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0日 王子联)

2024-02-22 14:08 来源:长春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石兰兰)

长春市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0日 王子联)

2024年02月22日 14:08   来源:长春日报   

  ——2024年1月10日在长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王子联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承压奋进、克难求成,启动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攻坚行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一)全力以赴提振经济

  强化经济精准调度,及时出台稳增长政策,开展万人驻万企,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2.1亿元、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6.5亿元、增长25.4%,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工业稳中快进。发挥一汽龙头带动作用,支持一汽扩大排产、释放产能,一汽在长生产整车155.8万辆,完成产值3165.4亿元,分别增长16.7%和11.9%。一汽奔腾跻身百亿级企业行列。中车长客中标国内年度最大地铁订单,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动车组首次出口欧洲。汽车、装备制造、光电信息产业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522.4亿元、增长8.9%。

  消费加速回暖。出台促消费一揽子政策措施,房地产、汽车交易中心建成投用,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8%,新车销量增长47.8%。万象城、文和里、远大购物中心等新商业体开业,成功举办汽博会、农博会、电影节、航空展等活动,红旗街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升级打造冰雪新天地,新雪季接待游客将突破5000万人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09.8亿元、增长10.6%。

  投资稳定增长。开展春秋季项目大巡检,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1286个,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11亿元,中法智能产业园、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等310个超10亿元项目加快建设,大陆汽车电子二期等350个超亿元项目实现投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6%、占固投比重进一步提升。

  (二)着力培育发展动能

  创新体制机制实现重塑。召开全市科创大会,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委员会,地校院企全方位参与,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组建未来科创集团、人才集团,设立未来种子基金,以长兴基金为母基金发起设立各类基金29支,投资项目145个。建成吉林大学概念验证中心、14个市级中试基地和8个科技产业园区,科技成果本地转化2050项、增长141%。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近2倍,“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452户。我市在全球科研城市排名跃升到第31位。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确立“3转、4强、7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出台实施支持汽车、光电、医药、文旅等专项政策,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同志包保光电、医药两大产业,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汽车产业稳步“上台阶”,奥迪PPE试生产,比亚迪动力电池、一汽中车电驱投产,新能源车产量增长43.2%,我市入选全国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装备制造产业规模扩大,中车长客积极拓展机电总包、风电装备等业务,精密仪器与装备研发中心、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光电信息产业集聚发展,长智光谷、光电信息产业园二期竣工,吉林一号卫星在轨运行108颗,建成世界最大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生物医药产业量级提升,支持亚泰、金赛、百克等企业扩大产能,长春高新股份连续6年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产值和营收增长10.8%。新能源产业加速培育,大力发展风能、光伏等清洁能源,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96.9万千瓦,加快布局氢能“制储运用研”全链条应用场景,比亚迪储能、“新能源+增量配电网试点”等一批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数字产业不断壮大,算力中心、数据交易中心、大数据深加工基地建成启用,华为吉林区域总部加快建设,556户工业企业完成智改数转,我市获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57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8%。

  (三)加快农业农村建设

  农业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379.6万亩,在全省率先建成1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实施保护性耕作1140万亩,克服局地洪涝灾害影响,粮食产量达到254.91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肉牛发展到166.2万头。农业总产值完成967.6亿元、增长4.7%。

  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壮大。聚焦“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做好产业增值文章。认养一头牛、中粮油脂、佐丹力等56个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73户,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产值实现700亿元、增长10.6%。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新建修缮农村公路3913公里,完成国土绿化51.3万亩,绿化美化村屯1300个,农村改厕1.38万个,1071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现24小时稳定供水,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6条、“千村美丽”村204个。

  (四)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营商环境日益优化。出台《长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4.2天,行政许可事项即办件占比达到40%,惠企利民政策直达做到全覆盖,城市综合信用指数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新登记经营主体29.7万户,3户企业上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3%。

