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区跑出产业振兴加速度

2024-06-21 09:37 来源:科技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哈尔滨新区跑出产业振兴加速度

2024年06月21日 09:37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在一处施工现场,伴随着机械轰鸣,工人们正在建设东北地区最大的算力中心。“我们做到‘拿地即开工’,项目一期1.2万平方米的算力中心机房楼今年就将建成投用。届时项目的算力规模将超过东北三省现有人工智能算力的总和。”京安汇利东北亚智算中心总裁邱召强说。

  日前,哈尔滨新区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哈尔滨新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扩大投资和改造升级。对新建续建的工业项目和工业技改投资项目最高奖励200万元。

  近年来,哈尔滨新区吸引240余家国内外研发创新机构入驻,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续3年增速超40%;创造了“两年崛起一座产业新城”的新区加速度;初步形成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经济、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的蓬勃态势。

  含“新”量不断攀升

  近日,在第十二届中国(重庆)智慧城市、社会公共安全产品技术展览会上,哈尔滨海邻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邻科)联合长安汽车打造的新一代智慧警车精彩亮相。它搭载的海邻科移动警务车载智能装备实战系统,将智慧警务与原车中控融合,形成智慧警务方舱。“海邻科专注于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领域,在公安、应急、综治、5G装备等领域形成了‘1+5+N’数字产品体系。”海邻科董事长张海军介绍。

  被哈尔滨新区的政策优势吸引,2021年,海邻科“南雁北归”,将企业总部由深圳迁至哈尔滨新区。2022年,海邻科成立哈工大—海邻科“智能社会治理信息服务产业技术研究院”,不断加大研发力度。2023年,海邻科投入6083万元用于研发,研发费用占公司总产值的19%。

  创新驱动下,海邻科实现跨越式发展。张海军介绍,公司计划在今年下半年申报IPO(首次公开募股)。力争到2027年,集团实现50亿元产值,成为数字产品创新及制造龙头企业。

  海邻科的高歌猛进,正是哈尔滨新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演绎。去年以来,哈尔滨新区科技创新捷报频传,先后攻克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领域30余个关键技术。

  哈尔滨新区党工委书记、松北区委书记肖彬介绍,哈尔滨新区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42%,今年研发投入计划达到3.5%。含“新”量不断攀升的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助推黑龙江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培育壮大未来产业

  在哈尔滨新区科技创新城,有座“地面空间站”。它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建设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这座“地面空间站”日前迎来近80位客人。这是由黑龙江省科技厅搭台举办的活动,组织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的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合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李立毅介绍,“地面空间站”可以模拟真空、高低温、粒子辐照等九大类太阳系常见的空间环境因素和效应,是国际上可以模仿宇宙环境最多的模拟装置。除了在航天领域大有作为,该装置也可以进行很多接地气的实验,例如辐照育种、脑科学研究、肿瘤治疗等。

  今年2月,模拟装置通过国家验收后,开放大型设备共享,各方合作请求络绎不绝。“‘地面空间站’开在家门口,不当宇航员,也能在空间站做实验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谢蕊说。

  哈尔滨新区科技局党组书记王迪介绍,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航天科研优势,哈尔滨新区正着力推进“空天一体”建设。2022年,航天高端装备未来产业科技园入选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名单。哈尔滨工业大学卫星研发制造总部基地正加速实现年产200颗商业小卫星产能。哈尔滨新区内已汇聚起40余家航天卫星领域相关企业,科研成果在卫星制造、卫星应用服务等多个领域层出不穷。

  肖彬表示,当前,哈尔滨新区正梯次布局谋划未来产业,将充分发挥高端创新要素聚集效应,率先在全省形成生物经济、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2—3个具有全国乃至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推动质与量双提升

  近年来,神舟系列飞船、C919大飞机等一批“大国重器”应用了哈尔滨新区的科技成果。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等大院大所的科研优势,在哈尔滨新区被全面激活。

  哈尔滨新区通过强化高校院所联动,不断将科研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借助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海一核”专业特色,哈尔滨新区布局智能船舶导航、深海探测装备、海洋钻井平台关键设备和船用新材料等技术攻关项目。智能水下无人航行器等海洋智能装备制造项目已落地哈尔滨新区。

  在转化的成果中,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北林业大学联合研发的火险多因子自动监测站,在森林防火中“大显身手”。该站融合森林草原火灾预警防控平台,首次完成我国可燃物类型管理“一张图”,实现森林草原火险预报由火险天气预报向林火发生预报的跨越。

  王迪介绍,哈尔滨新区按照“科技服务+技术交易”模式,以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为主线,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关键堵点,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促进哈尔滨科技要素资源开放共享。

  肖彬表示:“我们将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力争到2026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占工业总产值超过50%,推动1500项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质与量的双提升。”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