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4月22日 彭代元)

2021年05月18日 11:19   来源:贺州市人民政府   

  点击查阅更多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4月22日在贺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贺州市代市长 ?彭代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空前冲击,肩负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顺利收官“十三五”的历史使命,在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优良作风,以“开春就开干、开局就决战”的持续奋斗姿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力推动全市经济持续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年GDP增长7%,排全区第二,总量继续晋位升级。财政收入增长8.4%,排全区第三。自治区点赞贺州:在大战大考中考出了优异成绩,在决战决胜中交出了满意答卷!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在大战大考中考出优异成绩。我们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及时有效地防止了疫情扩散蔓延,不失时机地推进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走在全区前列。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我们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区14个设区市中率先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议,严格按照“四早”要求,织牢“五张网”,落实“十严格”,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在全区较早实现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双清零”。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不放松,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巩固拓展持续向好防控形势,自去年2月3日以来无新增确诊病例报告。圆满完成驰援湖北武汉市、十堰市任务。

  复工复产关乎生计,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系列稳增长对冲政策,出台“贺10条”等15项稳增长政策,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发放贴息“复工贷”“稳企贷”21.9亿元,为企业减税降费8.05亿元,减免社保、医保费用3.89亿元,兑现复工复产、稳岗就业等财政补贴2.88亿元。新增“四上”企业103家。新设立市场主体3.82万户,净增2.09万户,增长121.3%。粮食总产量达60.69万吨,生猪出栏117.02万头,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发放“消费贷”27.23亿元,核销消费券金额1945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市级层面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26亿元,增长32.3%。民间投资增长15.1%。进出口总额增长20.7%。

  与此同时,我们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债务风险,超额完成政府隐性债务年度累计化解计划,稳妥有序降低债务风险等级。争取自治区转贷新增政府债券36.7亿元、专项债券配套融资额度18.5亿元、抗疫特别国债8.36亿元。对贺投集团和旅实集团进行了战略重组,将市交投集团永贺高速主线运营股权、债权债务划转广西交投集团,永贺高速贺州支线项目转为政府还贷模式,并变更广西交投集团作为投资主体实施建设,实现了2020年末市属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15.6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21.6%,存贷比为85.5%,提高10.96个百分点,获评为广西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

  各位代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在这次大战中,广大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众志成城,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扛起了使命、经受了考验,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这次大考中,全市领导干部保持定力,锤炼了克难攻坚的过硬本领,以直面挑战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考出了令自治区满意、令人民群众满意的优异成绩!

  在决战决胜中交出满意答卷。实施“百日总攻·六大清零”行动,增派55名突击队员,对全市33个计划脱贫村进行挂牌作战。筹集安排财政扶贫资金23.85亿元,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0.56亿元。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1.65万个,向贫困劳动力发放稳岗等补贴6068万元。291家扶贫车间带动3660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兑现人工繁育陆生野生动物处置补偿资金8169万元。疫情期间通过各种渠道销售扶贫农产品近4亿元。创新选派365名民营企业家挂任贫困村“荣誉村主任”,动员1424家民营企业参与扶贫行动。统筹用好粤桂扶贫协作财政援助资金1.1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13个。全面完成中央、自治区反馈问题整改,“四大战役”全面胜利,“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解决,县级“5+2”特色产业贫困户覆盖率达96.3%,746个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2020年剩余的13995名贫困人口、33个贫困村全部如期脱贫。

  在全力东融中闯出“贺州经验”。争取自治区出台支持东融先行示范区建设的17条政策。扎实推进“三企入桂”“定向招商”工作,引进正威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亿航智能等一批龙头企业项目,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34亿元,“三企入桂”资金到位率排全区第一。贺巴高速公路(贺州段)建成通车。贺州黄姚机场项目启动首选场址临时气象观测站建设。贺州海关正式开办属地进出口报关业务。贺州—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开通。新建人才“飞地”和科技创新平台7个。入选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与广东省佛山、肇庆等5市实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云上易税”经验、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贺州经验”在全区推广。

