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门浙商的"十八大"企盼:依靠政策做强品牌

2012年11月08日 12:3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8日讯(记者 王姣雁) 北京南城,大红门附近,每逢汽车尾号3、8限行时,道路就很畅通。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多是一些以批发、外贸为主营业务的早期创业者。他们对于“发”的渴求强烈,以至于在给汽车上牌子的时候,也更偏爱数字“8”。

    据生活在南城的“老北京”介绍,二十年前,距离市中心只有不到10公里的大红门地区由于开发晚,毗邻机场,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其他三城。正当中关村产业园区建设得如火如荼时,这里还是满目荒凉,连出租车司机都不愿意往南跑。如今已经近70岁的山西人王谦50年前从部队退伍后就被安排在南城的火箭研究所,他告诉记者:“20年前的南城就像我老家的小乡镇,很多亲戚来探望我,都劝我回去。”他指着大红门一带说,“从城里往南走,这里都是农田,还有荒地。没有多少人愿意来这儿扎根。”

    然而来北京闯荡的南方创业者却在这荒凉之地扎下了根。

    大红门批发市场最初只是自然形成的服装摊一条街,如果说沿海商贸圈是先有政策,后有市场;那这里就是先有市场,后有政策。来自于江浙地区的首批创业者用他们的双手开创了如今大红门地区的繁华。

    “最初很难。物流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进货、运货、卖货几乎就是靠两个人。有时几天都不能合眼。”刘世坤和妻子是浙江桐乡人,当年怀揣着发财致富梦来到了北京,他们是进驻大红门商圈的第一批商户。“为了做利润,只能靠走量,缩减成本,降低价格。我第一个月铺货,瘦十斤。”谈起当年的创业经历,刘世坤依然唏嘘不已。而现在他已经拥有三家纺织品商铺和一个加工厂,并且帮助很多桐乡人做起蚕丝被的生意。

    和当年的荒凉相比,如今的大红门地区依靠政府政策,和独特的经营思路发展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十七大期间,丰台区政府提出了一个“服装商业核心区(CBC)”的概念,经过多年市场建设,已经形成了以批发流通为主、带动产销的商品流通市场体系。随着北方世贸轻纺商城的开业、福海国际商贸大厦的开工建设,大红门商贸区愈发彰显出了蓬勃的活力。

    生活在南城的居民都知道,大红门地区的高峰时段和别处不同。早上天还没亮,4点钟左右,这里已是人山人海。来自北方各地的商户云集于此,进货出货。带着特有转调口音的南方普通话在这里砍价还价、推销叫卖。两三个小时候,当物流大卡车缓缓驶去,晨光破晓,所有的批发摊位都开始了一天的零售业务。坐在各个档位的“大姐”、“小妹”语速快且清晰地交谈着、说笑着。

    这里所售商品的牌子有的小有名气,有的闻所未闻,有的干脆连商标都没有。“这是大红门商圈发展的瓶颈。”刘世坤说,“得做品牌,否则你永远都是个挣小利润的小老板。”刘世坤读过MBA,他现在的梦想就是把生意做大,跨出国门。他认为,政府应当在品牌建设方面多给予政策支持,“大红门不能只做仿货和低端商品。想要竞争力,必须做品牌,像LV,爱马仕,都有品牌价值在里面。我现在就要把品牌做大,做给外国人用。”

    坐在新购置的卡宴车里,刘世坤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打开收音机。他笑着说,“我最爱听经济之声,有很多政策看似很宏观其实对我很有用。”在踩下油门的瞬间,他告诉记者:“今天召开的十八大我也很关注,希望国家经济越来越好,也希望自己的生意在十八大期间也上一个新台阶。”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