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去行政化”,开发区系统性重构升级

2020年09月18日 13:50   来源:新华日报   

  央广网南京9月18日消息 9月初,在第二届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2020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投资评估报告》发布会上,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荣获“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十佳产业园区”称号。

  28岁的江宁经开区,今年5月底刚刚完成优化管理运行机制改革。这是江宁经开区在2013年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后,又一场面向所有员工的大变革,且内涵更为丰富:理顺职能职责、优化机构设置、改革用人制度、强化绩效考核。这一系列动作,正是我省开发区“去行政化”改革在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具体落实。

  一道“必答题”直击陈疴

  5月的改革动员大会上,江宁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张会祺毫不讳言改革的原因是“效率下降、活力不足”,并点到“经济发展、投资服务、开发建设等专业性部门占比不高”“招商经济条口和直属平台队伍建设存在不足”“动态有序的干部聘用和退出管理机制还未完全形成”等具体问题。

  类似问题,不仅存在于江宁经开区。省委编办调研省内144家开发区,发现存在机构挂牌多、人浮于事、主责主业不突出、“想要的人留不住、不想要的人拼命往里挤”、“人员能上不能下”等问题。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编办主任俞军表示,开发区是我省经济建设主战场、改革开放主阵地,但走过二三十年发展历程的开发区,尚未在体制上作过大调整,不可避免地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去除冗员、人员身份限制、臃肿机构与不合理负担。本轮机构改革,我省按照优化协同高效原则,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政机构体系。目前,乡镇、街道的“三整合”改革正在全速推进。直接服务企业的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一级党委政府的派出机关,是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改革也是机构改革的完善与深化。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明确要求,推动有条件的开发区“去行政化”改革,进行整体性、系统性职能重构。南京在省内先行先试,今年4月中旬出台《关于优化开发园区管理运行机制的若干指导意见》,在运行模式、职能机构、岗位管理、用人制度等方面提出“去行政化”改革要求。江宁经开区等22家开发区先后启动改革。

  省委布置的这道“必答题”,切中开发区轻装上阵、重燃激情、再创辉煌的内在需求,因而广大开发区普遍积极“解题”。张会祺说,开发区改革创新再出发到了关键期、高质量发展进入爬坡期,必须以管理运行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充分调动每一名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内设机构更加聚焦主责主业

  “去行政化”改革,首先要理顺职责职能,聚焦“发展经济”的主责主业,优化机构设置。

  改革后,江宁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内设机构依然有13个,但承担“发展经济”等主责主业的部门由9个增至11个。例如,过去的“社会事业局”变为“组织人事部”,并加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牌子,增加人力资源管理、就业用工服务等职能。可以说,党工委、管委会的工作重心,更扎实地落在经济管理、招商引资、投资服务和项目建设上。为了构建简约高效的管理体制,这13个部门都不再内设管理层级,由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灵活设置若干项目组。

  与此同时,资本运营、专业服务等职能从管委会剥离,转入江宁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增强开发总公司市场化运行能力。

  针对开发区管委会所承担社会事务日趋繁重的情况,此次改革专门制定《社会事务职能剥离清单》,将42项职能“归还”所在街道以及教育、民政等区级部门,进一步厘清职责边界。例如,一处公墓的管理权,原先交给江宁经开区下属江苏软件园管委会,此次改革后还给所在地街道。

  南京市委编办有关负责人解读:“改革既赋予开发区在限额内自主设置机构的权利,也要求承担经济发展和打造营商环境等职责的内设机构不得少于60%,以聚焦主责主业,而政企分开、剥离社会职能、实行扁平化管理等措施,都有利于开发区轻装上阵、阔步前行。”

  “机构不是越多越好,必须优化配置、集约使用,才能发挥最大效应、激发最优效能。”俞军表示,“当然,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发展阶段、区位条件差异很大,要区分建设初期的开发区、产城融合过程中的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较高的开发区等3种不同类型,科学确定开发区管理机构承担的主要职责任务。”

  “制度链”激发人员活力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事业成败,主要靠人。

  江宁经开区此次改革,涉及行政、事业身份的,分别为74人、64人。对大家来说,最明显的变化是,公务员、事业人员身份锁定,公务员提拔任用、调动交流以及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等按干部人事制度执行,职务职级不与开发园区所聘岗位挂钩,可高职低聘,也可低职高聘。

  葛霞原来是开发总公司的一名科长,企业身份,这次聘任到开发区管委会,担任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而过去这个岗位需要公务员身份的人员。

  党政办公室民主测评中,军转干部刘海涛因为一贯工作靠谱、肯吃苦,得到70%以上的优秀票。经组织考察,刘海涛由一般员工被聘任到综合督查组副主管岗位。

  人员流动少了身份限制、选岗自由度更高,但同时也更有“风险”。此次改革,6人“降职”,4人将待岗培训。

  高新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国龙,原是江宁经开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劳动人事部主任。他说,在开发区工作17年,经历的改革不少,这一次优化管理运行机制改革面向所有人,而且来真的,“听说改革后要细化绩效考核,有岗位、有业绩,才有待遇,而且设置不低于3%的刚性淘汰率,有个平时工作比较吃力的同事,就主动辞职了”。

  双向选聘选岗的基础上,江宁经开区强化绩效考核,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江宁经开区组织人事部副部长姜孝亮介绍,目前考核方案正在细化,但开发区的同志都知道以后“干好干坏大不一样”。

  江宁经开区管委会投资促进局楼宇经济发展管理组经理张晓星告诉记者:“我们‘楼宇组’牵头开发区‘总部经济’发展,‘总部经济’纳税贡献率、半年增长率等都有明确指标,组里3个人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不仅我们组,整个投促局都在干事创业,忙得局里周例会只能晚上开。”

  省委编办表示,开发区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主战场,需要打造不同于行政区的管理制度链条,探索员额制、岗位管理制、聘用制、绩效薪酬制、末位淘汰制、职员制,充分调动开发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记者 王晓映 徐冠英 通讯员 嵇晓雯 魏海赠)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

江苏:“去行政化”,开发区系统性重构升级

2020-09-18 13:50 来源:新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