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月25日 张涛)

2021年03月31日 15:31   来源:泰安市政府   

  点击查阅更多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25日在泰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张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及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在中共泰安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挑担不畏难、登山不畏险,坦途不歇脚、重压不歇肩,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

  这是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的五年。“十三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66.5亿元,年均增长5.8%,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0年翻一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29.2亿元,年均增长2.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2.4亿元,年均增长4.4%;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559.6亿元、3136.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3.7%、14.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937元,比2010年翻一番。粮食总产连续6年稳定在50.4亿斤以上。

  这是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五年。三次产业比例由13.3:41.7:45.0调整为10.8:39.1:50.1。“十三五”期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9%。服务业增加值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增速7.7%,贡献率达到61.4%。科研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23%提高到2.42%。“四新”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17年的19.6%提高到26%。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69家,是“十二五”末的3.2倍。康平纳集团“筒子纱智能染色工业示范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石横特钢特种建筑用钢产业集群被列为全省四大钢铁产业集群之一。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壮大,累计接待游客3.2亿人次,泰山作为中国山岳旅游“第一名片”地位不断巩固。

  这是基础设施实现突破、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五年。编制实施《泰安市城乡一体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取得重大突破,交通基础设施累计投资443.3亿元,是“十二五”的4.8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75公里,是“十二五”末的2倍;京杭运河东平湖区段航道具备通航条件,千吨级货船经泰安港可直达江浙沪。建设改造万官大街、博阳路、环山路东延等城市主干道,新建续建道路25条、71.6公里。将黄金地段建成泰城最大生态绿地健身公园,泰安老街、岱庙广场等成为网红新景点。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71万户。建成5G基站3279个、公用充电桩1915个。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九女峰先行区获中国文旅融合示范奖。创建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3家。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城乡垃圾治理一体化实现全覆盖,农村无害化厕所覆盖率达到90.7%。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攻坚,集中供水率达到98%以上。完成286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投资83.3亿元,新改建“四好农村路”3700余公里,2785个行政村实现农村道路“三通”。新改建农村电网3535公里。

  这是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的五年。机构改革顺利实施,“放管服”改革取得突破,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国有企业、供销合作社、“亩均效益”评价等改革提速加力。成立全省首家市级行政审批服务局,被列入全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事件。“贴心代办、一次办好”改革不断深化,推出“带方案出让用地”审批服务新模式,工业新增用地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打响“泰好办”服务品牌,获评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全面完成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全市实有市场主体达到49.3万户,比2015年增长81.4%。与17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十三五”时期,完成进出口总值833.9亿元,年均增长8.4%;招商引资项目到位市外资金1842.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亿美元,年均增长14.2%。

  这是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美丽泰安加速凸显的五年。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入选全国试点,完成投资144.8亿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到4.95,优良天数比例较“十二五”末改善17.4%。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国控以上重点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建设国家、省湿地公园7处;大力实施“绿满泰安”行动,森林覆盖率达到25.8%。全面加强泰山石保护,彻底关闭取缔各类大型石头交易市场236处。顺利完成土壤环境管理重点目标任务。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4200余家。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1.9%。荣获“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这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的五年。民生支出累计达到1510.6亿元,占比稳定在80%左右。顺利完成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7.7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08%。教育经费提高到110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45.5%,累计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1111处,增长55.6%,泰安一中新校区、市特教中心建成投用,义务教育“大班额”全面消除。市属高校年度教育经费提高到4.2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101.7%。集中整治房地产开发历史遗留问题,惠及22万人。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建成全国首家慢病互联网医院。在全省率先实现互联网医保线上支付,被确定为全国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市。成功举办首届泰山国际文化论坛。泰山国际登山比赛、泰山国际马拉松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同心同德干事业、攻坚克难抓落实,应对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一年来,我们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市各级各部门闻令而动、守土尽责;广大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义无反顾,9批77名医疗救援队员逆行出征、驰援湖北,105名医护人员支援青岛;机关党员干部、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广大志愿者联防联控、日夜值守。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彰显了风雨同舟、大爱大义的家国情怀,展现出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昂扬斗志,铸就了抗击疫情、保护生命的强大防线。截至1月24日24时,已连续329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抓好“六稳”“六保”工作,大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开发“泰安政企直通车”服务平台,梳理惠企政策246项,精准推送到企业。对受冲击较大的外贸企业、文旅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和民办幼儿园,一企一策重点帮扶。在省内率先开展“战疫情、保发展,金融支持在行动”,为148家企业授信189.2亿元,帮助3408家企业融资1066.6亿元;获得省政策性农业担保和政府性融资担保授信150亿元,推动全市小微企业、“三农”担保规模快速增长;成立84支金融辅导队,结对帮扶1148家中小微企业。新增减税16亿元,累计落实各项税收优惠143.6亿元。重点企业财源建设基金投放31.3亿元,累计达到74.6亿元;投放1000万元消费券,有效激活拉动消费。全市经济全面恢复、稳步回升、逐渐向好,主要指标实现正增长。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37.1亿元,同比增长1.4%;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4%、16.3%;进出口总值增长24.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9.9%。

