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4日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州长 刀 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
2024年是迎难而上、奋勇争先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带来的严峻挑战,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定向,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省各项部署要求,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西双版纳实践取得新成绩。
(一)顶压奋进、难中求成,经济运行稳进提质。深入落实国家、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常态化开展经济形势和运行情况分析研究,系统谋划出台一系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全力推进“三大经济”、“七大产业”,经济总量持续扩大、质量稳步提高。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迈上900亿元台阶、达901.8亿元、增长3.7%、增速全省第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全省第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6%、全省第5,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25.7%、全省第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全省第2。一些重要工作迈出新步伐,产业投资占比提高18.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总额均排全省前列,接待国内外游客和旅游总花费分别突破7000万人次和1000亿元大关,城乡居民收入比1.95:1、全省最小。
(二)锚定目标、增强动力,产业培育迈出坚实步伐。新建天然橡胶高产(特种)示范园7个,云橡木业年产30万吨刨花板项目建成投产,允诚、顺达等9个亿元以上延链补链项目加快建设,曼列、天邦等企业实现技术和产品创新突破。绿色、有机茶园面积占比突破35%,研发并转化新产品42个,大力推进古茶山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区创建,建成11个茶旅融合项目,普洱茶网络零售额增长16.7%。开展35种傣药材标准研究,启动7个新成药、院内制剂等新药研发,雨林制药“珠子肝泰片”等4个药品获批国药准字。制定发布西双版纳小糯玉米栽培、加工等地方标准,榴梿试种取得突破,热带水果产量、产值分别增长13.1%和10.5%。林下种植猪肚菌试验项目取得成功,金毛狗蕨、截形姜驯化扩繁实现突破,林下经济利用面积34万亩,林草总产值达457亿元。家庭千兆光纤覆盖率全省第1,预计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2亿元。中老铁路沿线3个重点园区建成标准厂房34.6万平方米,新入园企业63户、完成投资20.8亿元。预计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5%左右、占GDP比重64%左右。新增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7个、高新技术企业11户,培育新型研发机构2个,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73名,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稳步推进。
(三)聚焦投资、大抓项目,发展基础更加夯实。继续施行“5+2”项目库、红黑榜考评等工作机制,全年新增入库项目399个、总投资370亿元,争取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项目资金超55亿元。龙舟印、勐遮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项目落地开工,机场四期改扩建、勐龙中型灌区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勐远—关累高速、神秘谷大桥建成通车,省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率全省第3。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62个,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08套。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有效落实,积极争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金,工业投资增长67.4%。成立13个专业化招商专班及1个要素保障专班,制定产业链招商“三图四表”,精准招强商、选优商,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2个,实际使用外资3712万美元、增长157%,外商投资企业总数全省第3。
(四)突出三农、协同发力,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克服台风“摩羯”极端不利天气影响,农产品实现稳产保供,粮食播种面积126.44万亩、产量49.39万吨,新建及提质高标准农田7.6万亩。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2户、农民合作社113个、家庭农场34个、美丽庭院4078个,水产种苗产量保持全省第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全省第2。制定联农带农经营主体奖补办法,实施帮扶项目290个,全州225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50个,村庄生活垃圾设施覆盖率、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州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提高至92%,完成360户农村危房和农房抗震改造,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
(五)以文塑旅、以旅促消,消费需求得到有效释放。新增4A级景区2个、省级金牌旅游村3个,傣族园泼水广场完成提升改造,基诺山雨林徒步成为特色旅游新IP。泼水节、傣族织锦等“非遗”资源逐步向产业化发展,新增规上文化企业5户,文旅融合持续增效。开通至琅勃拉邦旅游专列,恢复至磨丁旅游客运,积极打造面向东南亚多国联动、双向环游的跨境旅游品牌,海外游客较上年增长近3倍。全省首创社保卡游景区应用试点,“智游西双版纳”平台正式发布,旅游综合执法工作连续三年受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通报表扬。西双版纳入选2024“活力之城”,旅居人数超过50万。全面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8021万元,拉动销售5.8亿元,电动自行车成交量全省第2,成功举办网上年货节、云上茶王节等线上促销活动,全州网络零售额超百亿元。
(六)紧扣质效、创新驱动,改革开放激发强劲活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稳步推进,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整合成立2家州级国企。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首创公共资源交易“云网端”一体化服务模式,规范设置便民服务中心34个。财税大数据综合运用平台、成品油智慧服务平台、天然橡胶数字贸易服务平台建成投用。水权交易取得零的突破。教育、医疗等各领域改革有序推进。中老铁路西双版纳段到发旅客1100万人次、增长12.7%,到发货物825万吨、增长20.9%。恢复4条国际公路客运班线,开通和恢复4条国际(地区)航线,西双版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7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货邮吞吐量全省州(市)机场最高。新增2家A级物流企业,首单跨境“一单制”多式联运成功落地。勐满通道升格为国家级口岸,关累港口岸通过国家验收并建成全省首个水运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打洛口岸联检楼及通道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勐腊县获批为跨境务工试点。规范运营边民互市二级市场,率先在全省开展NRA账户现金业务,边民互市进出口贸易总额82.3亿元、增长17.7%。高质量举办“澜·湄”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四国十方”会议、大象国际传播论坛等活动,新增国际友好城市4对。