  在产业发展中抓出重大突破。坚持大抓产业、抓大产业,扎实开展“产业发展突破年”行动,组建12个工作组,166项“3+6”产业集群项目完成投资91.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9%,排全区第三,拉动GDP增长2个百分点。纯一陶瓷(一期)等21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亿航智能、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等4个项目新增为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6%,京基智农、新希望等龙头企业落户贺州,市肉类加工配送中心(一期)等项目投产运营。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6%,排全区第三。姑婆山旅游区成功创建自治区旅游度假区,黄姚古镇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通过自治区初评。获评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市、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第二批重点推进城市。

  在民生事业中干出新的成效。全市民生支出184.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6%。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2.7%、8.6%。全年新增城镇就业超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人次,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6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2.87%,低于控制目标1.3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低于控制目标1.9个百分点。新(迁)建中小学校(幼儿园)32所,市民族学校、八步区城东实验初级中学、城东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678个村卫生室实现“村医通”诊疗直接结算。开工建设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6个。获评“全国无障碍环境市县村镇”称号。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5%。建成“绿色矿山”10座。黄安寺、狮子岗排洪河等城区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有序推进。统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和幸福乡村建设,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30个,建设乡村风貌示范带3条。成功举办“一会一节”、姑婆山国际越野挑战赛等系列重大节会活动。市级党委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排全区第三。人民群众安全感达98.32%,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调查满意度达96.48%。民兵调整改革工作全区考评排名第一。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获评自治区文明城市。

  各位代表!随着2020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我市“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五年来,在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自治区党委对贺州工作提出的“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力东融、加快发展”总体要求,深入开展“三年攻坚,赶超跨越”行动,加快培育“五大新引擎”,诸多领域取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实现了“三个历史性跨越”“三个根本性变化”“两个更满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评价贺州:思路清晰、重点明确,变化很大、成效显著,势头很好、潜力很大!

  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十三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长8.2%,2020年总量达753.95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7倍,实现持续赶超跨越,上升到全区第12位;财政收入年均增长9.5%,总量达74.04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6倍,排名晋升了两位,排全区第12位。经济总量实现从长期排名末位到首次晋位升级的历史性跨越!

  脱贫攻坚实现历史性跨越。5个县(区)全部摘帽,28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1.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市贫困发生率从13.88%降至0。全面小康建设实现从贫困县“全覆盖”到“全摘帽”、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跨越!

  发展格局实现历史性跨越。自治区出台实施《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发展规划》,贺州首次跻身全区发展战略前沿。2018年全力东融以来,引进大湾区项目632个,正威等16家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纷纷落户,软视科技等80多个新经济新业态项目相继落地,“双飞地经济”模式助力贺州加快腾飞,三年来GDP年均增长9.2%,排全区第一。高铁动车公交化开行,永贺高速、贺巴高速(贺州段)先后建成通车,“县县通高速”全面实现。全力东融成为了建设壮美广西、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的生动写照,发展格局实现从发展“边缘”到东融“前沿”的历史性跨越!

  发展动能呈现根本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从“十二五”末的23.7:34:42.3调整为19.1:34.2:46.7。68个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列入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18个。战略性规上工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6%。预计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8.4%,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发展动能呈现从更多依赖高耗能资源型产业到“四新”型绿色产业加速崛起的根本性变化!

  创新驱动呈现根本性变化。基本完成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新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等22家自治区级以上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新增39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76项。创新驱动呈现从政府鼓励创新到企业自主创新的根本性变化!

  人居环境呈现根本性变化。获批全国第一个地级市空间规划。预计城镇化率47.5%。平桂区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市民中心等一批公共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市民公园从无到有,大钟山公园、爱莲湖公园、北堤公园、园博园和一批市政小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好去处。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保持在全国前30名。入选全国第三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贺街、黄姚入选全国特色小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分别累计达9个和43个。获评世界长寿市、中国首个“全域长寿市”,国际健康长寿论坛永久落户贺州。人居环境呈现从传统的“小县城”到宜居、宜业、宜游长寿市的根本性变化!