  一年来,我们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工业短板加快补齐,成立工业经济发展指挥部和11个攻坚组,出台“十二条意见”,集中优势资源,打好工业经济发展攻坚战。高新技术企业新增97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绿色工厂分别达到15家、19家。工业领军企业50强实现营业收入增长7.7%;科技创新型企业50强实现营业收入34.43亿元,其中,13家增长超过50%,6家超过100%。工业技改、制造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30.6%、32.1%,居全省前列。大力推进项目建设,7个省重大项目、26个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12个双招双引重点签约项目、111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的177.7%、126.3%、116.8%、107.6%。石横特钢产能置换一期、泰开智能制造、泰山玻纤七线八线、泰山石膏护面纸、恒信高科能源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国泰大成、正威新材料、钜成集团LCOS芯片、泰山政法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项目落地建设。全省首家、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花落泰安;成功入选“科创中国”全国首批试点。润德生物获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电商经济等新兴服务业逆势增长,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9%;演艺秀都、泰山佑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泰山金谷等项目加快建设。中国免疫力经济论坛永久会址落地泰安。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泰山茶、泰山板栗、肥城桃、有机蔬菜等十大优势产业总产值达到147亿元。地理标志商标达到54件。吸引工商资本下乡39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家、达到331家,其中国家级4家。

  一年来,我们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激发动力活力。精准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泰山、大汶河、东平湖等6处泰安元素写入国家规划纲要。与济南签订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携手谋划推进“633工程”,共同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369”方案》落地实施。在全省率先铺开并全面完成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11家开发区功能区全部实行“党工委(管委会)+公司”体制。升级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试点,承担20个试点行业中的19个,试点占比全省第一。11万余名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工作圆满完成。成功举办第34届泰山国际登山节暨2020中国泰安投资合作洽谈会、参加省与世界500强连线等活动20场次,签约项目139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64个。落地境内重点产业项目220个,合同引资额1143.4亿元。实行重大投资项目“绿卡”制度,大幅压减审批事项。深入落实人才“金十条”,累计兑现各类奖补资金2.36亿元。引进培育产业领军人才100余人,培养实用技能人才6320人,新增来泰就业高校毕业生1.7万余人。组织线上线下展会46个,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设立1亿元“泰山贷”贸易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引进新华锦、蓝海供应链等企业,打造外贸发展新平台。实际到位外资9.6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值211.9亿元。