(七)强优补短、绿色发展,生态底色更加鲜明靓丽。州府所在地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7%,新划定水源保护区81.74平方公里,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污染防治工作省级考核优秀。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序推进。新增珍稀林木2.1万亩,建设森林防火应急道路671公里、生物防火隔离带68公里,森林覆盖率保持全省第1。深入推进城乡绿美行动,植树10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32.7万平方米,完成营造林生态修复项目7.2万亩、森林抚育17万亩,新建绿美社区37个、绿美村庄200个、绿美公路751公里,勐腊县获评省级绿美城市。建成省级“无废景区”2个、州级“无废细胞”49个,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投产新能源项目总装机97万千瓦。
(八)注重民生、兜牢底线,社会大局平安和谐稳定。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2%用于民生事业,10件惠民实事圆满完成。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农村劳动力“家门口”就业率97%、居全省前列,“就在群众身边”就业服务品牌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城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等提标惠及2.4万人,殡葬领域整治深入推进。新建改扩建学校6所、新增学位1710个,合作办学成效显著,高考一本上线人数取得新突破,职业技术学院完成整体搬迁,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正在成为现实。全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100%达到国标,登革热等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防范,医保基金监管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生育支持政策全面落实,“雨林护苗”、“雨林助老”行动深入实施。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在西双版纳圆满收官,《团结花开》荣获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技类表演项目一等奖,傣族章哈剧《乌莎巴罗》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建成17所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中国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首期本科班开班,1个集体、2名个人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做好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和包案化解积案工作,信访总量下降31%,全面完成“保交楼”、“烂尾楼”整治任务,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诈骗、侵财等违法犯罪案件大幅下降,扫黑除恶、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深入推进,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32%、全省第2。
(九)扛牢责任、提高效能,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扛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纵深推进清廉云南建设“十大行动”,抓实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建立州政府党组推动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工作机制,认真落实“转作风强素质提质效促发展”主题年各项任务,一以贯之纠治“四风”,持续为基层减负,政府治理效能显著提高。坚决贯彻州委部署要求,认真执行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州人大、州政协和州监委的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办理省、州人大代表建议123件、省州政协提案143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推动各级行政部门普遍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三公”经费预算持续压减。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一年,奋斗的艰辛历历在目,取得的成绩殊为不易。这些成绩的背后,靠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部署,靠的是州委统揽全局、有力领导,靠的是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州政协的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靠的是全州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共同奋斗。在此,我谨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人民、各级干部以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奋斗者、建设者,向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中央和省属驻州各单位,向驻州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西双版纳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还不牢固,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有效需求不足,一些行业和经营主体还比较困难,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部分经济指标增速与预期目标有差距;产业结构还不优,创新能力还不强,园区引领作用还不突出,带动性大、支撑性强的产业项目还不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防风化债与基层“三保”压力较大,经济金融、生态环保、信访维稳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任务艰巨;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还不完善;适应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要求的高端人才、专业化人才匮乏;政府系统行政效能和作风仍需不断改进,抓落实的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