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组“微数据”看浙江经济“稳进立”

2024-07-29 08:4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浙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092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

  强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建设壮大“三支队伍”,大力实施“十项重大工程”……之江奋笔“稳进立”,实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2813家市场交易总额11876.23亿元

  上半年,浙江省2813家商品交易市场交易总额11876.23亿元,同比增长4.82%。其中,2473家消费品市场实现成交总额8719.22亿元,同比增长9.56%。

  海宁中国家纺城是国内具有较高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家纺布艺专业市场,上半年市场实现成交额45.3亿元。海宁中国家纺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殷晓红说,今年市场抓住马面裙“国潮”风口,有效提升“许村家纺”IP知名度,实现累计进馆7万余人次,同比增长54.78%,逾2500家家纺布艺、窗帘配饰、智能机械设备等源头供应商参展。

  ——义乌快递业务量突破60.07亿件

  上半年,“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快递业务量达60.07亿件,同比增长16.7%,累计完成业务收入142.4亿元。其中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2535.4万件,同比增长17.7%。

  “义乌指数”深度影响全球小商品市场,义乌快递数量也能精准刻画国际商贸活跃度。今年是体育大年,欧洲杯、美洲杯、奥运会等赛事接踵而至,这也带动了“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而“浙江制造”则是其中主力。

  ——78.9%工业行业大类增加值实现增长

  上半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8.9%。其中,汽车、计算机通信电子、纺织、化学原料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8%、13.3%、11.0%和10.7%。

  浙江省统计局工业统计处处长徐璐分析说,浙江积极培育“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推动制造强省建设,工业经济总体保持稳进向好态势。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仍需有效应对,对此需要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到新型工业化全过程。

  ——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08亿吨

  上半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08亿吨,同比增长4.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16.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4%。

  宁波舟山港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宁波舟山港新开辟3条国际航线,全港航线总数持续保持在超300条的高位,连接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覆盖全球航线网络。面向内陆,宁波舟山港今年将图定班列增至26条,辐射全国16个省66个地市,将“港通天下”格局延伸至中西部广大纵深腹地。

  ——高技能人才占比达到33.7%

  截至今年3月,浙江省人才资源总量从2002年的266万增长至1500万,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3.7%。

  今年浙江省委“新春第一会”,提出现代化建设根本性问题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一要素是“人”。聚焦深化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浙江全面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等“三支队伍”建设,放眼长远夯实发展根基。

  ——杭州入境游接待量增长163.8%

  上半年,杭州入境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63.8%,十大客源国分别是美国、马来西亚、韩国、越南、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加拿大。

  将文化魅力转化成发展生产力。今年来,杭州文旅推介团首次以“5000年中国看杭州”为主题,为海外嘉宾徐徐展开了杭州的5000年历史文化和500里“三江两岸”绿水青山,带领游客走进良渚古城遗址、大运河、西湖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以及西溪湿地、千岛湖、钱塘江等地标性景点。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文旅产品供给持续丰富,浙江旅游消费潜力正在加速释放。

  ——新设83万户企业和个体户

  上半年,浙江省新设企业和个体户83万户。目前,浙江在册经营主体数量达1065万户,其中民营经营主体占比超过九成。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基本盘”。浙江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企业发展创造可预期、更稳定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从根本上稳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和预期。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7.9%

  上半年,浙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保持强劲增势,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7.9%,零售额同比增长36.1%。

  浙江拥有吉利、零跑、合众等新能源整车品牌,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浙江企业眼界开阔、目光四射,全力以赴在国内国外拓市场、稳订单、创品牌,夯实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

  ——项目投资增长10.5%

  上半年,浙江省扣除房地产开发的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5%,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3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分别提高2.2、0.5、0.2个百分点。

  今天的投资,明天的产出——项目投资是发展信心的量化反映。以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为抓手,浙江全省上下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基础工程、前置工程,以及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重大民生项目,今年计划推进省重大建设项目1000个以上,计划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

  ——“415X”产业集群用电增长11.65%

  上半年,浙江工业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长8.54%,其中“415X”产业集群用电量同比增长11.65%,智能光伏、智能电气、新能源装备等产业集群增长最快。

  4个万亿级世界级先进产业群,15个千亿级“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一批高成长性百亿级“新星”产业群——“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浙江经济面向未来的重要支柱。从用电数据看,“415X”产业集群动能凸显,正在引领浙江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撑省域产业发展从分散向集聚、从集聚向集群转变,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报记者张璇 吕昂)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从十组“微数据”看浙江经济“稳进立”