  一年来,我们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夯实建成小康社会基石。脱贫攻坚圆满收官,7.2万户、14.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354个省级贫困村、251个市级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东平移民避险解困、易地扶贫搬迁、黄河滩区迁建“三大工程”取得决定性进展,易地扶贫搬迁全部实现回迁入住,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提前完成。援疆、与巫溪县对口扶贫协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收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4.2%,同比提升12.4%;7条美丽示范河湖创建全部通过省级验收,6个省控以上河流断面水质均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3个国控断面均达到III类水质标准;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编制实施《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东平湖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泰山景区“引水上山污水下山”工程竣工投用,“天眼护山”火情监测预警系统上线运行。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复审。获评“2020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实施金融风险化解攻坚,深入开展“增信贷、降不良、打逃债、树诚信”专项行动,超前化解重点骨干工业企业和逾期欠息企业资金链风险,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连续实现“双下降”。

  一年来,我们聚焦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济泰高速、青兰高速、董梁高速等6个高速公路项目建成通车,新增通车里程190.6公里。济枣高铁(泰安段)完成项目选址及核准。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顺利开工。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泰安段全面启动。着力疏通城市堵点,打通擂鼓石大街、灵山大街、北上高大街、青年路南段等“断头路”“卡脖子路”,建成首条高架路——迎胜路南延工程,城市路网体系日益完善。泰山西湖、红门广场、虎山公园等成为休闲旅游新去处,爱琴海购物公园成为休闲购物新热点。新增停车位1.3万个。高标准新建改造农贸市场36处。为老旧小区免费安装玻璃29.4万平方米,粉刷墙面1536.8万平方米,整修路面37.6万平方米,整理架空线600多公里。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新建管网62.5公里,老旧管线非开挖清淤318公里;泮河等河道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城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泰城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32万吨。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顺利完成。供水、供热、供电等保障能力明显提升。这些工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三年不懈努力,广大市民、志愿者、党员干部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以优异成绩荣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群众满意度由70%上升到98%以上。

  一年来,我们坚持为民惠民利民,不断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民生实事顺利推进,冯玉祥小学新校区、科大新幼儿园正式启用,市直机关幼儿园完成建设。泰山科技学院成功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高校。34块社会足球场投入使用,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不断夯实,新增就业4.64万人,参加职工、居民养老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47.1万人、276.5万人,增发基础养老金1.38亿元;实行“两免两减半”“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惠及贫困人口19.5万人次;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提高22%,全面落实16.3万特殊困难群体保障救助政策,增发保障金1.02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全覆盖。平安泰安、法治泰安深入推进,加快创建国家级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实施“六大工程”,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强化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军地土地置换经验做法成为双拥共建典范,第七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食品药品安全、国防动员、人民防空、退役军人、民族宗教、残疾人、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持续推进政务公开,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受理群众有效投诉84.96万件,按期办结率达到99.7%。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1件、政协提案265件,答复率均达100%。切实加强政府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文件、会议进一步精简,“三公”经费同比压减34.9%,政风行风持续好转。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的取得,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团结拼搏的结果,也是驻泰各单位和各界人士全力支持、自觉融入泰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驻泰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中央、省驻泰单位,向关心支持泰安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海内外朋友,向在这次伟大的抗疫斗争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党员干部群众,向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作出积极贡献的泰城市民、广大志愿者和各行各业的干部职工,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市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对照先进地市,经济总量偏小、综合实力偏弱的市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对照高质量发展任务,“传统产业转型慢、新兴产业支撑弱”的产业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对照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源头创新能力不强、服务效能不高、开放程度不深等方面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对照“六保三促”要求,破解瓶颈制约力度不够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对照人民期望要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干部队伍建设还有差距,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根据中共泰安市委《关于制定泰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编制了“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一并审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全省加快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泰安跨越赶超、加快发展的攻坚时期。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为全面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经过五年不懈奋斗,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效大幅提升、发展活力充分释放、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治理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在新材料和装备制造、生态建设、文化旅游、高端康养、科技教育、区域交通、治理效能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努力建成产业高地、生态绿地、文旅胜地、康养福地、科创名地。

  ——努力构建产业高地。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5.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体经济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服务业迈向更高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明显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化工等制造业集群竞争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形成一批百亿级企业,五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大幅提高。

  ——率先建成生态绿地。全面落实《泰安市城乡一体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水平全面提升,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垃圾分类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山水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建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泰安样板。