  五年来,我们努力让百姓过上更满意的生活。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保持在80%以上。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6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12.2万人次。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2%、9.4%。新建成中小学校(幼儿园)94所。贺州学院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均在98%以上。安全生产、防灾救灾成效保持在全区第一方阵。

  五年来,我们着力打造人民更满意的政府。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守国务院“约法三章”,持续纠治“四风”,大力精文减会,“三公两费”压减1133万元。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4件,出台政府规章2部。全面落实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办结。全面加强审计工作。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同时,民族和宗教工作取得新进展,平桂“土瑶”聚居深度贫困地区实现整体脱贫。国家安全、群团组织、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和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效,统计、档案、史志、电力、通信等工作取得突破发展。

  各位代表!五年历程,步履坚实,足音铿锵;五度春秋,砥砺奋进,硕果累累。今日之贺州,全力东融开启新篇,三次产业量质齐升,经济总量赶超跨越,势头强劲的“贺州速度”让发展底气十足;今日之贺州,新区高楼拔地而起,城市夜景美轮美奂,公园广场柳绿花红,生态长寿的“贺州形象”让城市更有魅力;今日之贺州,百姓生活红红火火,群众办事便捷高效,创业就业氛围浓厚,奋发有为的“贺州自信”让民心同向同行!

  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难越向前。“十三五”期间,我们经历了一系列大事、要事、难事,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成效、成果。经验表明,我们推动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必须坚持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必须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全力东融为统领,全力打造广西向东开放合作的先行区、产业融合联动发展的新高地、大湾区康养旅游的首选地。必须坚持以“大抓产业、抓大产业”为导向,舍得以资源引产业,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新机遇,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加快培育打造“3+6”产业集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以执行力建设为保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强化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不断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是中央、自治区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历届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打下的良好基础和各界朋友大力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努力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贺部队、武警官兵、消防救援指战员,向来贺州创业的投资者和劳动者,向所有关心支持贺州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我市仍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这个基本市情没有变,仍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阶段这个最大特征没有变,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经济总量偏小,地方财力紧张,产业基础薄弱,龙头企业缺乏,城市配套滞后,居民收入偏低,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短板不少等等。我们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迎难而上、克难攻坚,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重托和期待!

  二、“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自治区奋力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关键时期,是贺州加快发展、赶超跨越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和“干”的作风,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奋力谱写新时代贺州赶超跨越新篇章。

  根据《中国共产党贺州市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总目标总要求,全面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力东融、加快发展”总体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开放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抢抓东融先机、加快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着力推动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加快实现绿色发展,着力推进贺州治理现代化、加快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实现经济发展提速提质、社会安定和谐、民族团结和睦,为与全国全区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建议》明确了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是“赶超跨越、开创新局”,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持续赶超跨越、全力东融形成“贺州模式”、绿色发展力争保持领先、市域治理彰显贺州特色、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经济增速保持在全区第一方阵”“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翻一番”的发展要求,部署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全力东融、产业优先、乡村振兴、长寿品牌“五大战略”举措。

  根据《建议》,市人民政府编制了《贺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9%,力争10%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61万吨,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13个方面任务的落实:

  (一)高水平建成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深入实施规划、交通、产业、金融、人才、服务“六个东融”行动,推动东融先行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粤桂两省区合作重要事项。探索组建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深化发展“双飞地经济”,打造一批“飞地经济”合作区,精准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建设成为广西向东开放合作的先行区、产业联动发展的新高地、大湾区康养旅游的首选地。

  (二)大力建设科技强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补齐科创基础平台短板,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创新人才培育,引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强化区域研发合作,引入孵化高新技术产业。新增自治区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0个以上。建成广西大数据发展重要节点城市。

  (三)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产业优先战略,着力培育壮大“3+6”产业集群,力争2025年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推动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提升,促进碳酸钙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培育壮大黄金珠宝等都市消费工业,加快发展无人机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推动服务业提质升级,开展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促进产业园区升级发展,实施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培育打造一批千亿元产业园区、百亿级龙头企业、十亿级供应链平台。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安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现代设施农业推广应用,创建一批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推动品牌强农。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五)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规划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强市工程项目。布局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稳步扩大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优化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全面保障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城乡供水安全。