2024年07月29日 08:4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浙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4092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

  强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建设壮大“三支队伍”,大力实施“十项重大工程”……之江奋笔“稳进立”,实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2813家市场交易总额11876.23亿元

  上半年,浙江省2813家商品交易市场交易总额11876.23亿元,同比增长4.82%。其中,2473家消费品市场实现成交总额8719.22亿元,同比增长9.56%。

  海宁中国家纺城是国内具有较高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家纺布艺专业市场,上半年市场实现成交额45.3亿元。海宁中国家纺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殷晓红说,今年市场抓住马面裙“国潮”风口,有效提升“许村家纺”IP知名度,实现累计进馆7万余人次,同比增长54.78%,逾2500家家纺布艺、窗帘配饰、智能机械设备等源头供应商参展。

  ——义乌快递业务量突破60.07亿件

  上半年,“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快递业务量达60.07亿件,同比增长16.7%,累计完成业务收入142.4亿元。其中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2535.4万件,同比增长17.7%。

  “义乌指数”深度影响全球小商品市场,义乌快递数量也能精准刻画国际商贸活跃度。今年是体育大年,欧洲杯、美洲杯、奥运会等赛事接踵而至,这也带动了“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而“浙江制造”则是其中主力。

  ——78.9%工业行业大类增加值实现增长

  上半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8.9%。其中,汽车、计算机通信电子、纺织、化学原料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8%、13.3%、11.0%和10.7%。

  浙江省统计局工业统计处处长徐璐分析说,浙江积极培育“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推动制造强省建设,工业经济总体保持稳进向好态势。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仍需有效应对,对此需要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到新型工业化全过程。

  ——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08亿吨

  上半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08亿吨,同比增长4.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916.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4%。

  宁波舟山港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宁波舟山港新开辟3条国际航线,全港航线总数持续保持在超300条的高位,连接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覆盖全球航线网络。面向内陆,宁波舟山港今年将图定班列增至26条,辐射全国16个省66个地市,将“港通天下”格局延伸至中西部广大纵深腹地。

  ——高技能人才占比达到33.7%

  截至今年3月,浙江省人才资源总量从2002年的266万增长至1500万,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3.7%。

  今年浙江省委“新春第一会”,提出现代化建设根本性问题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一要素是“人”。聚焦深化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浙江全面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等“三支队伍”建设,放眼长远夯实发展根基。

  ——杭州入境游接待量增长163.8%

  上半年,杭州入境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63.8%,十大客源国分别是美国、马来西亚、韩国、越南、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加拿大。

  将文化魅力转化成发展生产力。今年来,杭州文旅推介团首次以“5000年中国看杭州”为主题,为海外嘉宾徐徐展开了杭州的5000年历史文化和500里“三江两岸”绿水青山,带领游客走进良渚古城遗址、大运河、西湖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以及西溪湿地、千岛湖、钱塘江等地标性景点。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文旅产品供给持续丰富,浙江旅游消费潜力正在加速释放。

  ——新设83万户企业和个体户

  上半年,浙江省新设企业和个体户83万户。目前,浙江在册经营主体数量达1065万户,其中民营经营主体占比超过九成。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基本盘”。浙江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企业发展创造可预期、更稳定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从根本上稳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和预期。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7.9%

  上半年,浙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保持强劲增势,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7.9%,零售额同比增长36.1%。

  浙江拥有吉利、零跑、合众等新能源整车品牌,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浙江企业眼界开阔、目光四射,全力以赴在国内国外拓市场、稳订单、创品牌,夯实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

  ——项目投资增长10.5%

  上半年,浙江省扣除房地产开发的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5%,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3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分别提高2.2、0.5、0.2个百分点。

  今天的投资,明天的产出——项目投资是发展信心的量化反映。以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为抓手,浙江全省上下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基础工程、前置工程,以及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重大民生项目,今年计划推进省重大建设项目1000个以上,计划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

  ——“415X”产业集群用电增长11.65%

  上半年,浙江工业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长8.54%,其中“415X”产业集群用电量同比增长11.65%,智能光伏、智能电气、新能源装备等产业集群增长最快。

  4个万亿级世界级先进产业群,15个千亿级“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一批高成长性百亿级“新星”产业群——“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浙江经济面向未来的重要支柱。从用电数据看,“415X”产业集群动能凸显,正在引领浙江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撑省域产业发展从分散向集聚、从集聚向集群转变,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报记者张璇 吕昂)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