  ——优化提升文旅胜地。做大泰山金字招牌,文化自信充分彰显,文化形象更加鲜明,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山水圣人”中华文化枢轴、大泰山文化旅游圈等文旅协同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山城一体、全域布局、文旅相长、宜融尽融”的文旅深度融合格局基本形成,高品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打造彰显泰山魅力的国际文旅胜地。

  ——着力打造康养福地。城乡公共卫生医疗体系更加健全,医疗机构布局更加完善,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能力显著提升,居民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医疗康复、养老养生、休闲健身为主体功能的健康产业链基本形成,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康体运动、保健疗养等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基本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养健康产业体系。“养老泰安·养生泰山”服务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成为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医养健康基地。

  ——积极培育科创名地。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创新主体培育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建成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科教产融合深入推进,创新活力充分激发,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创中国”试点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市。

  各位代表!做好“十四五”工作,实现上述预期目标,我们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好“五个原则”,不断提升促进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二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持续实施民心工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必须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定产业兴市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四是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影响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五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对各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盯住关键环节,聚焦突出问题,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互促共进。

  各位代表!美好蓝图已绘就,开拓奋进正当时。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锚定目标不放松,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够在新征程上书写更加绚丽辉煌的时代篇章!

  三、2021年政府重点工作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是我市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按照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会议部署,围绕“七个走在前列”、建成“五个名地”奋斗目标,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左右;外贸进出口总值增幅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左右、6.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改善任务全面完成。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聚焦打造科创名地,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上求突破、开新局

  推进高能级平台建设。全力建设泰山创新谷、智慧谷、东部大学城、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两谷一城一中心”,大力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推动泰安高新区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扎实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市建设,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高端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新兴学科重点实验室(工作站)。大力推进山东省智慧康养创新创业共同体、中科院科创中心、中关村信息谷建设。构建济南——泰安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泰安市技术交易中心,支持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充分发挥泰山智能制造研究院、泰安市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作用,加速集聚产业发展新动能。

  做强企业创新主体。实施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工程,突出抓好科技创新型企业50强培植,持续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新培育瞪羚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2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市级科技投入增长10%。布局建设离岸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海外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品牌战略、标准化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

  加强校企校地合作。推动与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东华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等高水平大学的产业协同创新,推进北航泰山科创园建设,实现高校产学研平台落户在泰安、成果转化在泰安的常态化。支持山东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科技园、山东科技大学高端矿山装备科技园、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园、泰山学院智慧文旅产业研究院等建设,助力驻泰高校内涵式发展,放大对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作用。推进市属高校、科研院所对外合作与改革发展。用好人才“金十条”,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引进高校、科研院所、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30个,开工建设人才保障性租赁型住房5000套。深化“优才回引”,吸引泰安籍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创业。

  (二)聚力聚焦打造产业高地,在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上求突破、开新局

  做优做强产业链条。实施“雁阵形”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加快培育十二大优势产业集群。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实施“链长制”,大力培植具有“链主”地位的领军企业。持续加大对“双50强”企业支持力度,工业领军企业50强营业收入增幅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5%,科技创新型企业50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实施中小微企业优选培育工程,组建企业经理人“泰山学堂”,加强对民营企业全方位服务,对中小企业全要素赋能。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年内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做好泰鹏环保、新巨丰、宝来利来等拟上市企业定向扶持、精准辅导,力争实现突破。

  提升产业发展动能。深入实施“智能化技改”“技改+”工程,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突出抓好478个工业技改项目,开发一批具有泰安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发挥华为(肥城)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新建5G基站3000个。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好基金小镇。加快新会展中心建设,打响泰山特色国际会展品牌。坚持向科技要效益,推动4个省级化工园区提档升级。

  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健全完善“四个一批”调度制度,坚持清单化推进、目标化管理,加快建设石横特钢二期、正威泰安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恒信高科能源二期、国泰大成新材料、泰山玻纤深加工等省、市重点项目;提升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水平,推进国家级盐穴储气储能产业基地、省级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华硕能源、华能泰安燃机热电等重大项目取得突破。落实好重大投资项目“绿卡”制度,争取更多项目纳入新动能重大项目可视化督导服务平台,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项目列入国家盘子。

