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持续作出“天津努力”

2020年06月04日 10:36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访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卫东

  王敏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荆文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京津冀三地发挥协同联动优势,迅速形成防疫协同机制,促进防疫物资互济互助、区域产业链企业协同复工复产、交界地区联防联控等,协同防控取得重要战略性成果,天津出色履行了首都“护城河”职责使命。

  京津冀“一盘棋”。在“十三五”收官之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已步入第6个年头。天津按照城市功能定位,尤其是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6年来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又有哪些收获?下一步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还有哪些工作部署……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近日专程采访了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卫东。

  求 变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指引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战略和纲领统领,是天津前途命运所系。”王卫东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6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跑出了“加速度”,特别是在港口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交通一体化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

  王卫东强调,天津港不仅仅是天津的港口,还是京津冀地区的海上门户,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通道。天津正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一是着力推动天津港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全球首个用智能技术改造的人工码头投入使用,全球领先的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开工建设,港作船舶靠泊100%使用岸电。二是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2018年以来,深入开展天津港口岸降费提效优化环境专项行动,累计减免费用达6.9亿元,外贸装卸费率达到沿海港口最低水平,船时效率、单桥效率指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三是不断增强服务辐射能力。设立了天津港雄安新区服务中心,在京津冀和三北地区布局105家直营店、加盟店。2019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73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1%。天津港为我国跨境贸易指标世界排名升至56位作出积极贡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植于天津人心中。王卫东介绍,天津不断深化生态环保联防联治,把山、水、林、田、湖、海的保护治理放到京津冀、华北乃至全国的大格局中摆位,着力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其中最突出的当属“三大手笔”:一是在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规划建设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再造一片“京津绿肺”;二是按照国家级标准对大黄堡、北大港、七里海、团泊等875平方公里湿地进行保护修复,坚决保护好“华北之肾”;三是强化153公里海岸线提升,实施“蓝色海湾”整治修复。2019年,天津PM2.5平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46.9%。

  早上从天津出门,晚上从北京回家,住在天津、工作在北京似乎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近年来,天津加快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深入落实交通先行的发展要求,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交通网络不断强化,区域交通运输组织和服务质量有效提升。京津间4条高铁、津雄间1条高铁、津冀主要城市间3条高铁格局正在形成,京津冀核心区0.5~1小时通达正在加快实现。王卫东表示,天津境内联通北京市、河北省的所有“瓶颈路”已全部打通。天津站创造性实现国铁地铁双向安检互认,京津城际“月票卡”累计发行超过3万张,高效、舒适、低成本交通已惠及更多百姓。2019年3月开始实施集疏港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全年累计减免通行费8600万元。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全部取消。

  天津树牢“一盘棋”理念,自觉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特别是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围绕天津“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担当好角色,自觉做到当接则接、对号入座、按规划承接,切实做到功能优化、错位发展。

  王卫东表示,天津坚决服从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雄安新区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天津全力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按照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需要天津付出什么、调整什么,天津就坚决服从落实的重要要求,主动支持服务雄安新区优先承接,实现与雄安新区错位承接。

  6年来,天津着力唱响“双城记”,在对接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建立了承接能动机制,充分调动各区、各部门“跑起来”“动起来”,有选择、有错位地开展承接。王卫东介绍,目前初步形成以滨海新区为综合承载平台、各区专业承载平台为支撑的“1+16”承接格局。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中关村科技城、河西区陈塘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清产业园区的集聚能力不断增强。今年2月,天津市协同办出台支持重点平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教育、医疗、落户、投融资、住房、税收分享及统计指标分配等方面试行有针对性的支持举措,促进北京转移来津企业更好地发展。2019年,北京企业在津投资到位额1347亿元,占天津市引进内资的比重达到46.7%。今年一季度,亚投行灾备中心、麒麟软件总部、国际传播大厦等一批项目落户天津。

  谋 篇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回望“十三五”,王卫东认为,三省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天津市在“一基地三区”建设及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方面协同发展功力明显增强。