  (六)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高标准建设东融新区、城东新区、江南新区,加速平桂新城与主城区融合发展。开展新一轮县域经济提升行动,坚持错位竞争和差异化县域特色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协同发展市域东南部、北部、西南部三条生态文旅康养带。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严格实施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质量不降、布局稳定。

  (七)着力提升投资消费拉动力。坚持实施扩大地方需求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建设一批强基础、增功能、优结构、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提升出口质量和利用外资水平。

  (八)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市场化、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重点推进土地、电力、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建立健全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绩效导向的政府预算体系,优化市、县(区)、园区间财税分配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设自治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推动改革系统集成,推进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集成改革试点。

  (九)大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全力打响长寿文化品牌。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推动历史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促进文化对外交流合作。

  (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打造山水园林长寿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绿色“后花园”。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生态修复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健全森林、湿地、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大力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十一)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水平,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支持贺州学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全面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强化“一老一小”、妇女和残疾人基本权益保障。全面推进健康贺州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建设一批优质医疗机构。推动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和创新。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十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贺州。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经济运行重大风险,实现经济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和公共安全体制机制;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坚决落实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军民各重点领域融合发展。加强法治贺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十三)加强规划实施保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构建统一规划体系,完善规划实施机制,落实规划纲要实施责任,建立健全要素保障联动机制,全面推动规划纲要顺利实施和落地见效。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各位代表!我们坚信,只要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奋勇争先,说干就干、干就干好,就一定能奏响贺州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贺州发展一定能蒸蒸日上,贺州人民一定能更加幸福!

  三、2021年的主要目标与重点工作

  五年看头年,起步很关键。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财政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节能减排降碳指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目标范围内。

  为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必须以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姿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重点抓好以下7个方面的工作:

  (一)卯足全力推进产业振兴行动

  推动工业优化升级。启动制造业攻坚突破三年行动。积极争取自治区支持工业发展的400亿财政和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向工业,力争全年工业投资增长20%。与华润集团探索共建“飞地园区”,积极促进产业大循环,加快建设广西贺州华润大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实现冶金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投产达产,开工建设正威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加快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在市、县(区)中心城区新建建筑中全面推广应用“三板体系”及建筑构配件。加快推进自治区“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建设。推动花岗岩一体化、绿色织梦新城等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培育打造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启动服务业融合发展三年行动,积极探索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打造“两业”融合发展平台载体。巩固“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成果,加快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工程,推动黄姚古镇、姑婆山产业区等12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升级。支持做大石材碳酸钙产业研发中心、怡亚通等平台,争创国家、自治区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区。进一步完善碳酸钙绿色循环产业链,着力将碳酸钙产品交易中心打造成为百亿元大型专业市场。推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抓好广西药食同源康养产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南乡西溪温泉(二期)、天沐温泉等项目,打造中国温泉之都。联合桂林、肇庆市携手建设集文化旅游、健康养生、康养旅居、产业融合于一体的“粤桂画廊”。扎实推进厅市共建黄姚古镇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和康养产业发展,推动平桂和昭平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钟山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黄姚古镇创建国家5A级景区、姑婆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发展,大力培育规上企业、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鼓励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开展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力争新建成4个自治区级示范区,打造一批集现代农业、休闲旅行、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以“肇庆—贺州—桂林”3市高铁、高速沿线为重点,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力争各县(区)年内创建一批自治区级、市级、县(区)级休闲农业示范区。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四上四新”企业培育壮大三年行动,全力推进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重点支持亿航智能等项目建设。支持天微电子、软视科技、翔兰科技、智慧浆云等企业发展。推动小鹰-700飞机总装基地部分投产,加快钟山县广西东融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项目落地。深入实施“千企技改”工程。力争每年新增“四上”企业100家以上、“四新”企业50家以上。