  重点改革扎实开展。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完成国有资产清查,盘活存量资产68.5亿元。推进开发区改革,31个开发区优化整合至21个。启动财政体制改革,将部分市级税收单列企业下放给区级,部分市级独享税种调整为市区共享。扎实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流转成交额实现翻番。完成市、县两级国防动员体制改革任务。

  对外开放逐步扩大。成功获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开通长春至莫斯科TIR跨境公路货运线路,龙嘉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万人次,航班量、旅客量恢复率均位列国内千万级机场之首。出口额增长58.9%,进出口结构明显优化。出台全市统一的招商引资政策,务实有效开展各类招商活动,签约项目1167个,开工(开业)项目1000个,引资额增长31.5%。

  (五)加强城市建设管理

  城市规划更加完善。完成长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6个县级总体规划和104个乡镇规划,着手编制北湖未来科学城、永春现代生物医药城“双城”规划,完成轨道交通线网等26个专项规划,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城市建设不断加快。轨道交通8条线同时在建,6号线热滑试车,4号线南延开通。长双快速路、石头口门绕越线、河东路延长线、世纪大街快速路四环主线实现通车。北湖大桥维修加固提前完工。启动南四环快速路改造。人民大街下穿隧道、东南湖大路延长线等工程加快推进。打通断头路、卡脖路27条。第六净水厂调试通水。新改建地下管线559公里,新增供热能力1120蒸吨。累计建成换电站88座、公共充电桩6000个。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城市管理日益规范。深入推进交通综合治理,点线面系统施策,学校、医院、商圈周边通行效率平均提高10%,高峰拥堵指数下降20%。扎实开展“走遍长春”行动,整改市容问题10万余个,拆除违法建设4500处,改造提升25个高速出入口,规范48处户外便民市场,市容市貌更加整洁有序。

  生态质量明显提升。认真开展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空气质量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力推进污水处理“一厂一策”提质增效工程,完成321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建设绿水长廊152公里,实施生态补水1.4亿立方米,16个国考断面全部达标。治理修复历史遗留矿山267公顷。生活垃圾全部资源化利用,首次实现零填埋。

  (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年初确定的50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0.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6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实施高校毕业生租房和生活补贴政策,大学生留长10.3万人。连续第19年上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为3万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发放困难群众救助金15亿元。改造老旧小区447个、棚户区7093户,筹集保障性住房1万套。确权未登记房屋1030万平方米,做法入选中央主题教育典型案例。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新建改造公办幼儿园39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8000个。“强师计划”引进优秀教师876人,超过去3年总和。10所公参民学校转公,汽高专顺利升本。北京安贞、浙大妇产2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获批建设并提前开诊。全市患者门诊、住院次均药费分别下降14%和18%。集采药品耗材增加107种,为群众减负19.3亿元。开展4000场文化惠民活动。推进南广场、商埠地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国家卫生城通过复审,全国文明城复牌。成功举办首届市运会、马拉松等赛事。

  (七)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本质安全水平切实提高。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实施12个重点领域源头治理,解决440万电力用户表后端安全管理空白问题,累计为居民免费改造燃气阀管灶192万户,实施道路坡改平1285处,修复3569栋高层建筑消防水系统,三无住宅电梯动态清零。压实三管三必须责任,厘清所有行业门类管理边界,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局面形成,一大批安全隐患得以消除。成功应对榆树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实现人员零伤亡,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

  重大风险隐患加快化解。坚持“一楼一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实行项目施工穿透管理,22个楼盘2.36万套“保交楼”住宅交付入住。稳妥推进高风险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清收,非法集资新发案件下降42%。积极化解政府债务,严防国企及平台公司债务风险。

  社会治理工作务实有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命案和有影响案件全部告破,我市获评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切实增强市长公开电话受理办理能力,通过每日舆情摘报、信访专报等,及时推动解决一大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99.3%。