  加大要素支撑力度。深化“要素跟着项目走”,落实差异化要素配置政策,加强要素配置市域内统筹。强化政银企对接,推动“信易贷”平台建设,投放4亿元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为小微企业、“三农”等提供更多融资担保支持。积极争取发行地方政府债、企业债,用足用好重点企业财源建设、工业发展、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各类基金。精准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盘活利用闲置厂房、土地,全面推行“亩均效益”评价改革。推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

  各位代表!只要我们坚定“产业兴市”不动摇,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坚决打好工业攻坚战,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就一定能挺起泰安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三)聚力聚焦文旅深度融合,在打响“文旅胜地”“康养福地”上求突破、开新局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与济南、济宁等地文化旅游协同合作,实施一批重大文旅项目,打造“山水圣人”中华文化枢轴。实施泰山文化保护传承工程,编制泰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加强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加大各类文物保护力度,加快泰山——曲阜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推进泰山博物馆和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继续办好泰山国际文化论坛,提高泰山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着力培育壮大文旅产业。做大做强文化创意、精品旅游两大产业集群,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泰山景区“二次创业”,抓好旅游集团产业运营。加快泰山新闻出版小镇、华录文化大数据产业城、泰山石敢当文化园、泰山冰雪文体中心、演艺秀都等建设。高水平策划实施东平湖旅游度假区工程项目。持续推进九女峰片区、东部新城、徂汶景区等文化旅游新片区发展。加快智慧文旅平台建设,做到“一部手机游泰安”。推进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实现交通枢纽与主要景区“零换乘”。大力发展研学游、夜间游、民俗游、会展游、体育游、康养游等新业态,不断提升泰安旅游吸引力。

  努力做强医养健康产业。充分发挥产业、医疗、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康体运动、保健疗养等大健康产业。依托泰邦生物、京卫制药、健通生物等,推进医药制造业快速发展。加快实施海天智能康复产业园、泰城东部医学生物科创综合体、山东财金大健康产业园、徂汶景区温泉小镇等一批特色颐养产业项目。启动泰山医养中心二期建设。推进泰山山泉水(矿泉水)综合开发利用,擦亮泰安“好山好水”品牌。抓住“中国免疫力经济论坛”永久落户泰安契机,构建“免疫力经济”产业链条,在康养福地建设上迈出新步伐。

  (四)聚力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上求突破、开新局

  发展好农业特色产业。严格粮食安全责任,落实“田长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开展“十统一”社会化服务,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252万吨以上。生猪生产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大力发展泰山茶、泰山板栗、肥城桃、有机蔬菜等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155亿元。发挥山东农业大学、省果科所、市农科院研发优势,抓好良种研究培育和推广,加快泰山百合、泰山黄精、新泰黄瓜和甘薯等特色种质资源产业发展。建设一批5G农业应用示范基地和生态智慧农场。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完成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23万亩。

  培育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引工商资本下乡,支持北京新农创、首农集团等在泰安投资兴业。新增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5家。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工程,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35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达到480亿元;新增市级以上合作社示范社60家、家庭农场示范场40家。以有机蔬菜、板栗等产业为重点,建设农产品出口基地,培育出口农业龙头企业集群。

  规划建设好美丽乡村。充分尊重和顺应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回迁安置建设速度,稳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新创建省级美丽乡村25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覆盖率达到25%以上。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化农村“七改”工程,推动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完成65%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路长制”,改革农村公路、“三通”道路管理养护体制,新改建“四好农村路”400公里以上,推动“三通”工程向自然村延伸。