  (二)精准加力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

  强化东融政策落地。充分释放17条东融政策红利,有效承接11项自治区级行政权力事项。做好自治区“飞地经济”合作区申报工作。推动东融发展规划与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划、大湾区区域发展规划有机衔接,科学编制我市“十四五”规划及各专项规划,争取一批东融重大项目纳入国家、自治区规划盘子。

  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启动贺州黄姚机场项目预可研报告编制工作,建成临时气象观测站,争取将机场选址上报民航局审批。加快推进信梧高速、连贺高速、永贺高速贺州支线等项目建设。争取洛湛铁路电气化复线扩能改造,贺梧城际、碳酸钙铁路专用线等项目纳入自治区及以上规划。加快马江集装箱港口及物流综合站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完成桂江京南、旺村二线船闸工程前期工作,争取桂江扩能工程列入上级规划。推进潇贺古道运河规划编制,力争纳入湘桂运河建设规划。

  深化精准有效招商。深入开展“湾企入桂”贺州行动,持续深化精准定向招商,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4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额1300万美元以上。重点引进一批建链补链强链的企业和项目,力争引进湾企投资项目50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以上。

  打造金融东融模式。重点开展面向大湾区企业的招商和金融合作,精准对接和引进大湾区企业投资项目,推动资金运作、技术转移、以商招商和融合发展,构建金融东融“贺州模式”。发挥国有企业“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用巧国有资产,以所有制改革为抓手,积极引进央企、名企、湾企和财团,在贺州发起设立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合作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做强特色产业。用准国有资本,引进和投资一批高精尖企业,培育企业上市,做大国有资本。用足融资资金,有序有效处理好国企负债问题,以时间换取发展空间;想方设法推动国有企业达到2A信用评级,强化银行融资,实现可持续投融资。善用“他人的钱”,探索土地一级开发、配套设施建设等合作开发模式,实现降低负债、撬动发展。积极争取广西北部湾银行、柳州银行等在贺州设立分支机构。完成广西贺州桂东农村合作银行和钟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优化融资营商环境,研究完善企业专项转贷资金机制,建立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机制,全面提升企业获得信贷办理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出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力争全年新增贷款100亿元以上。

  (三)尽锐接力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加强就业、产业扶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确保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效益、经营性资产不流失或不受侵占。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实施乡村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计划。开展新一轮乡村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补齐农村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短板。全力打造槽碓村、岔山村、岩口村等15个乡村振兴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开展乡村风貌提升行动,整体提升汕昆高速、永贺高速沿线乡村风貌;打造1条市级、10条县级乡村风貌提升示范线路;完成154个自然村、11530户农房改造,3455个村庄“三清三拆+”环境整治;确保八步、平桂、钟山通过自治区全域推进“三清三拆”环境整治整县验收。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强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推行农村生活垃圾“二次四分法”,打造生态美丽宜居乡村。

  实施乡村主导产业“强弱项”行动计划。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以上。提升良种培育技术能力,加强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加快京基智农等生猪项目建设,确保生猪生产年底恢复到常年水平。实施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发展富川脐橙、昭平茶、八步三华李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大钟山贡柑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争创力度,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加快实施油茶“双百”计划,发展林下经济。实施设施农业推广应用三年行动,大力推进供港蔬菜备案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和“圳品”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打造平桂设施(大棚)蔬菜、八步区供港蔬菜等基地,大力推广工厂化育苗等设施农业技术,完善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推广应用节水等农业科技创新技术。

  实施乡村关键环节改革“求突破”行动计划。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0家以上,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和集体林权制度、农村金融及“三变”改革。加强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和建房管理,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定,狠抓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实施乡村人才引进培育工程,推进人才资源向乡村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严格落实县(区)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

