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上,示范区过去的5个多月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摆在了沪苏浙三地参会的理事会单位成员面前。5个多月来,将推动一体化制度创新作为首要职责的示范区,在42项重点工作33个重点项目的有序推进中,交出了首批制度创新的成果。

  历史性突破

  “水乡江南”要有新探索

  顶层设计、统筹协调、资源配置是示范区的工作重心,顶层设计更是重中之重。过去的5个多月,示范区“1+1+6”的规划体系正在加紧编制。第一个“1”,是指“2413”范围的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作为首批制度创新的成果之一,昨天下午,一体化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2019-2035年)草案提交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

  对于这份国土空间规划草案,上海市发改委主任、示范区执委会主任马春雷用“历史性突破”五个字来形容。“我们这次审议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全国范围第一份跨省级区域、有法定效力的空间规划,第一次实现了全国范围内,跨不同省级行政区、一张蓝图管全域的目标。”

  同时,第二个“1”,“660”范围的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规划,目前正在同步启动、同步推进研究,即将转入正式编制阶段。生态环境、水利、产业、综合交通、文旅等6个专项规划也正在抓紧编制之中。

  图说:西塘古镇景色。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

  而在理事会特邀成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看来,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举行是示范区发展的新起点,之前5个多月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很好的起步基础。尤其是首创的设计规划,对于推进一体化建设和今后的复制、推广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就连会议举行的时间,也非常有意义。“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大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区域中如何协同创新发展的共识,会比之前更强烈。”

  站在新起点要怎么起步?王战说,浙江安吉的青山绿水是很好的榜样,而示范区的发展要求会更高。“要在生态和绿色方面做出不同的探索,安吉是‘山区江南’,这里是‘水乡江南’,就应该有一些新的探索,所以在水治理方面要有很大的探索。”

  政策干货“含金量”高

  “金融16条”已有落地尝试

  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着眼于“有干货”,突出“含金量”,聚焦示范区建设资金、土地、行政审批改革等,形成了22条政策措施。

  在示范区金融创新方面,近期,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执委会会同央行上海总部及两省一市银保监、证监、金融管理等12个部门出台了金融支持16条政策措施。不过一周的时间,满满干货、可操作性强的政策举措已经有了不少落地尝试。

  推进同城化金融服务、试点跨区域联合授信、提升移动支付水平……政策发布5天后,浦发银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管理总部成立,将对“示范区金融16条”逐一落实;不久前,中国银行推出长三角示范区对公开户一站式金融服务,通过移动智能柜台上门服务,免去客户异地奔波,实现“客户在哪里,柜台就开在哪里”的全新服务模式。  

  重点项目密集施工

  制度创新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连通青浦、吴江的东航路对接康力大道项目正在火热施工,计划今年9月30日同时“撞线”;华为研发中心项目一期占地1420亩,预计6月底前开工1到2个组团;生态廊道规划造林,湖荡整治加大力推进,示范区的生态绿色底色更亮了……进入“密集施工期”的示范区,聚焦生态环保、互联互通、创新发展和公共服务等4类33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而这个“项目库”还在不断滚动完善中。

  图说:青浦区青松生态走廊航拍。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探索跨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是示范区的核心使命。过去的5个多月,示范区聚焦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项目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和公共信用等8个方面率先开展一体化制度创新。目前都在抓紧制定相关具体方案,将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对于生态保护,两省一市生态环保部门共同研究建立示范区生态环境“三统一”制度,在标准统一方面已经形成了示范区现有污染排放标准库,监测统一正与智慧环保信息平台建设同步推进,执法统一已编制完成区域环境执法自由裁量权管理办法。对于项目管理,两省一市发改委共同研究形成了示范区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坚持最大限度缩小核准范围,坚持最大限度下放核准权限,除规定由国家核准的事项外,省界跨区域项目由示范区执委会负责核准;除国家明确要求保留在省级,不得下放的核准事项外,非跨界项目能放尽放,核准权限全部下沉至青浦、吴江、嘉善,释放投资改革的政策红利。对于土地管理,示范区执委会已牵头研究形成示范区存量土地盘活初步方案,将为示范区建设拓展新的空间。对于要素流动,两省一市经信部门共同研究形成了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先行启动区产业准入标准,通过政策导向推动示范区产业绿色创新发展。

  “今年在推出的42项重点工作中,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的成果。这次理事会审议通过了第一批制度创新成果,我们今年还会推出不少于30项制度创新成果,希望能够在示范区走出一条在跨区域发展过程中共建、共商、共享、共赢的发展新路。”马春雷说。

  新民晚报记者 毛丽君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