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运跨区域人员流动明显增多,部分时段务工流、旅游流、探亲流出现叠加,客流总体呈上升趋势。全省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1.93亿人次,其中自驾出行客流量占比79.6%,营业性运输客流量占比20.4%。单日平均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481.8万人次,其中1月25日(腊月二十六)和2月4日(正月初七)出现客流高峰,以北京、吉林和省内短途自驾为主。全省营业性运输客运量3926.5万人次,同比增长4.4%。春节期间小型客车免费通行681.3万台次,同比下降12.6%;免收通行费2.8亿元。
春运期间,我省多措并举,保障旅客出行。统筹运输组织协调,确保衔接保障到位。全省日均投入客运车辆1.8万余辆,城市公共汽电车2.1万辆,出租汽车9万辆,轨道交通线路15条、列车298列;水路运输方面投放客运船舶54艘、客位2.1万个;铁路开行临客105对,动车重联53对,重点方向普速客车加挂95辆;民航925架次,有效满足了旅客出行需求。落实2025年综合运输衔接和保障旅客便捷舒畅出行部署要求,各级交通运输、铁路、民航等部门强化信息共享,动态调整与火车站、机场衔接的道路客运、地铁、公交班次以及出租车数量,做到了车船机不到站不到港不收班。强化冬季冰雪旅游运输服务,开通旅游专线60条、投入车辆4958台次,运送游客154.6万人次。春节期间,邮政快递企业采取增加派费的方式保障在岗人数超过50%,满足群众寄投递需求。
同时,我省打造便捷出行环境,确保服务保障到位。指导企业做好售检票及候乘服务,铁路通过12306“学生寒假订票专项服务”和“务工人员春运增开列车提前预约服务”入口,汽车客运站增开人工售票窗口,便利老年人、外籍人员等重点群体购票。团省委组织开展“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行动,招募青年志愿者7385人,设立岗位1093个,帮扶有需要的旅客。交通运输与人社部门密切配合,共派遣包车85辆、专列1列,运送3084人次,为务工人员返乡返岗提供便利。我厅组织“司机之家”为货车司机、车辆提供食宿停车、加油(气)充电、应急药品及赠送春联福字等便民服务,服务货车9600台次、司机1.9万人次。聚焦公路保通保畅,确保自驾出行保障到位。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省公安厅、省交投集团制发了《京哈高速绥中至盘锦改扩建段2025年春运保通保畅专项方案》,提出40条硬措施,在强化指挥调度、统筹北京施工侧应急保畅、快速车辆救援等方面作出周密安排。高速公路方面加强路网运行监测,发挥三级调度机制,实现事件“早发现、早响应、早处置”;加强收费站通行保障,“一站一策”制定保通方案,一旦拥堵“人全上、口全开”。省交通运输厅与省公安厅、省气象局、省交投集团等单位建立会商机制,春运前分析研判出524家高风险运输企业、179处公路隐患路段,建立清单、闭环治理。高速公路服务区划设新能源车辆充电车位759个,同比增长57.5%,增加充电服务供给。同时采用“潮汐式”停车区、N型加油通道、对向跨区加油充电等管理模式,解决高峰时段排队加油充电问题。狠抓运输安全生产,确保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到位。省春运领导小组办公室系统安排部署春运安全检查,压实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省级层面成立7个督查组,赴各地进行春运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综合督导检查。交通运输、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全省超限超载、道路客运及“两客一危”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213起。省交通运输厅出台了春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三十条硬措施,组成6个包保督查组,开展春运及春节假期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并进行驻点指导。交通运输、公安、气象部门建立了路况气象信息共享机制,做好恶劣天气预警提示,提前部署除夕前后暴雪天气除雪防滑工作,全省共投入除雪防滑人员2.2万人次、车辆设备8274台次、融雪剂6.2吨,未出现因雪大面积人员、车辆滞留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