  (五)聚力聚焦打造生态绿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上求突破、开新局

  精准抓好污染防治。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攻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系统治理和联防联控,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淘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有序淘汰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完成清洁取暖散煤替代任务。发挥河长制、湖长制作用,实施河道整治提升工程,抓好雨污分流“回头看”,确保省控以上重点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深化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提质行动,畜禽粪污资源化、肥料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全力推进动物无疫区建设。抓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收集处理。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统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实施泰山生态区和大汶河、柴汶河生态区保护修复工程;推进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治理水土流失75平方公里。深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和示范镇建设。完善林长制,实施国土绿化攻坚行动,完成新造林1万亩。加强山体生态修复,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鼓励建设矿山公园;严厉打击砂石资源私采滥采违规开采;全力保护好泰山石资源。落实《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统筹推进东平湖综合治理。发挥好“引水上山污水下山”工程作用,实施好“天眼护山”二期工程,守护好泰山、徂徕山生态安全。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压减,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培育一批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推动泰山景区、徂汶景区建设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深入推进“四减四增”,配合做好“陇电入鲁”工程。强化单位能耗产出效益评价结果运用,倒逼低效企业整合出清。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新建公用充电桩285个。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建设国家级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大力推动绿色建造,加快装配式建筑和数字技术推广应用。

  (六)聚力聚焦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改革攻坚促进开放上求突破、开新局

  持续深化改革攻坚。大力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资源规范化开发利用、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及国资国企、供销合作社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启动产业投资、金融控股、城市建设、文化旅游、公用事业等领域功能性国资平台建设、优化与整合。大力支持民营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加快行政审批服务流程再造,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行动,擦亮“泰好办”高效政务服务品牌。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支持企业家以恒心办恒业。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加快优势产能和装备走出去。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打响“泰山服务”品牌。充分发挥新华锦、蓝海供应链等企业外贸平台作用,支持岱银等企业建设公共海外仓,带动进出口增长。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并购、资产重组、品牌合作、技术合作,加快企业国际化进程。全力推进泰山内陆港、泰安综合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际氨糖产业基地和高新区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支持肥城建安产业走出去,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围绕优势产业,搞好项目策划储备,强化产业项目外资引进。创新招商方式,发挥“双50强”企业双招双引、经济转型升级主力军作用,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泰安。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办好泰山国际登山节投资合作洽谈会等展会活动,努力引进“双500强”企业和产业链引擎项目。抓住济泰一体化发展有利契机,加快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建设。

  (七)聚力聚焦城市品质提升,在现代化精品城市建设上求突破、开新局

  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快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路网后开发、先环境后发展”的原则,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和运营模式。实施泰城“东拓、西兴、南展、北控、中优”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优化功能布局,着力构建“两山相映、一河镶嵌”的城市发展格局。

  加快融入省会经济圈。落实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实施“633工程”,加强与济南文化旅游、医养健康、智能制造等产业对接,联合打造一批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强的特色产业集群。推进泰山景区与济南南部山区协作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打造“大美泰山”生态文化共同体,高水平谋划建设济泰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S103东岳胜境旅游公路示范工程,抓好济枣高铁泰安东站、宁阳东站建设,推进济枣高铁、泰安港东平港区、大清河航道工程、徂徕山和肥城通用机场建设,推动莲花山机场军民融合发展。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段建成通车,开工建设京台高速济南至泰安段改扩建、泰安至东平高速公路,积极配合做好鲁中、滨临、济济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

  完善城市交通路网。持续抓好灵山大街东段跨辛泰铁路桥、谢过城大街、环山路东延二期、双龙路等优化提升项目,实施明堂路北段、迎胜路北段、长城路北段、青年路中段、繁荣大街等道路建设工程。打通虎山东路南段等“瓶颈路”和“断头路”。推进立交桥论证规划,加快城市快速通道建设。抓好泰楼路改造工程建设,年内实现通车。优化红绿灯设置,加快智慧交通和道路渠化建设,提升城市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加大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力度。改造提升泰城老汽车站。