  (四)持续发力上项目扩投资促消费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谋划推进102个以上自治区级、532个市级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实现平桂区大数据云计算生态科技产业园等110个项目开工,市东融广场等56个项目竣工,加快广西数字贺州产业园等175个续建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70亿元以上。做好191个预备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实施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重大工程“两新一重”项目,实现“五网”基础设施项目投资71.3亿元。谋划自治区“双百双新”项目45个以上。争取全年新增供地1.5万亩、土地增减挂1500亩,土地、资金和能耗指标优先安排给效率高、贡献大、产业链长的项目,力争拿地即开工。深入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积极落实信贷融资。大力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各种补助资金和上级专项资金,加强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提高新增地方债券额度。

  持续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着力打造贺州“日新夜异”消费样板。迅速恢复“日经济”,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推动旅游行业加快复苏发展,力争全年全市旅游总消费、旅游总接待人数恢复至常年水平。提振文化娱乐、商贸百货、餐饮住宿等重点行业消费,促进汽车、家电、成品油等大宗商品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支持“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发展。加快点亮“夜经济”,通过开展“足球之夜”“温泉之夜”“黄姚之夜”等“一县(区)一特色”的差异化促消费活动,培育“夜间经济”等新型消费,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入落实纾困惠企政策,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创新开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春牛行动”,落实好“桂惠贷”等政策措施,采取“一企一策”等方式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题。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想方设法为企业引进和留住人才,增强抵抗市场风险能力。拓宽民营企业与政府的沟通渠道,完善企业家正向激励机制,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五)蓄足内力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创新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着力破解制约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思想和体制机制障碍,紧盯县域主导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领域筛选和实施项目,加快补齐县域基础设施短板。坚持做优存量、扩大增量,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优势产业,积极谋划“四新”产业、发展“四新”经济,每个县(区)至少打造一个特色产业集聚区,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明晰各园区发展定位,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化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健全完善“镇园合一”管理模式。以九大市属工业(产业)园区为主体,在“1+3”改革基础上扩增为“1+4”改制。探索园区管理机构与运营机构适度分离管理模式,推动园区逐步由“政府投资、政府建园、管委会管理”向“社会投资、市场建园、公司化运营”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模式转变。大力推动产城融合,积极引进配套的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实现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大做强主业,做专做精延伸业,做实做好新兴业务,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严控非主业投资,推动现金流闭合运行,做大营收和集团资产,增强核心竞争力,力争实现1家以上国有企业达到2A信用评级。规范项目投资行为,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严格落实“三个坚决”措施,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济可行性分析和量本利分析,避免重大投资失误和经营失误。稳妥有序推进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和债务置换工作,加快市属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处置;避免市本级国有企业之间的相互担保行为;原则上不能开展高息短期融资,提升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能力。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培育孵化、价值管理、有序进退等方式,持续深化与广西投资集团、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北部湾投资集团、广西建工集团、中资钙业、亿航智能等大型企业的发展合作,实现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

  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国家级碳酸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快培育国家火炬碳酸钙特色产业基地等一批科研创新平台。支持生态产业园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孵化器。在关键技术突破、新产品研发方面策划包装一批“双百双新”项目。大力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备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深化与大湾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的合作,探索发展“飞地实验室”“飞地研发中心”和人才“飞地”,促进大湾区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贺州。

  (六)巧借外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继续深化“三路两片区”改造和全面提质,重点开发打造贺江城区段“一江两岸”城市经济带。实现北环路、江南中路(贺州大道至灵峰路段)全面通车。提质改造建设路、八达路、鱼峰路、新兴南路及老旧小区路网。开工建设东鹿大桥,新建人行天桥2座。布局建设一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商业配套一体化停车场。建设城市管理智慧化服务平台,打造广西智慧化管理示范城市。实现永丰湖等城市公园建成开园。加快红星美凯龙城市综合体建设,力争万达广场建成开业。开工建设大湾水库水源工程。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07个、6044户。加快通信、电力、迁改等项目建设。强化黑臭水体治理,加快建设城东、江南污水处理厂,争创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市和国家排水防涝治理示范城市。加快建设垃圾无害化、分类处理设施和餐厨垃圾处理中心(二期)等项目。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中心城区、县城与城镇在产业、要素、资源配置等方面衔接,打造富贺一级路通道经济带。以“五网”、新基建等项目为依托,加快县域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和提档升级。以县城、集镇、园区为主要载体,大力培育发展现代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增强县城的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力。持续推进贺街宗祠文脉小镇、黄姚文化旅游小镇、南乡壮美温泉小镇、钟山饰界时尚小镇等4个国家和自治区级特色小镇,加速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