  (八)强化政府履职尽责

  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意见。办理市人大议案6件、代表建议216件,市政协建议案2件、委员提案327件。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八五”普法,加强审计监督。政府坚持节用裕民。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圆满完成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考评。国家安全、地方志、红十字、公积金、供销、气象、档案、机关事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2023年长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长春发展的朋友,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牢固,需求紧缩、预期偏弱仍是突出矛盾,部分企业产能释放不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大;产业结构仍然不优,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规模较小,民营经济、县域经济相对薄弱,改革创新需要拿出更大魄力、更实招法;城市治理还存在不少短板欠账,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面临一些难题;政府工作作风仍需转变,干部担当作为、攻坚克难能力需进一步提升。我们将直面矛盾、正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落实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攻坚行动,加快建设“一中心、五高地”,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推动长春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长春。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打造创新平台。以建设国家区域创新中心为引领,促进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高效融通。全力打造北湖未来科学城,新建实体化运行的长春科技创新中心,构建集产品展示、成果转化、风险投资、孵化空间于一体的创新业态集聚地。发挥“一院三所”创新策源作用,积极推进第二批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推动国家汽车智能集成、半导体激光技术创新中心尽快获批,建设氢能产业研究院、科技创新研究院等科研平台。争创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狠抓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委员会作用,建立成果转化与市场需求有效衔接机制,与高校院所共建科技产业园区达到15个,支持吉林大学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再布局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研究院+公司新型研发机构。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和决策机制,组建第二期未来种子基金,招引更多天使、创投、产投基金落地长春,完善成果转化利益分享机制,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突破3000项。

  培育创新主体。实施汽车、轨道交通、航天信息等产业科技专项,面向全国“揭榜挂帅”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一汽、长客等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新增“专精特新”企业300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3000户和4500户。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全社会R&D投入增长10%以上。

  促进人才引育。打造人才栖息地,建设人才创新港、青年人才城,升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成人才大市场、“人才大脑”智慧平台。优化和落实人才政策,支持院士后备力量和未来产业战略人才培养,拿出一定数量事业编制帮助企业引进紧缺人才,为年轻人提供一批低价租赁住房、优惠购房,新投用人才公寓2万套,留长大学生11万人以上。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为目标,全力支持一汽“531”战略规划,推动汽车产业跟上新能源节奏、抢占智能化赛道,打造国际一流汽车城。奥迪PPE一期实现量产,开工建设比亚迪动力电池二期,加快中车新能源商用车、旭阳改装车等项目落地,引导本地传统零部件企业加大产品和技术创新力度,加快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供应商转型,建设无人驾驶示范区,新能源车产量达到20万辆,汽车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推动中车长客在长全产业链布局,谋划建设磁浮列车商业运行试验线,加快发展智能农机、数控机床、电力装备等,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530亿元。支持企业技改扩能,梯度实施工艺、设备、管理等全要素改造,完成600户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建成15个“小灯塔”智能工厂。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光电信息产业园,奥普光电元器件等项目投产,推动维信诺OLED模组项目落地,办好首届长春国际光博会,光电信息产业产值突破900亿元。全力打造永春现代生物医药城,谋划引入医药研发生产经销、高端医疗器械等项目,研究建立产业谋划、财政投入、利益分配等运行机制,力争年内出形象、见进度,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产值和营收达到1000亿元以上。加快实施新能源+增量配电网、80万千瓦风电制氢合成氨等项目,推广氢燃料汽车应用场景,着力打通绿电、绿氢、绿氨、绿醇制造、储运、消纳通道。以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高地为方向,大力发展冰雪、避暑两大核心产业,打造冰雪新天地、华强方特、中铁这有水等一批高质量文旅产品,完善文投集团运营机制,提升谋划包装和市场营销水平,全年旅游收入力争达到3000亿元。