  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推进土地收储市场化运作,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租赁住房补贴发放范围;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增加租赁资源,逐步实现“租购同权”。加速老旧小区改造,年内改造老旧小区59个、开工改造棚户区2148套。全面整治房地产开发历史遗留问题,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管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推进城市防洪排涝薄弱环节工程建设,统筹抓好雨污分流、截污清淤、园林绿化、生态补水等工作。实施引黄入泰工程,保障水资源供给安全。加快徂汶净水厂、山口净水厂、西部热源项目建设,启动东部热源项目工程。打好全域垃圾分类、城市功能配套提升攻坚战。坚持“文化润城”,积极实施古城区保护,推进文化街区更新,更好留住泰安“文化基因”。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力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八)聚力聚焦民生福祉改善,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求突破、开新局

  抓好就业这个最大民生。建立失业风险防控预警和快速响应机制,全力落实稳岗返还、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载体建设,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员就业创业。加强退役军人、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不断提高全市劳动者技能素质。

  推动教育公平优质发展。实施学前教育优质普惠行动,新改扩建幼儿园17处,增加学前教育学位2800个。优化城区公办教育资源布局,完善分级办学体制。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378套。发挥优质学校辐射作用,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积极稳妥发展高水平民办基础教育。深化高中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强化体育、美育、劳动实践等教育。加大困难家庭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等群体平等教育保障力度。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低保、特困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做好社会救助兜底,各类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再提高10%左右,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再提高5%左右。加快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村)老年幸福食堂建设。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按病种分值付费国家试点工作。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体系,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推进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健全完善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传染病防控队伍和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市疾控中心能力提升改造项目、市中心医院分院(市传染病医院)扩建项目和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启用市中心医院高新区院区。启动建设市中医医院二期(市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高农村地区群众“家门口就医”服务水平。加强母婴健康关爱呵护,全面开展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加大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力度。

  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开展好建党100周年重大主题活动。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文体服务中心建设管理服务水平;建设城乡书房,打造“书香泰安”。大力促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办好第3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泰山国际新闻出版合作大会。办好泰山国际登山节、省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体育赛事,持续开展“中华泰山成人礼”登泰山活动;完成新体育中心“一场三馆”土建工程,加快老体育中心提升改造。认真做好民生社会事业,继续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各位代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全力抓好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化解,以更大力度筑牢安全发展底线。我们要全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定不移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坚持“人”“物”同防,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加强学校、医院等重点部位疫情防控,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稳定局面。我们要坚决筑牢安全生产底线。创建全省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按照“四个不能省”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化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统筹抓好灾害普查、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综合减灾等工作。深化“放心消费在泰安”创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我们要努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强化重点企业、行业和重点区域经济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分类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积极推进建制县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工作。深化“金安工程”和“金融风险化解攻坚行动”,持续深入开展“增信贷、降不良、打逃债、树诚信”专项行动。我们要着力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高水平建设平安泰安、法治泰安,深入实施社会治理“六大工程”,加快创建国家级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信访积案和突出问题化解攻坚,新增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到90%以上。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强化少数民族帮扶,维护宗教稳定和民族团结。

  各位代表!新征程、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忠诚履职能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和服务大局,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地落实。我们一定要树牢法治思维,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工作。大力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开展年终述法工作。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我们一定要坚持改革创新,提升破解难题能力。紧紧围绕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堵点、痛点,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狠下功夫,坚决破除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体制机制瓶颈。我们一定要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担当干事能力。健全完善正向激励、容错纠错等工作机制,为敢担当、勇担当,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搭建舞台、撑腰鼓劲。持之以恒纠“四风”、转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精简文件、会议,落实好“周一无来人、二三无会议”制度,持续为基层减负松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我们一定要强化廉洁自律,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坚定不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履行“一岗双责”。支持配合组织监督、巡察监督,强化政务督查,加强审计监督。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进一步提升12345政务服务热线能力和水平,打造优质高效的市民服务热线平台,畅通政府与群众互动渠道。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中共泰安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击鼓再奋战、整装再出发、再创新辉煌,携手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勇前进,为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泰安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月25日 张涛)

2021-03-31 15:31 来源:泰安市政府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