  打造生态贺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平桂区控源截污工程,继续开展贺江城区段综合整治。深化“河长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林业资源监管和保护。加强建筑工地等扬尘治理,抓好餐饮油烟、露天焚烧秸秆垃圾等专项治理。统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抓好矿产资源管理和矿山治理。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让贺州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七)凝聚合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持续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确保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新增外出务工总人数达1.6万人次以上。持续做好市场价格监测,抓好重点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全面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实现看病购药“一码通行、无卡就医”。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加快推进贺州第三高级中学等中心城区公办学校项目,积极筹建贺州职业技术学院和贺州技师学院。抓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建成乡镇公办幼儿园16所。扎实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6.1%以上。加快贺州学院应用型大学建设步伐。

  推进健康贺州建设。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城东分院、市妇幼保健院搬迁等项目,力争八步区第二人民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做好桂东人民医院贺州分院、市第六人民医院、市卫生应急处置综合楼等项目前期工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建设改造各类公共文化场馆,重点推进市图书馆、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加快筹建长寿博物馆。加强古村古镇及民俗文化的保护利用。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开工建设市体育中心,在城区合理布局体育公园、小型全民健身广场等设施,建设一批城市滨水绿地休闲项目。举办好市第五届运动会。培育姑婆山越野挑战赛、东融足球邀请赛、黄姚长寿马拉松等品牌赛事。

  创新社会综合治理。持续开展“平安贺州”“法治贺州”建设,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深化禁毒重点整治,防范化解个人极端案件事件风险,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新型犯罪。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城市应急保障体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升民族宗教领域治理能力。抓好信访维稳、退役军人和双拥等工作,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今年和“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对全市各级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纵深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局,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抓好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不折不扣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决策部署。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推动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地方立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虚心听取和采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强化审计监督。

  加快建设廉洁政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不懈反对“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控“三公两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强国资国企、公共资源交易、公共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管。

  加快建设高效政府。优化政务服务,推进政务公开,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力争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全面完成2020年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巩固提升精文减会成果,深化拓展为基层减负工作。坚持和完善重大事项、重点工作推动落实机制。规范督查检查,完善绩效考评。

  各位代表!新征程孕育新机遇,新起点当有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敢于担当、善作善成,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加快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推动贺州持续赶超跨越、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名词解释

  “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关键措施。

  “五张网”:即“横到边、纵到底”的防控责任网、基层社区网、入口道口防控网、医疗救护网、物资保障网。

  “贺10条”:即贺州市应对疫情保障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10条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实施稳生产返保费、稳就业享补贴、稳收入减免税、稳经营缓缴费、稳创业减免租等方面。详见《贺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疫情保障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贺政发〔2020〕2号)。

  “复工贷”:即自治区政府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努力实现全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实施的贴息政策。全区各级财政部门统筹安排10亿元资金,对辖区内有关银行机构向复工复产企业发放符合条件的优惠利率贷款按2%的利差进行补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贴息贷款发放时间为2020年3月10日至6月30日或贴息资金用完之日截止(两者中先到即止)。

  “稳企贷”:即为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财政金融作用支持稳企业保就业,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延长复工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执行期限,将复工贷未使用贴息资金额度延续用于“稳企贷”财政贴息。贴息政策截止时间由2020年6月30日延长至2020年10月31日。

  “四上”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和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

  “三企入桂”:即央企、湾企、民企入桂。

  人才“飞地”:即探索建设“科研、孵化、前台、招才”在发达地区,“生产、转化、后台、用才”在贺州的“飞地”发展模式。

  “3+6”产业集群:即绿色高端碳酸钙产业、金属新材料产业、生物制药产业3个自治区重点扶持产业集群,冶金循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绿色高端纺织业、现代特色农林产业、大健康和文旅产业、现代服务业6个市级重点产业集群。