  积极布局产业新赛道。聚焦航空航天、新型半导体、前沿新材料、数字经济等7个细分领域新赛道,逐个编制规划、出台政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支持长光卫星发展通信卫星制造和地理信息数据应用,建设航空产业示范园,探索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区。提速推进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奥来德、海谱润斯、圣博玛等园内项目要规模化开建。加强5G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建设长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联通大数据产业园、人工智能创新基地,进一步提升数据交易中心活跃度和算力中心运营能力,全市算力规模达到1000P。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更好涵育产业生态。力争7个产业产值平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总规模达到1400亿元。

  (三)千方百计扩大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深入挖掘消费潜力。支持老旧汽车更新消费,推动公共领域增加新能源车使用数量,持续推进“旗E春城”行动。用好国家租赁住房试点政策,支持房地产企业参与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建设,新增租赁住房1.9万套,新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2000套,商品房销售面积力争达到550万平方米。抓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升级改造传统商业业态,丰富新场景、新模式、新体验,大力引进首店、首发、首秀,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壮大电商经济,打造夜间消费集聚区。着力繁荣文旅消费,办好消夏节、冰雪节等标志性节事活动,务实研究“引客入长”有效办法,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服务体系,加快33个宾馆酒店建设,新增住宿床位1万张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50亿元。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开展项目建设年行动,重大项目提级管理、重大需求提级解决、重大节点提级推进,全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超过130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以上。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围绕“万亿国债”“新增中央投资”等国家政策支持方向,加大项目谋划包装申报力度。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建立常态化实质运营的项目生成机制,形成项目签约率、开工率、达产率“三率”考核体系,及时兑现招商奖励,年内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300个以上,引资额增长25%以上。

  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制定《长春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实施“个转企”专项行动,新增民营企业8.5万户。将国家和省市一揽子惠企政策全部纳入政策直达平台办理,进一步扩大免申即享范围。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城市重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采购面向中小企业预留40%以上份额。坚决落实国家支持民营经济“金融25条”,合理提高新增贷款中民营经济贷款占比。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做好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万亿元以上。认真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行“极简审批”,政务服务、行政许可事项即办件分别占到53%和43%。开展营商环境问题集中整治,严厉查处一批行政审批、监管执法、中介服务、政策直达等领域突出问题。深化长春智慧法务区建设。加强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支持力度。

  纵深推进重点改革。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务实有效盘活各类国有资产,强化经营效益考核,提升企业利润率。推进开发区改革,充分放权赋能,强化投资、招商、产业发展主战场作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增强基层可用财力。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着力降低水、电、气、热、物流等成本。加快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促进农村土地红利释放。

  积极拓展开放合作。以建设东北亚地区开放合作高地为指引,切实发挥开放平台作用,兴隆综保区、中韩示范区、临空经济示范区产业特色要立起来,培育引进一批支撑性强、带动力好的企业和项目。加快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申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提升海铁联运规模。抢抓向北开放有利时期,扩大对俄汽车、零部件出口,谋划产业合作新模式。加强与东北亚、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经贸交流。进出口额增长5%以上。深化与东北兄弟省区和地市联动,务实开展津长、长杭及省内市州合作。

  (五)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突出规划引领。以建设生态宜居美好生活高地为导向,加快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推动市、县、乡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完成交通、教育等专项规划,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做好永春地区城市设计,创新土地整理和储备模式,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打造产城融合新典范。

  完善交通设施。强化对外互联互通,启动龙嘉机场三期及综合配套枢纽建设,新建长榆高速、国道102绕越线,长太、长烟、都市圈东环段等高速公路通车。完善市内“双快”系统,启动轻轨3号线扩能改造,地铁6号线开通运营,世纪大街快速路全面建成,南四环快速路、东南湖大路延长线、人民大街下穿隧道等工程主线通车。畅通城区微循环,打通50条以上断头路、卡脖路和区域间通道,逐步完善自行车专用车道和慢行系统,新辟优化公交线路40条,初步建成公交轨道一张网。

