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型工业化一线观察:企业做好“加减法”

2024-12-19 08: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安徽新型工业化一线观察:企业做好“加减法”

2024年12月19日 08:46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参加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组织的“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走进安徽重点制造业企业,调查采访企业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产业科技创新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任务、根本动力。安徽在汽车、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新材料、光伏新能源等方面已形成产业集群,适应我国工业由大到强、更多依靠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引领发展的新阶段的需求。”调研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经所新型工业化研究部主任王超贤说,安徽推出制造强省战略及专业、系统的产业政策,引导制造业企业持续提升创新动力,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模型开发迭代和应用等方面发力,制造业整体呈现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特征。

  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链发展

  在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将一盘大米倒入最新款的大米色选机,不到10秒就可以完成筛选识别并剔除粮食杂质,颗粒饱满的白色大米随即流出。这个机器每小时可处理30吨大米。

  据介绍,这家企业生产的粮食色选机的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产品远销海外。近年来,企业还在粮食与食品加工、口腔医疗两个细分领域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该企业副总经理吴明说,应用工业互联智慧决策系统后,企业实现了产品运行自动调整、状态实时反馈等功能,通过对生产数据和品质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提高了大米加工正品率、降低碎米率。

  拥抱工业互联网,才能实现产业链资源整合优化。吴明介绍,他们将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应用于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天长市天鑫粮油贸易公司,实现了进稻谷量、糙米进仓量、仓库温湿度等数据实时显示,提升民加工的品控效能。“原先,大米加工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的设备是‘孤立’的,上中下游数据不互通。如今,我们将稻谷清理、分离、抛光等各环节的企业数据协同起来,寻求设备最优解,减少资源消耗。”

  2013年至2023年,安徽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实现年均增长15%以上,占规上工业比重从20.7%提高到42.9%。近年来,安徽省实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已累计培育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70家,不断释放制造业发展潜力。

  注重绿色节能和人力节约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潘峰认为,安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恰恰也是做好“加减法”的过程。“加进来的是工业互联网、数字技术、新的生产经营理念,减下去的是成本、人力和资源消耗,倒逼企业进行理念和技术革新。”

  外形酷似太空舱的建筑内部,是充满智能感、家具设施齐全的客房,还嵌入了集成化污水处理系统、空气能新能源系统、太阳能板设备等绿色科技元素……老牌家电品牌——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正迈向全屋智能家居研发。

  1993年,荣事达下线第一台产品。17年后,该企业董事长潘保春提出向智能家居企业转型。他认为,制造企业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人工智能为关键变量,坚持给企业发展做“减法”,持续挖掘“降碳”潜力。譬如,该企业创新团队不断对智能工厂设备进行优化改造,注重光伏发电、空气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

  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全球聚氨酯复合材料领导品牌——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不断前行。近年来,该公司先后投入2亿多元资金推动绿色生产,2020年以来已投入6600万元,致力于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该企业环保总监徐德好举例,企业从源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能,投资560万元建设“生产尾气TNV处理系统”,年减少天然气消耗量达38.88万立方,年减少碳排放量750吨。这些年,水性、无溶剂、生物基等环保工艺技术相继得到应用,绿色生态成为全员共识。

  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智造一工厂的产线上,机器人正对汽车进行28次拍照检验,自动识别后视镜、轮毂等外观件是否存在安装瑕疵。附近,安装了视觉引导系统的机器人正对汽车侧围进行涂胶。之前,这些环节完全靠人工来做,费时费力。“(现在)如同给机器人装上‘慧眼’,能自动识别位置并涂胶。涂胶工位节省三个人力,且作业标准化,时长可控。”奇瑞智造一工厂高级经理王玉辉介绍。

  1999年,王玉辉大学毕业后来到奇瑞焊装车间任操作工。如今,他所在的智造产线上,搬运、涂胶、装配等5000多个焊点均实现了自动化作业。“我们这个工厂专攻焊装,在车辆生产制造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此先进的自动化产线,在我刚工作那会,想都不敢想!”他估算,一小时内大约制造下线40台车,需要的操作工人数比以前大约缩减了一半。

  主营燃油车汽车动力系统零配件的合肥恒信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三年来发力新能源汽车电子油泵、电子换挡执行器等产品。在该企业电驱电控事业部产线上,经九道工序150秒,就能产出由控制器、电机、涡轮等组成的巴掌大小的电子驻车执行器。该企业事业部总经理卢福介绍,同两年前相比,每条产线平均节约六个人力,只需两位技术工人负责上线和装配作业。

  数字化不是简单的一套系统

  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数字技术发展也给企业管理层带来挑战和新思考。

  连日来,美的厨房与热水事业部数字化负责人李志康正带团队学习人工智能知识,他见证了12年来美的的每一次数字升级。当下,他所在的事业部应用了实验室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导购、售后安装等100多个数字化系统。“数字化系统的应用,让我们获取信息更加便捷,也提醒我们进行前沿技术思考,用好先进工具,带领人才梯队前进和变革。”

  李志康说,很多企业总认为数字化就是一套IT系统,其实不然,数字化是将信息流、实物流等要素集成,推进企业变革的先进方法。“有一些企业舍不得投入,或是投用数字化系统后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些都是误区。”

  “新型工业化发展,带来工艺升级、装备升级和管理升级,工艺和装备升级速度快。企业团队必须边管理边学习,才能驾驭庞大、先进的生产线。”王玉辉说。

  潘保春发现,当前,仍有一些工业装备难以满足执行更多智能协作和复杂任务的需求,工业装备数字化升级迫在眉睫。同时,工业数据普遍存在使用难、共享难的问题,如何在保障安全合规前提下,有效挖掘工业数据的价值至关重要。他认为,企业需要大量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自我创新能力以应对挑战。

  “企业数字化转型很重要,但必须是有价值的转型,不能无痛呻吟搞面子工程,要坚持价值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潘峰从两方面分析未来趋势和挑战。从供给侧看,要围绕新技术、新模式,分类分层提升重点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等主体的数字化转型质效;就需求侧而言,不断开发新技术和算力,对企业工业应用场景进行数字化诊断,帮助企业提出实际问题并予以解决。

  在王超贤看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度推进,将为制造业提供产业、人才、资本、经验等资源,这是安徽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最大机遇、最大动能、最大红利。他认为,安徽应“因业”制宜制定引导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路线图,梯度培育优质企业,推动企业走出去。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