  “双百双新”:“双百”即投资超过百亿元或产值超过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双新”即新产业、新技术项目,新产业项目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新模 式等重点项目,新技术项目是指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点项目。

  “绿色矿山”:即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实行科学有序开采,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扰动控制在可控制范围内,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

  “双飞地经济”模式:即以贺州为“飞入地”,探索建立科研孵化在大湾区、生产转化在贺州的“飞地园区”“飞地景区”模式。同时,引导本地企业走出去,建立生产、加工、仓储在贺州,销售市场、品牌宣传、产品研发在大湾区的“飞地企业”和“飞地市场”合作模式。

  “四新”: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全域长寿市”:2020年10月25日,中国(贺州)首届长寿产业经济发展峰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举行,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评定贺州市八步区、平桂区为“中国长寿之乡”,并授予贺州“全域长寿市”的牌匾。至此,贺州所辖县(区)全部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成为中国首个“全域长寿市”。

  “三公两费”:即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费及运行维护费、会议费、培训费。

  “飞地经济”:即打破区划限制,在平等协商、自愿合作的基础上,以生产要素的互补和高效利用为直接目的,在特定区域合作建设开发各种产业园区,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等合作和协调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一老一小”:即城镇无保障老人和在校学生及学龄前婴幼儿的简称。

  “三板体系”:即预制叠合楼板、预制内隔墙板、预制楼梯板。

  “药食同源”:即在我国药典目录中,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收录验证的100多种中药材,在民间广泛食用,既具有作为食物的功能,又具有药材功能。此类药材既可以作为食品,又可以作为药品。

  “粤桂画廊”:即充分发挥肇庆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贺州市建设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桂林市国际旅游胜地升级发展的优势,聚焦文旅合作,深化协同带动,以实施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资源要素共享配置一体化,肇庆、贺州、桂林三市携手打造集文化旅游、健康养生、康养旅居、产业融合于一体的区域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带。

  “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

  “三清三拆”:即清理村庄垃圾、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池塘沟渠;拆除乱搭乱盖、拆除广告招牌、拆除废弃建筑。

  “二次四分法”:即通过农户源头初分和村保洁员细分的二次分类,把农村生活垃圾分为易腐烂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不可回收垃圾,进而实现源头减量。

  油茶“双百”计划:即全面实施百万亩油茶基地、百亿元油茶产业的计划(到2022年,全市油茶种植面积突破一百万亩;到2025年,全市油茶产业年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以上)。

  “圳品”生产基地:即符合供深食品标准体系,由企业自愿申报并经评价合格的食品或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

  “三变”改革:即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深入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等三项改革。

  “一户一宅”:即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五网”:即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物流网、地下管网。

  “镇园合一”:即探索建立产业与信都镇管理机构合一体制,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建立分工各有侧重、相互紧密协作的工作运行机制,促进产业园与经济发达镇融合发展。

  “1+4”改制:即2020年以来我市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主要包括一个总方案,四个配套细则。一个总方案指:《中共贺州市委办公室 贺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贺州市工业(产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贺办发〔2021〕1号)。四个配套细则指:《贺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贺州市工业(产业)园区竞聘上岗暂行办法(试行)的通知》(贺政办发〔2021〕3号)、《贺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贺州市工业(产业)园区薪酬收入分配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2021〕4号)、《贺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贺州市工业(产业)园区绩效考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2021〕5号)、《贺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贺州市工业园区财政收入分配办法(试行)的通知》(贺办发〔2021〕6号)。

  “三个坚决”:即项目资金没有落实的项目坚决不能进行招投标,项目收入不能完全覆盖本息的公益类项目坚决不能上,经营性项目回报率不到8%的坚决不能上。

  “三路两片区”:三路指潇贺大道、光明大道、贺州大道;两片区指城东片区、江南新城片区。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即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贺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4月22日 彭代元)

2021-05-18 11:19 来源:贺州市人民政府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