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数字粮仓"新模样 精密盯好每颗粮

2020年07月03日 07:39   来源:新华日报   

  夏粮丰收,颗粒归仓。从开秤收购到入库贮藏,眼下正是忙碌季。跟随一颗粮食的“旅行路线”,记者7月1日来到南粮集团下属的石埠桥粮库,探访物联网时代“数字粮仓”的新模样。

  当天一大早,南京栖霞山长江大桥附近江面上,一艘满载着小麦的运粮船缓缓靠岸,停泊在长江边的南粮集团运粮专用码头。码头上的巨大抓斗“抓”起散装粮食,输送到运粮车上。经过扦样、检测、司磅等流程,货车一路开到马路对面的石埠桥粮库,等待通过皮带输送机入库。

  “旧粮”装满仓,新粮入库忙。记者走进一座粳稻仓。眼前的“巨无霸”约两层楼房高,长宽分别约30米、24米,外观看上去与平房无异。随行工作人员介绍,这叫高大平房仓,相较于上世纪80年代前的苏联式粮仓,内部没有一根柱子,通风性、密闭性、防潮性都更胜一筹。

  “我是3号仓责任保管员刘长虎,此仓现存去年市级储备粳稻2383吨,出糙率为81.7%,水分为14.7%,杂质率为0.8%……仓内储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仓库脚下,一名戴着安全帽的小伙子肃然立正,看到来客后大声播报。“民以食为天,粮食比天大。”同行的石埠桥粮库副总经理牛晓斌解释说,粮库保管须万无一失,“粮情报告”是粮库沿用多年的老传统,要求保管员做到“一口清”。哨兵站岗般的仪式感,体现粮库管理的高度严谨性。

  爬上楼梯,保管员打开不到一米宽的仓库门,脚下的门槛上,铺着一道手掌宽的淡黄色海绵。“这是喷洒了药液的防虫线,作用是防止外界虫子‘越线’进入仓内。”弯腰进仓,一阵清凉沁人心脾。此刻,记者脚下是堆积6米高的带壳稻谷,表面摊铺平整,乍看还以为是平坦的凉席。踩的“路”是平铺在粮堆上的垫板,走上去嘎吱作响。粮仓内光线不是很明亮,天花板上的防爆灯照射出冷色白光。插在粮堆上的温湿度计显示,此刻空气温度17℃,相对湿度59%。“我们的仓温常年控制在25℃以内,仓湿控制在75%以内,能防止害虫孳生,延缓粮食陈化速度。”刘长虎指着四周,仓库里4台空调马力全开,控温控湿自动运行。

  仓房看上去简单,内部却别有洞天。“粮仓这么大,怎么知道粮堆里面的情况?”“看这个APP就行。”刘长虎打开手机上的粮情监测APP:此刻最高粮温15.8℃,最低粮温8.6℃,平均粮温12℃,达到绿色储藏标准。这些数据来源于仓内均匀布设的168个测温采集点,能够24小时随时反映粮温变化情况。除此之外,仓库内还有环流熏蒸、谷物冷却机等设备,通过埋在仓库底部的管道,可以自下而上进行杀虫熏蒸作业、输送冷却空气。这两年,粮仓内又上马了图像分析系统,人不到仓就能远程判断病虫害情况。

  “跟以前粮仓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牛晓斌与粮库作伴23年,回忆起刚工作时储粮保粮的艰难,感慨万千。“进粮出粮靠人背肩扛,粮情检测靠手摸嘴尝。”他比划着说,日常测温要爬到粮堆上,用一根6米多长的钢管戳进去,里面放一枚水银温度计。一旦粮温上升,就要立马开窗通风、翻腾降温,一阵忙碌下来,几个工人便大汗淋漓。这几年,机械化加上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加持,粮食管理全流程都在变,储、运、装、卸从“一包包”变成“一粒粒”,管理越来越精细,“粳稻过夏难”早已成为历史。

  吹着空调上着“网”,现代粮仓大变样。在粮仓“后台”,南粮集团董事长梅勤演示着智慧粮食管理系统。作为南京市规模最大的保供基地,该集团现有粮食储备仓容28万吨、食用油罐容14万吨,承担原粮国家临时储备、省市级储备和成品粮储备任务。集团率先在全省实现智能化系统全覆盖,每处仓库状态、库存变动等信息全都集成到后台一张可视化大屏上呈现。新技术让粮库管理水平实现质的飞跃,节省了大批人力物力,管理运行效率成倍提高。

  “满仓传感器,盯好每颗粮。现在只要点点手机、敲敲键盘,就能掌控所有粮食、油脂的动态。”梅勤说,粮库装上“千里眼”“顺风耳”,市民的“米袋子”“粮袋子”更牢靠了。(李 凯)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