  坚持功能引领、项目带动、清单管理、优化环境,着力构建项目支撑体系,加快建设“一基地三区”。一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出台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世界智能大会,紫光云总部等一批智能科技项目落地;高端产业集聚格局初步形成,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4个重点产业加快发展,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存量加快发展,以“天河三号”超算、曙光计算机、飞腾CPU、银河麒麟操作系统为代表的自主安全可靠产业成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二是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加快推进,着力提升天津港服务辐射能力;协同推进天津机场建设发展,机场航线网络不断优化。三是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全面展开,海河产业基金总规模达到2954亿元;累计与15家金融机构总部签约,在轨道交通建设、国企混改等领域投资金额9932亿元。四是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取得重要成果,深入实施审批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智能政务网上可办率达到96%。大力推进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国家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了一揽子支持政策。

  坚持把“民生决定目的”理念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强化政府引导,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合作方式,推进实施一批重点公共服务工程项目,让协同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一是教育医疗合作深入开展。推动京津冀30多所大学组建一批创新联盟。天津14所职业院校与河北省78所职业院校进行“结对子”合作,引进北师大附中等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京津冀医学临床检验结果互认项目增至36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达到21项。出台放宽京冀执业医师护士来津注册工作的意见,积极推进京津冀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试点。二是人才服务机制不断优化。在京津冀地区推出整建制引进企业职工异地社保“同城化”认定机制,三省市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互认、高端外国人才办理来华就业手续和审查结果互认。三是文化旅游共建协同推进。成立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京津冀图书馆联盟等多个联盟,联合推介一批京津冀精品旅游线路,三省市对53个国家联动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展望“十四五”,王卫东表示,天津市将由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迈进,天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将迎来充满挑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天津市将继续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抓牢“牛鼻子”,在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引育“新动能”,在高水平推进“一基地三区”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深挖“动力源”,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协同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提升“获得感”,在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上实现新突破。

  创 新

  协同发展的过程是不断探索、实践、创新的过程,工作越是深入,越离不开创新。王卫东表示,天津在三地协同发展中努力培养创新驱动,集聚和利用高端创新资源,积极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合作,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有力有序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重点抓好“五个带动”,取得“五新”显著进展。

  一是以重大机制带动协同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工作形成新格局。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签署了市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科院、工程院建立了院市合作机制,三地科技部门签署了两轮合作协议,合作机制不断完善,推进协同创新深入开展。二是以重大平台带动资源集聚,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取得新成效。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获批,实现天津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零突破”。“天河三号”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落地,中国核工业大学破土动工,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科院微电子所滨海研究院等转化平台落户,国家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天津科技成果展示交易线上平台建成运营,2019年,吸纳北京科技创新成果1181项,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54亿元。三是以优势资源带动技术支撑,服务河北省特别是雄安新区建设展现新作为。发挥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资源优势,对接服务河北省特别是雄安新区公共安全、生态文明等领域建设。四是以重点专项带动协同攻关,三地重点领域协同创新取得新突破。三省市联合设立了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围绕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开展联合攻关,打区域牌、算共赢账、走联动路。五是以创新要素带动开放融合,三地科技资源共享呈现新态势。联合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品牌活动;推动三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建立京津冀科技创新券合作机制,鼓励三地中小企业跨区域利用科技资源;共同出资设立“国投京津冀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

  协同发展总是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疫情让人们更加看清,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对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至关重要。王卫东介绍说,疫情发生以来,天津发挥协同创新优势,运用战时状态、战时机制、战时思维、战时方法,守望相助、抱团抗“疫”,协同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赢”。

  一是强化联合防疫调度。建立了协同防控工作机制,出台10个方面制度措施,梳理形成首批相互支持的38个事项清单,涉及天津的31项已全部完成。二是协同推进复工复产。天津第一时间认可北京、河北“健康码”信息,全力协调北京产业链在天津的188家重点配套企业全部复工。推动北京燃气集团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目前已经进场施工,将全面提升京津冀区域天然气保供能力。三是全力防护首都安全。天津特别加强了武清、蓟州等与北京交界地区的联防联控,天津机场作为首都机场第一入境点机场,严格防范疫情境外输入。王卫东表示,下一步,天津将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新阶段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实现2020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积极贡献,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 王敏荆文娜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