  强化城市功能。着力打造韧性城市,实施应急水源联通工程,新建改造水气热管网1100公里。推进管道燃气工程。推动大唐二热“退城进郊”,推广清洁能源供暖。加快新型电网建设,新扩建线路1000公里。实施海吉星等大型农贸市场改造。加快南航老机场区域开发。

  加强城市管理。切实改变“重建设、轻管理、少运营”现状,实施城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属地为主、市区联动,加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力量,完善特许经营权退出机制,提升供水、供热、供气行业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工作水平。创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模式。加快城市生命线智慧平台建设。强化市民停车等需求有效供给,提高交通科学管理水平,持续改善交通状况。

  提升环境质量。加快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水环境质量提升工程,加强两大水源地保护治理,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防止城乡水体返黑返臭。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做好秸秆离田和综合利用工作,加快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进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考核要求。开展噪音污染专项治理,一点一策靶向整治。抓好绿美长春建设,新建提升口袋公园40处,建设城市绿道100公里。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六)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打造现代化农业强市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以建设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高地为责任,落实省“千亿斤粮食”生产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300万亩,粮食产量力争达到260亿斤。深入开展四沟四渠治理,实施重点支流防洪工程。加快国家农高区建设,完善产业规划,强化政策支持,推动“五良一智”融合发展,争创国家生物育种创新中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提高农业产业水平。着力打造肉牛、生猪、肉鸡等特色产业集群,生猪养殖达到1100万头,肉牛发展到182万头,皓月肉牛食品产业园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产值达到770亿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明确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到50%。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新建修缮农村公路4200公里,完成第三轮50万亩国土绿化,加大农村生活垃圾、畜禽粪污治理力度,打造“千村美丽”村200个、“百村示范”村30个,村屯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防返贫项目300个,脱贫人口收入增长18%。

  (七)切实保障改善民生,让群众共享振兴发展成果

  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帮扶。完善灵活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8类从业人员预防性体检免费。城镇新增就业8.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万人以上。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将0—3岁婴幼儿托育纳入学前教育体系,新建改造公办幼儿园30所。学位紧平衡地区,要盘活各类资源,有针对性地扩大学校建设规模,年内新增义务教育学校3所以上,新扩建普通高中4所。稳妥推进新高考改革,打造标准化考点146个。深入实施“强师计划”。有序推进3所市属高校专升本。加快建设职教园区,打造一批产教融合体联合体,培养产业工人10万名。

  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完善区域医疗规划,2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主体完工,加快实施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加强医联体建设,推进智慧医疗工程。强化传染病监测预警。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创建成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扩面提标,农村低保标准达到城市低保标准的80%以上。完善生育支持政策,落实三孩补贴。养老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超过65%,建设敬老餐厅300家。改造老旧小区278个,启动13个城中村改造,建设回迁房6300套。

  大力发展文体事业。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利用,争创全国文明城四连冠。打造80场精品体育赛事。完善10分钟健身圈,加快长春南部全民健身中心、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建设。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八)统筹发展与安全,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巩固拓展源头治理成果,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在燃气、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领域开展标准化创建,建强安全生产专家库、执法队伍、信息专干等力量,建成全市统一的应急管理指挥平台,实现一网感知、一屏调度、一体指挥。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帮助房地产企业纾困解难,确保完成“保交楼”任务。加大预售资金监管力度,坚决防止新增“无籍房”。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强化非法集资防范和案件处置。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兜牢“三保”底线。

  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完善公共法律服务。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启动新一轮双拥创建。加强宗教事务依法管理。

  (九)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恪守绝对忠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依法行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提高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

  强化实干担当。树立争先意识、问题意识、服务意识、交账意识,提高抓落实的穿透力、执行力、创造力,健全激励和保护机制,支持广大干部敢担当、善作为。

  永葆清正廉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政府工作人员要持廉守正,干干净净为人民做事。

  各位代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全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为长春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而团结奋斗!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