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团泊洼告诉我们——转方式就是惠民生

2012年12月15日 10:2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天津12月15日讯(记者李佳霖、武自然) 12月12日上午,驱车在1415平方公里天津市静海县的土地上,位于县东部的国家大二型团泊水库映入眼帘,达51.35平方公里的水面上,已结上了一层冰雪。著名诗歌“团泊洼的秋天”让这片水域远近闻名,如今,它又见证了静海崛起的科学发展之路。

    “农村的城市化怎么走?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几年建设生态静海和循环静海等方面的工作经验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抓民生工作是相辅相成的”。静海县委书记孙文魁介绍着他在实践中的思考。

    41岁的冯寿云,是天津市静海富林农业残疾人合作社的社员,她因先天性脊柱严重側弯属于三级残疾人,多年来她一直靠政府的救济,只能在家里干些简单的农活,日子过得很拮据。在林海基地的办公室里,她却高兴地向记者“晒着”她的幸福:“加入了残疾人专业合作社后,每天干着种蘑菇、养柴鸡的工作,不但每月能拿到1200元的保底工资,还拿出2亩地入股合作社可以按股分红。现在不仅收入好了,也觉得自己活得有尊严了”,她说着,笑得很开心。

    生态静海的标志性工程是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该区成立于2008年底,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区内森林覆盖率达80%,人称天然“氧吧”。区内形成了林地食用菌、林地散养畜禽、设施蔬菜瓜果花卉、生态旅游观光等特色优势产业。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国家林地食用菌栽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同时,示范区里有8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有扶贫助残合作社8家,有385名残疾人、五保户入社,有53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在基地上班就业。冯寿云就是此项惠民工程的获益者。

    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是循环静海的写照。在这里,废电冰箱、废电脑、报废汽车等,经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再生型产业体系,都能变成优质的再生资源。这是静海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经典工程,该区也将成为静海强劲的经济增长点。

    围绕便民、惠民、安民、富民这8个字,象做工业一样做农业产业园,把大邱庄做为一张经济品牌,把团泊洼做为一个文化品牌,“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文化兴县”三大战略已深入人心,静海人城乡一体化的蓝图正在逐步实施。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使孙文魁的工作目标再度提升,“探索中国农村的改革,农民合作社的破题,争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切忌把城市化变成楼房化。当城乡边界日益模糊的同时,在发展中如何把传统农耕文化中人与人之间淳朴、亲近的乡村邻里关系保留下来?在以后的工作中,静海都将创新破题”。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