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代表委员话协同|协同治污染 共建美生态

2020年05月28日 08:35   来源:河北新闻网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建议——

  建立三地一体的企业公民环境信用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通过三地共同努力,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举世公认的成效。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常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谷树忠建议,进一步健全京津冀联建联防联控机制,着重建立企业和公民环境信用体系,设立黑名单、白名单,使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贡献的企业和公民在三地都能处处受益,使生态环境破坏者在三地寸步难行。

  谷树忠委员说,京津冀山水相连、文化相通、血缘相近,协同发展具有天然的自然基础和人文基础。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先后实施,京津冀生态环保联防联控不断深化,尤其是在大气治理上取得显著成效,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但也应看到,环境治理的任务依旧艰巨,生态领域的协同相对滞后。”谷树忠委员分析,这一方面是因为“先天不足”,三省市同处华北地区和海河流域,存在缺水、污染不易扩散等客观因素;另一方面,三地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所处阶段不同,对协同发展的认识、需求和能力也不尽相同,导致三地在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

  谷树忠委员建议,在落实好已经出台的各项举措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京津冀联建联防联控机制。一要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在“谁受益谁付费”的前提下,使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的主体受益,使为生态环境保护付出代价的地区得到相应的补偿,进一步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二要建立三地一体的企业和公民环境信用体系,设立黑、白名单,进入白名单的可在三地享受投资、就业、居住等方面的福利,进入黑名单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企业、个人在三地都受到限制。三要发起成立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基金,三地共同出资,鼓励污染企业转型发展。四要完善能力共建机制。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建设体现在人、财、物、技等各方面,能力强的地区应该帮助能力弱的地区补齐短板。(北京日报记者 武红利)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北曼甸分场场长张利民建议——

  高质量造林筑牢京津生态屏障

  初夏时节,美丽的塞罕坝迎来造林的黄金时节。在来参加全国两会之前,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北曼甸分场场长张利民就已经做好了苗木、场地、机具等各项准备,今年仅北曼甸分场就要完成工程造林2700亩。

  从事林业工作20多年的张利民代表,最关心的还是生态建设。他建议,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既要“扩面积”,更要注重“提质量”,必须在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基础上,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构建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塞罕坝已经形成了森林、草原、湿地、湖泊等兼具的多样性综合生态系统,忠实履行着“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蓄水源”的神圣使命。如今,塞罕坝112万亩林海已经和承德、张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连成一体,筑起一道绿色长城,成为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风沙屏障、水源卫士。

  “以往塞罕坝造林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我们就要更多地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张利民代表提出,随着造林数量的饱和,必须要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实现森林资源综合效能的提高。

  他建议,加强种苗生产基地建设和管理,加快良种基地树种结构调整,鼓励使用乡土树种和林木良种优质苗木营造混交林,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森林生产力,增强森林生态功能。

  同时,强化科学经营理念,从森林培育的全过程综合施策,坚持新造与抚育结合,集中连片,规模治理。针对退化的低效林,采取补植补造、促进天然更新等抚育措施,加强退化林修复,实现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推进国土绿化可持续发展。

  张利民代表认为,应推行林长制和生态护林员责任制,开展管护职业教育,提高管护人员技能。探索建立森林质量评价体系,将森林质量提升列入到各级政府目标考核的林业约束性考核内容,并纳入绿色GDP考核的内容,调动地方政府和营林者的营林积极性。

  “塞罕坝百万亩林海来之不易。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这颗绿色明珠,筑牢京津生态屏障。”张利民代表表示。(河北日报记者 贾 楠)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周潮洪建议——

  携手治理水生态 加强保护湿地群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周潮洪多年来一直关注着水环境治理与保护。今年全国两会,她带来了两个建议,希望京津冀三地在携手进行水生态治理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湿地群以及引滦水源地水质保护。

  “湿地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净化环境、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京津冀平原地区,特别是沿海区域有着大量的天然湿地,对于维护京津冀碳循环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意义重大。”周潮洪代表说,近年来,天津市制定了湿地自然保护区“4+1”规划,对875平方公里的天然湿地进行严格保护和修复,措施的出台有力促进了京津冀湿地群的保护。

  但是,由于城市开发、围垦造地、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多种原因,湿地资源也在遭受不同程度破坏,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湿地总面积不断萎缩。周潮洪代表认为,在湿地保护与修复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建议每年增加湿地的补水量,一年内至少补水两次,促进湿地健康循环,建议在流域内协同规划河流、湿地的水量水质调配方案。”周潮洪代表说,还要尽快打破部门间的壁垒,由上级政府管理部门明确京津冀各个湿地的保护目标与功能,做好统一规划,明确各个功能区的负面清单。同时建议建设更多湿地公园,让群众更多地接近湿地、了解湿地、享受湿地、保护湿地。

  引滦入津水源保护,关系着天津市以及河北省唐山市两地的饮水安全。在周潮洪代表看来,水源地的水资源保护任重道远。为促进引滦水质进一步提升,建议海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机构以滦河流域为单元,协调河北省、天津市编制好“十四五”滦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进一步加强对潘大水库周边及入库河流的水污染治理;加强于桥水库水生态修复;生态补偿资金优先考虑潘大水库、跨界河流的治理,建议相关部门对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进行指导和评估,使这笔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天津日报记者 张立平)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